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士塔高維奇傳

蕭士塔高維奇傳

前蘇聯重要的作曲家。生於彼得堡,十一歲開始創作,十三歲入列寧格勒音樂學院,1925年以畢業作品《第一交響曲》引起國內外的注目。他的不少作品帶有某些現代派的特徵,曾引起爭議。他的主要作品《列寧格勒交響曲》、清唱劇《森林之歌》、《易北河西岸》等電影配樂、歌劇《葉卡捷琳娜·伊茲梅洛娃》、舞劇《黃金時代》、聲樂套曲《猶太民間詩歌選》等都影響較大。

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系統介紹肖斯塔科維奇的生平與創作經歷的專著。內容詳實,語言生動。作者以優美生動的文字詳細地描述了肖斯塔科維奇不平凡的一生,尤其是伴隨其一生的音樂創作活動。另外,書中還含有三十多張珍貴的蕭士塔高維奇照片和作品名錄。

蕭士塔高維奇傳蕭士塔高維奇傳

目 錄

引言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第二章 探索發展之路
第三章 人是主要主題
第四章 戰火紛飛的年代
第五章 新的彼岸
第六章 歷史與現代
第七章 生死觀
第八章 晚年創作
第九章 創作風格
附錄一 人名索引
附錄二 д.д.蕭士塔高維奇作品名錄
沒有編號的音樂作品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次:1
·總頁數:468
·印刷時間:2010-01-01
·印次:1
·字數:
·ISBN:9787100059565
·大小:16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新音樂對年輕的音樂家產生越來越大的吸引力。普羅科菲耶夫的《西徐亞組曲》、芭蕾舞劇《小丑》等作品,使他頗為驚嘆。後來普羅科菲耶夫成了蕭士塔高維奇最崇敬的現代音樂藝術大師之一。蕭士塔高維奇還特別喜歡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彼德魯什卡》。他與音樂學院的同學們首次在歌劇院裡欣賞了里姆斯基一柯薩科夫的歌劇《隱城基捷日的故事》、華格納的歌劇以及理察・施特勞斯的歌劇《莎樂美》。蕭士塔高維奇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畢業後聆聽了奧地利作曲家阿爾班・貝爾格的歌劇《沃采克》。這部歌劇使他久久不能平靜。不難看出,這部歌劇與蕭士塔高維奇的人道主義思想及其對“小人物”命運的關注是十分接近的。
作為年輕的音樂家,蕭士塔高維奇很早就酷愛文學,果戈理、列斯科夫等作家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後來在自己的創作中,多次從這兩位作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對他產生巨大影響的俄羅斯作家還有薩爾蒂科夫一謝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普希金、萊蒙托夫、勃洛克等人都是他最喜愛的詩人;在國外的大作家當中,他最喜歡的是莎士比亞。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蕭士塔高維奇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喜歡體育運動,特別喜歡足球運動。他真可謂是一個真正的足球迷,而且非常精通足球運動的各種細則,他還寫過一些足球比賽方面的評論文章(第一篇評論文章是他代替一位生病的記者而寫的,這篇文章刊登在《紅色體育報》上)。雖然在後來的幾年裡時間很緊,但是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維奇仍然擠出時間並且從足球裁判學校畢業……所以在他創作的第一部芭蕾舞劇《黃金時代》當中,一支足球隊作為劇中的集體主人公並不是偶然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