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鳴政

蕭鳴政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EMBA名片

蕭鳴政,教授,博士,具有數學、教育學、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勞動經濟學、行政管理學等多學科的教學與研究背景。現任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先後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訪問過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沃頓商學院、Rutgers大學、URUC、英國杜倫大學、牛津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日本法政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先後為6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與政府機構完成過管理諮詢項目與選拔高級管理人才。擔任過國家“2010-2020年中長期人才規劃”人才評價戰略專題研究課題組組長,國際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第6屆亞洲年會執行主席。

北京大學蕭鳴政教授北京大學蕭鳴政教授

主講EMBA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研究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技術與開發戰略,工作分析與評價、績效考評與管理,潛能與人力資源開發戰略

學術專著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蕭鳴政 著,《現代人員素質測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年。1997年,中國勞動出版社第2次修訂出版,2004年第3次修訂出版,2005年第4次修訂出版,2006年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第5次修訂出版。
蕭鳴政 編著,《工作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再版,2006列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第3次修訂出版。
蕭鳴政 著,《人力資源開發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04年再版。

個人業績

從數學教師到人力資源大師

——專訪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蕭鳴政

執著求索——從數學到管理心理學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5,蕭鳴政在江西贛南師範學院當數學教師,由於他所學的專業是數學,同時本人又對數學研究很有興趣,於是就開始積極籌劃報考中科院數學家吳文俊教授的研究生。然而,由於“被作為學校行政幹部進行培養”的原因,他的報考決定受到了校領導們的反對,最終他放棄了數學而選擇了教育學。
從碩士到博士,從教育學到心理學,博士論文做品德測評,蕭鳴政終於自己做了主。其實,從讀碩士開始,他就對一個問題產生了興趣:每個人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都在想“這個人可靠不可靠”的問題。那么,人品的可靠與不可靠,是否可以測量出來?於是,在選擇博士論文研究方向的時候,蕭鳴政選擇了品德測評這個課題。因為品德是屬於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範疇,而測評則需要用到數學,選擇品德測評這一課題,可以很好地利用上他以前所學的教育學和數學知識,特別是他引以為豪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功底。
然而,對於他的這個選題,除了導師外,其他老師、同學基本上都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選題肯定通不過答辯。因為在一般人看來,品德不能量化。品德測評是一個世界性歷史難題,因為太難,業內知名專家輕易不願去碰。而此時,蕭鳴政卻抱定了一個想法:能研究成就研究成,研究不成本身也是一種研究。如果不能測評,就一定要證明為什麼不能測評,如果能測評,那么久一定要拿出一套方法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年的研究,1993年蕭鳴政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後來,他在這篇論文的基礎上整理的專著《品德測評的理論與方法》於1996年獲得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1998年獲得了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管理學二等獎(一等獎空缺)”,獲獎門類屬於管理心理學。

淡泊治學——成就hr專家之路

九十年代初的博士是絕對的稀有人才。畢業後,蕭鳴政的面前擺滿了各式各樣職位,其中,有國家機關的人事崗位,有國家漢考辦開出的頂級薪資福利,還有改革開放最前沿深圳的盛請。然而,蕭鳴政淡然地放棄了這一系列炫目的職位和豐厚的薪資福利,最終選擇到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做了一名從事人力資源教育的普通教師,攜家帶子搬進了學校提供的一間十二平米的小房間裡。

