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三(1896~1983)

蕭三(1896~1983)

1923年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 1934年,他出席了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作了發言。 1939年春回國,擔任過魯迅藝術學院翻譯部主任等職務。

蕭三(1896~1983)

正文

蕭三(1896~1983)現代詩人。1896年10月生於湖南省湘鄉且。原名蕭子嶂,有埃彌·蕭、愛梅等筆名。他就讀長沙湖南第一師範,曾與毛澤東同學。他和毛澤東、蔡和森一起創建了“新民學會”,並在《湘江評論》上發表過小品散文詩歌。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隨後,回國參加革命鬥爭。1930年,蕭三作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常駐代表,出席了在蘇聯哈爾科夫舉行的國際革命作家會議,並主編該會刊物《世界革命文學》的中文版。1934年,他出席了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作了發言。在蘇聯期間他寫了不少詩歌,歌頌中國革命,歌頌無產階級的鬥爭,譴責帝國主義侵略。這些活動促進了中國革命文學與世界革命文學的交流與匯合。
1939年春回國,擔任過魯迅藝術學院翻譯部主任等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期從事世界和平運動和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任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及書記處書記。
蕭三著《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1951)和主編的《革命烈士詩抄》及續編,都廣泛流傳。他主張:“詩歌可比子彈和刺刀”,新詩“要向民歌學習,向古典詩歌學習”(《蕭三詩選·自序》)。他的詩感情強烈,語言流暢、通俗,在創作風格上力求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他的主要詩集有《和平之路》(1952)、《友誼之路》(1959)、《蕭三詩選》(1960)和《伏櫪集》(1963)等。他在蘇聯用俄文寫作出版的詩集有《湘笛集》、《我們的命運是這樣的》、《埃彌·蕭詩集》和《蕭三詩選》等。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了多種文字。
蕭三是《國際歌》歌詞的主要中文譯者之一。他還翻譯了《列寧論文化與藝術》以及一些俄國和蘇聯的文學作品。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