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胡睹

蕭胡睹

《遼史·卷一百十四》中的人物。個性桀驁,喜攻擊他人短處。戰敗後投水自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蕭胡睹,字乙辛。口吃,斜視,捲髮,伯父蕭孝穆見了他說:“此子相貌,族中不曾有過。”及至成年,身材魁梧桀驁不馴,喜歡張揚他人之過錯。

重熙年間,任祗候郎君。不久遷任興聖宮使,娶秦國長公主,授駙馬都尉。因為夫婦不和而離婚,又娶齊國公主,任北面林牙。

清寧年間,歷任北、南院樞密副使,代族兄術哲出任西北路招討使。當時蕭革與蕭阿剌同為樞密使,二人不和,蕭革因為術哲乃阿剌所喜歡之人,嫉恨之。術哲受胡睹代任後赴京,先前曾借用官府粟米,留下付款後便走了。胡睹附會蕭革之意旨,告發其事,術哲獲罪。

胡睹又想求取權位,歲時節令都進獻和贈送珍奇寶玩、畜產給予蕭革,二人相愛勝過兄弟之間。胡睹的族弟敵烈擔任北克,向胡睹推薦國舅詳穩蕭胡篤,胡睹見他言談敏捷流利,且強健勇敢,便全心交結。每逢休假,總是整日交談,人們都覺得奇怪。適逢蕭胡睹擔任同知北院樞密事,奏稱胡篤及敵烈可受重用,皇上任命敵烈為旗鼓拽剌詳穩,胡篤為宿直官。及至蕭革陷害其兄阿剌,胡篤暗中協助他,當時的人都鄙陋他們的為人。

耶律乙辛知北院樞密事,胡睹官位在乙辛之下,心中憤憤不平。起初,胡睹曾經與重元之子涅魯古謀反,都希望能及早起事。恰好皇上出獵於太子山,胡睹於是與涅魯古脅迫弩手軍進犯行宮。雙方交戰後,涅魯古中流矢而死,餘眾均四散奔逃。當時其同黨耶律撒剌竹正好在圍場,聽說叛亂發生,趕緊率領手下獵夫前來增援。其黨徒對胡睹等說“:我軍人多勢眾,應該乘對方沒有防備時在半夜進行決戰,事情或者還有成功的希望;若等到明天再戰,有誰還敢附從我們呢?”胡睹說“:倉猝之中,黑白敵我不辨。若對方內外軍裡應外合,則我方會大勢已去。等到黎明再舉事,怎么會晚呢?”重元聽從了胡睹的計謀,令手下四面巡視警戒等待天明。這天夜裡,同黨擁立重元僭位建號,胡睹自命為樞密使。

第二天叛軍戰敗,胡睹身受創傷,獨身一人騎馬逃走,逃至十七泊時,投水自殺。他的五個兒子,也在同日一起被誅殺。

史籍記載

《遼史·卷一百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