北京大學蕭鳴政教授北京大學蕭鳴政教授

 在那個經商、下海熱鬧非凡的年代,不少學校的教師都熱衷於通過辦班、傳書等辦法賺錢。而在中國人民大學當教師的蕭鳴政卻天天泡在圖書館看書,做研究。而且一坐就是一年多。回憶起那段淡泊的日子,蕭鳴政說:“給了我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這個機會,我就要把這個基礎打好。”
1995年,對於蕭鳴政來說,是一個豐收年,這一年他出版了《品德測評的理論與方法》、《現代人員素質測評》和《國家公務員考評》三本書,加上後來的《工作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和《現代人事考評技術及其套用》等幾本書,奠定了蕭鳴政當時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領域中的地位。其中,《工作分析的理論與方法》這本書,是在出版社因為擔心銷量原因而放棄出版計畫的情況下,蕭鳴政為了教學的需要和工作分析學科發展的需要自掏腰包,自費買書號,然後又自費印刷了1000本。後來,此書迅速脫銷,出版社於是開始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印刷。
 “對於剛剛進入一個新單位的年輕人來說,頭兩年一定要老老實實地幹活,這是你積累的時候,新的單位、新的崗位,頭兩年一定是學徒工,要認真、踏實地學。有了一定積累後再去實現你的價值和財富。”蕭鳴政告訴記者,他從那時起就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原則:1/3的時間用在接觸社會,為社會服務,1/3的時間用來教學,1/3的時間用來學習和研究。
從1999年開始,蕭鳴政把目光投到了人力資源開發領域,當時國內對此領域的研究很少,而關於企事業組織內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的研究則更加鮮見。世界經濟各國經濟發展的事實表明,企事業組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人力資源是組織因素中的核心與競爭優勢所在。因此,深入研究企事業組織人力資源開發的問題,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緊迫性和關鍵性。
作為人力資源專家的蕭鳴政深感重任在肩,他於是主動承擔起這一課題的研究,經過三年的潛心研究,終於在2002年7月出版了專著《人力資源開發學——開發組織內人力資源的理論與方法》,該書比較系統地論述了組織內部的人力資源開發理論、方法與技術。觀點新穎獨到,內容豐富系統,結構完整,圖表具體,被認為是目前國內全面深入論述組織內部人力資源開發的第一本專著,填補了組織人力資源開發方面研究的空白。由於該書是從人力資源客體的角度,對新員工、老員工和主管人員的開發方法進行了系統詳細的分析與概括,闡述了支持人力資源開發過程及其方法的各種技術,因此,對我國企事業組織進行人力資源開發的具體操作,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綻放影響——做政府高參,服務產學研

2002年,蕭鳴政來到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並組建了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他的研究方向則由企業為主轉到了以政府為主。團隊的力量使得蕭鳴政的研究和發展如虎添翼;而蕭鳴政的專業精神和帶動力量也使得北大人力資源學科迅速發展壯大,迅速成為影響整個學科發展、行業發展甚至國家人才戰略發展的一隻重要力量。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站在這個位置上,就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肖鳴政告訴記者,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人力資源還需要持續深入地進行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於此同時,也需要在套用層面對其進行傳播和推廣。作為這一學科的專家,責任意識已成為他工作的最大動力。
在人力資源學科的人才培養方面,蕭鳴政坦言:到北大,是一個重新開始的過程。北大的包容性也使的他本人和研究中心都獲得了居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師資力量的迅速壯大,他們逐漸地從本科、碩士到博士都開設了相關課程。
立足於人力資源北大第一本書《政府人力資源開發概論》,蕭鳴政和他團隊的研究與發展之路越來越寬。“我剛到北大時,北大很少會有學生選人力資源的課程,我03年帶研究生從一般學校考來的。而現在,在北大政府學院中最好的學生學的一定是人力資源方向。而隨著我們中心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多的訪問學者也來到了這裡,除了國內知名高校的教授,還有不少來自海外高校的知名學者。”蕭鳴政興奮地告訴記者。
在對國家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影響方面,蕭鳴政帶領著研究中心承擔起了中組部等國家部委的一系列專題。例如,人才評價機制戰略專題研究等。
蕭鳴政認為,黨政人才是最核心的人才,直接決定了國家未來長遠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人才建設標桿及我們的領導層能不能達到標準都是需要研究的。對此,一定要做到選拔幹部有標準,培養幹部有方向,考核幹部有側重,領導幹部的開發離不開標準和戰略開發。
近期,由蕭鳴政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中國黨政領導人才標準與開發戰略研究》成果順立地通過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辦公室組織的專家評審,並被鑑定為優秀。該課題歷時5年,採用定量方法,通過問卷調查在全國收集了1600多個樣本,借鑑了世界上10多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已開發國家政府人才選拔與開發經驗,從多個視角對我國黨政領導人才的標準與開發戰略進行了系統研究,最終形成了1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該成果對我國政府機關、國有企業的黨政幹部的選拔、培訓、考核與日常管理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在對中央部位做研究的同時,蕭鳴政及他的團隊也積極為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做一些規劃、培訓、諮詢等方面的工作。從而把人力資源領域一些最前沿的知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時地送到他們中間去,讓他們能夠享受到人力資源學科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幫助。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然而,這些工作是遠遠滿足不了行業及市場的需求的,我們也將通過及時出版我們的研究成果,通過書籍光碟等一系列產品,來把我們的研究傳播出去,為整個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蕭鳴政說道。
關於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點,肖鳴政告訴記者,他將更加關注於人力資源這一新興學科的理論體系建設,希望能對該學科的發展成熟多做一些促進和完善的工作。
“我以前是學數學的,我做研究的思維方式也深受數學思維的影響。數學是很嚴謹的一門學科,它所有的延展都是建立在最基本的概念之上,例如:線是以點來定義的,而面又是以線來定義的。於是我就會想,人力資源的準則是什麼?有時候從人力資源本身去尋找未必找得到,我認為應該以政治學、經濟學等學科為基礎,跳出人力資源的範疇來看人力資源管理,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迎來人力資源這一學科輝煌的發展前景!”

