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嶺古道

蕎麥嶺古道

臨安西境有一昌化古鎮,自古是徽商出外的必經之地,故而鎮域中多有古道,蕎麥嶺古道便是其中較為不起眼的一條。蕎麥嶺古道曾是臨安兩昌(昌化、昌北)人民交流往來的唯一途徑,過去昌北山區的村民帶著自己的棉織品、糧食、棉、麻等,沿古道到昌化換回食鹽與布匹,可以說古道是兩地人的生命線。

人文歷史
吳越古道---位於安徽省寧國市萬家鄉境內,全長約35公里,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浙江)與南唐(安徽)的主要通道。1100年前,越國為防禦入侵,修築了它,在那海拔1300多米的高山之巔,曾經是短兵相接的古戰場。而蕎麥嶺古道,就是吳越古道在浙江省的延伸段。全長10公里左右,為吳越古道最南段。

蕎麥嶺古道蕎麥嶺古道

昌化鎮,自古是徽商出外的必經之地,故而鎮域中多有古道,蕎麥嶺古道便是其中較為不起眼的一條。古道南起臨安昌化三星村,北至浙西大峽谷蕎麥嶺腳,過去昌北山區(龍井,魚跳一帶)人用自己紡織的棉織品,糧食,棉,麻沿古道到昌化換回食鹽與布匹,古道成為兩地人的生命線。伴隨龍島(龍崗至島石)公路的開通,古道慢慢退出歷史舞台,從而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蕎麥嶺古道上的龍門寺村是一座有著有上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據說這是當年太平天國將士後裔至今棲息地。因為龍潭附近峽谷陡峭而成為軍事要衝,太平天國軍隊曾在那裡設立炮台抗清。龍門寺村最盛時有近百戶人家,趙姓、姚姓、王姓居多。早年有寺廟4座。即龍門寺、關老殿、社殿、五聖殿。龍門寺遺址位於下孫家,當時香火很旺,四面八方的香客要途經龍潭古道前來朝拜,不幸毀於一場大火。龍門寺名何來?出自十里龍潭坎,龍潭坎兩山夾一隴,像龍門一樣,龍潭坎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走蕎麥嶺古道上,古道旁的一片山核桃林尤其醒目。其實說到昌化,除了繞不開大名鼎鼎的昌化石外,另外一個就是山核桃。山核桃作為昌化山區特有之乾果,相傳元朝末年,劉伯溫從天目山來到昌化千畝田遇上了朱元璋,兩人談古論今,一拍即合。劉伯溫看朱元璋身材魁梧,儀表非凡,胸有大志,就勸他在千畝田招兵買馬滅元,朱元璋說:“談何容易,首先軍糧那裡來啊?”這倒難煞了劉伯溫。
蕎麥嶺古道蕎麥嶺古道

一日,劉伯溫閒著無事,走進伙房,見廚師從沸水裡煮芹菜,問道:“這是為何?”廚師說:“芹菜略有苦味,放進沸水稍煮片刻撈上來再燒,就無苦味了。”從這事,劉伯溫想到無人問津的漫山遍野的山核桃,能否放到水利去煮除去苦味,經一試,果然靈驗,在放到火籠一烘,山核桃成了既香又脆的美味佳果。這訊息不脛而走,大批山核桃運往蘇、杭州出售,從次百姓手裡錢多糧足。劉伯溫把這件事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抓住可這個機遇,招兵募捐,訓練兵馬,兵分數路,打下山去。朱元璋這次出兵,兵多糧足,勢如破竹,不久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江山,山核桃也就成了“大明果”了。
戰前,每當山核旺產之時,杭州客商雲集昌化,多方收購,數已逾萬擔。杭城居民也將“小胡桃”作為杭州土產,饋贈親友,尤得青年男女,少年兒童所喜愛,聲譽在香榧之上,成為杭州炒貸中第一塊牌子。但杭州小胡桃,實乃昌化主產,到解放初期,還鮮為人知。
特色
鱖魚煲
炮製鱖魚煲很有講究的,首先鱖魚要野生的,三斤出頭、四斤稍缺,再大些,肉就老了,再小些,裝在盤子裡就沒氣勢了。這種斤兩的鱖魚往魚盆里一擱,頭和尾巴都高高翹起,正好探出盆的邊緣,形狀很鮮活。裡面放的是切碎的鴨腸、撕條的風肉、五六隻湖蟹、大蔥、洋蔥,還有按客人口味放的適量的辣椒。辣椒也大有講究,是臨安、桐廬一帶很有特色的“名牌辣椒”——朝天七姐妹辣椒,這種辣椒新鮮時是黃色的,味辣,有一種濃濃的鮮味。
小公雞煲
2斤半左右的公雞,整個一隻帶著雞肫、雞血、雞心、雞腸,煸炒後加醬油、生薑、水等紅燒,微辣,沒有什麼輔料、配料,也沒什麼其他花樣,但就是“好吃”。
推薦行程
難度係數:初級戶外路線
第一天
7:30上車出發前往臨安昌化三星坨塢
9:00所背物品分配,在老鄉帶領下前呼後擁進山到山清水秀之處
12:00一路遊山玩水,到達營地蕎麥塘水庫紮營,品嘗地道的農家菜餚
第二天
8:00拔營下山,徒步蕎麥嶺
10:30到達浙西大峽谷柘林瀑,坐班車到昌化
12:00回到杭州,各回各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