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育軒

蕭育軒

肖育軒(1937—2012),湖南漣源人,中共黨員;1956年畢業於瀋陽電力技工學校,歷任湖南鯉魚江電廠、金竹山電廠工人、湖南婁底地區文學專乾、《主人翁》雜誌副主編、《新疆人物報》總編、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務;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亂世少年》、《山水依依》、《三怪客》,短篇小說集《迎冰曲》、《客從西方來》、《戰冰凍》等;部分作品譯有英、日文版本並選入《中國新文學大系》;《亂世少年》獲全國首屆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少兒讀物二等獎;2012年因病在長沙逝世,享年75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肖育軒(2009年留影) 肖育軒(2009年留影)

蕭育軒,原名蕭毓輝,1937年10月5日(農曆九月初二)生於湖南省漣源市七星街鎮檀山村。

1954年漣源四中國中畢業,考入瀋陽電力技工學校,讀鍋爐檢修專業,畢業後,分配在郴州資興鯉魚江電廠當工人。1962年7月,在《湖南文學》發表處女作小說《劉蘭》,被收入《中國工人短篇小說選》,並被譯成英文,發表在《中國文學》上,後又改編成花鼓戲、連環畫等多種文藝形式。

1963年,寫出《迎冰曲》,北京《人民文學》發為頭條,不久,全國各大報刊紛紛發表評論,後被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並被譯成英文;蕭因此出席全國青年文學創作積極分子大會;同年,在《人民文學》發表小說《風火錄》,不久被改編成話劇《電閃雷鳴》;1972年,調冷水江金竹山電廠。

1977年2月,被《人民文學》電召至京,急就小說,寫出《心聲》和《希望》,發表在4、6月號《人民文學》。《心聲》為“文化大革命”後該刊發表的第一篇揭批“四人幫”的小說,深受讀者歡迎,引起國際文學界注目,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文學作品獎。

1978年,調入婁底地區文聯,任文學專乾、編輯。1982年,調湖南省總工會主辦的《主人翁》雜誌社,當記者、編輯,後為副主編;1982年,發表小說《孟廣德那老頭》,中央台改為廣播劇;1982年發表《燭淚》,獲《少年文藝》優秀獎。

1983年,出版長篇小說《亂世少年》,獲全國首屆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獎,上海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獎,被共青團中央推薦為全國青少年優秀讀物,由文化部等八單位評為全國優秀圖書二等獎,並被日本漢學家石田稔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發行;1985年,入湖南省作家協會,成為專業作家,擔任《新聞人物》總編輯。197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79年,任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7月22日在長沙逝世,享年75歲。

人物評價

肖育軒在人生的75個春秋里,他當過電廠工人,文學專乾,也曾擔任湖南省總工會《主人翁》雜誌副主編,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優秀專家。

從普通工人成長為專業作家,這條路,蕭育軒的步履走得那么穩健與踏實,走得那么質樸與精彩:他獲過全國首屆兒童文學長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少兒讀物獎;他留下了長篇小說《亂世少年》、《山水依依》、《三怪客》,短篇小說集《迎冰曲》、《西方來客》、《戰冰凍》,散文集《夜筆留痕》……所有這些,都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美好財富與記憶。

在以工人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中,蕭育軒寫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有分量的工人,他善於塑造工人形象,善於將人物置身於歷史的大背景下著色,大氣、雄渾而有穿透力,使其作品極具厚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