學術成就

發表論著120多篇(部),代表作有《工作分析方法與技術》、《人員素質測評》、《品德測評的理論與方法》、《人力資源開發學》、《現代人事考評技術及套用》等。

蕭鳴政:願做一名清淡學者

導讀: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使得抄襲風越來越嚴重。近日更是爆出某些高校教授“抄襲門”事件。現今的學生與學者怎樣才能安下心來做學問呢?對此問題中國EMBA網採訪了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才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蕭鳴政教授予以解答。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才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蕭鳴政教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才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蕭鳴政教授

蕭鳴政教授是九十年代初的博士,在當時來說是絕對稀有人才。他在博士畢業之後做了一些思考,最後選擇去人民大學教書。當時蕭教授為什麼沒有去下海經商或者進入企業亦或是進入政府部門。他表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進入人民大學教書,會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學習和交流。可以將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同更多人分享。
對於如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安心做學問的問題,蕭教授表示首先要有安心做學問的意識。再次要耐得住寂寞,最後是努力做研究。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才有了像蕭鳴政這樣的教授。正如他所說:“官員風光,企業家富有,我都不去,更願做一名清淡的學者,研究學問。”
(中國emba網www.chinaemba.cn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

蕭鳴政解讀職業規劃重要性

來源:中國emba網 日期:2010-07-27 13:15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才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蕭鳴政教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才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蕭鳴政教授

導讀:目前,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而在職場中一頭霧水。中國emba網有幸採訪到我國人力資源專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人才與人力資源研究所蕭鳴政教授,幫助學生及企業員工解讀職業規劃之重要性。職業規劃到底從什麼時間開始做比較好?企業員工的職業規劃對企業的成長又有哪些重要意義?
蕭教授認為職業規劃最好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有人說從高中就要開始進行職業規劃。其實太早做職業規劃也不合適。因為,高中以下的教育是基礎教育是素質教育,大學是專業素質教育,研究生以上是專業水平教育。一個人想要確定自己將來要做什麼,首先要對專業有所了解。大學時期開始做職業規劃最合適。蕭教授建議職業規劃要趁早,但也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之上。首先要對自己有清楚地認知。
好的職業規劃能夠讓人少走彎路。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有多種角色,多種角色就會有多種要求,多種要求就會有多種行為,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就會相互矛盾。此時就需要職業規劃。確定下來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促使其有效地達成目標。另外,職業規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階段要對職業規劃有適當的最佳化。
員工的規劃對企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蕭教授表示,員工的職業規劃可以提高企業的凝聚力。企業應積極主動引領員工進行職業規劃。每個員工對其自身的發展都有不同的需求,如果企業對員工的這種需求視而不見,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幫助企業員工樹立與企業戰略目標和企業文化一致的職業規劃,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可讓員工同企業共同發展,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中國emba網www.chinaemba.cn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

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蕭鳴政,北京大學人力資源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