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地質博物館

薊縣地質博物館

薊縣地質博物館坐落在薊縣國家地質公園主碑廣場對面、府君山南麓山腳下,與主碑廣場相對應,占地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其中五千多平方米積五千多平方米。曾獲2009年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2009年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建築工程二等獎,第四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築設計大獎賽優秀獎,中國建築設計獎銀獎。設計師張華為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研究員,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一級註冊建築師,有建築作品集《璞思·百築——原創建築作品集》。

基本信息

簡介

薊縣地質博物館位於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府君山景區南麓,項目占地1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373平方米。薊縣地質博物館建設是2007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改善城鄉人民生活的20件實事之一。

背景

薊縣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區縣, 2001年12月10日,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了由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盤山八仙山、府君山等8個景區組成的全市第一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幾年來,在國土資源部和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投入6000多萬元用於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的建設。
同時,薊縣地質博物館建設工程作為天津市委、市政府確定的2007年城鄉人民生活20件實事之一,是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建設的核心工程。

展館布置

薊縣地質博物館薊縣地質博物館
博物館展出內容以地球科學、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礦產資源為主。是一座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天津特色的地質博物館。是我市地質資源展示交流的視窗,青少年地質學科普教育基地。 館內設有地球奧秘、中上元古界地質剖面、地質公園八大景區、地質礦產研究成果、化石標本、礦物岩石等展廳。地質博物館展出內容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大量地質遺蹟為主,突出薊縣區域地質和礦產資源特點。館內藏有地質歷史文獻資料80餘件、展版圖片68幅、各類標本410件。

展館特色

天津薊縣地質博物館共分地質展覽、歷史展覽兩個展廳。該項目採用了“層的地質,疊的歷史,層層疊疊的建築,層層疊疊的岩石”的設計方案,結合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體階梯現狀,“依山而建,館在山中”,是一座富有地質特色的山地建築。

意義

地質博物館展出內容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大量地質遺蹟為主,突出薊縣區域地質和礦產資源特點,能使觀眾全面領略薊縣豐富多彩的地質遺蹟資源,感悟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奧秘,激發人們自覺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呵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薊縣地質博物館作為天津市地質資源展示交流的“視窗”和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對於展示和保護全市地質遺蹟、研究薊縣乃至全市的地質歷史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地質博物館工程要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努力建成具有天津地質、薊縣歷史特色的地質博物館,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普及地學知識、發揮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