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菎

蕭菎(生卒年月不詳),字叔罔,明代福建將樂縣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中舉。他曾從蔡虛齋先生學《易經》,對父母兄弟至孝親善。任浙江淳安縣教諭時,他建立正業書院,講授儒學,被人稱為“道南正宗”。

基本信息

簡介

因父母去世,他離職回鄉服喪。後出任安徽績溪縣教諭,教學更加精進。

人物經歷

正德十四年(1519年),肖菎受廣東禮聘,前往講學。當時正值寧王朱宸濠起兵謀奪王位,社會動亂,門人竭力勸阻。蕭菎認為國難當頭,正待人報效,毅然冒險前行。路經安慶,遇朱軍攻城,為巡邏士兵所俘,被押見朱宸濠。朱欲勸其降,蕭慷慨陳言:“殿下賢孝,聞名天下。現在你卻違背祖訓,冒犯天命,還要玷污義士嗎?!我只有一死而已,決不降”。朱大怒,挺劍把他刺成重傷,快死時又被丟棄江中。蕭的隨從潛水偷偷把他救到船上,直駛廣東。蕭菎死於官邸。按察使王子言親自主持葬禮,並傳諭學校,表彰他的人品,還把他寫入名宦志。尚書胡富為他撰寫墓志銘,載入《槐秋悼書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