薛希璉

薛希璉,男,字廷器,麗水人。明宣德五年(1430)進士。官至刑部尚書。

基本信息

簡介

任貴州道監察御史。正統五年(1440),按治河南。曾奉命巡視京市蹋坊,不到一月,強豪斂跡。後調任江西巡撫,剷除賦役積弊,勸民出儲義倉,倡導修築堤塘等,政聲益著,升刑部侍郎。十年,巡視直隸、保定、淮安等十一府,被譽為理財能臣。十四年,奉詔往鎮閩中,處理鄧茂七聚饑民在福建起義善後之事。創置福寧之烽火門等五水寨,對守扼外洋起一定作用。升刑部尚書。景泰三年(1452),至山東考察吏政,罷免貪官污吏250多人,賑濟災民,因功進階資德大夫、正治上卿。

事跡

薛希璉(1399~1458),字廷器,別號缶庵,縣城人。少時穎異聰敏。永樂二十一年(1423)領浙江鄉試薦,宣德五年(1430)中進士。八年奉召赴兵部觀政,任貴州道監察御史。正統五年(1440),按察河南,耿直敢言,聲望頗高。正統六年,奉命巡視京市蹋坊,不到一月,強豪斂跡。賜晉文林郎。後調任江西巡撫,剷除賦役積弊,勸民出儲義倉,倡導修築堤塘等,政聲益著,升刑部侍郎。事竣,擢升刑部右侍郎。正統八年(1443),京畿內廣平(今永年)等府大旱且發蝗災,朝廷命希璉前往巡視。希璉整頓吏治,罷黜貪官污吏,後蠲免欠賦,緩徵租稅,嚴令撲蝗。一月內蝗災平息,大雨三天,枯苗復甦,百姓免於流亡。不久,奉命清理鳳陽等處屯田,革除駐軍損害民眾之弊。十年,巡視直隸、保定、淮安等十一府,譽為理財能臣。十三年夏,又赴鳳陽賑濟饑民。十四年,奉詔往鎮閩中,處理鄧茂七聚饑民在福建起義善後之事。創置福寧之烽火門等五水寨,對守扼外洋起一定作用。因此升刑部尚書,仍鎮守福建。景泰三年(1452),至山東考察吏政,罷免貪官污吏二百五十多人,賑濟災民,因功進階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天順元年(1457),改任南京刑部尚書。次年七月在金陵病逝。敕葬城北七里桐木崗,今呼“薛墳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