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花斑蟲

蔬菜花斑蟲

蔬菜花斑蟲學名為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屬鞘翅目,葉甲科。是世界有名的毀滅性檢疫害蟲。原產在美國,後傳入法國、荷蘭、瑞士、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東歐、美洲一些國家。

基本信息

蔬菜花斑蟲

馬鈴薯甲蟲
學名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屬鞘翅目,葉甲科。是世界有名的毀滅性檢疫害蟲。原產在美國,後傳入法國、荷蘭、瑞士、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東歐、美洲一些國家,是我國外檢對象。
寄主 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屬,其中栽培的馬鈴薯是最適寄主,此外還可為害番茄、茄子、辣椒、菸草等。
為害特點 種群一旦失控,成、幼蟲為害馬鈴薯葉片和嫩尖,可把馬鈴薯葉片吃光,尤其是馬鈴薯始花期至薯塊形成期受害,對產量影響最大,嚴重的造成絕收。

蔬菜花斑蟲
蔬菜花斑蟲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長9-11mm,橢圓形,背面隆起,雄蟲小於雌蟲,背面稍平,體黃色至橙黃色,頭部、前胸、腹部具黑斑點,鞘翅上各有5條黑紋,頭寬於長,具3個斑點。眼腎形黑色。觸角細長11節,長達前胸后角,第1節粗且長,第2節較3節短,1—6節為黃色,7—11節黑色。前胸背板有斑點10多個,中間2個大,兩側各生大小不等的斑點4—5個,腹部每節有斑點4個。卵長約2mm,橢圓形,黃色,多個排成塊。幼蟲體暗紅色,腹部膨脹高隆,頭兩側各具瘤狀小眼6個和具3節的短觸角1個,觸角稍可伸縮。
生活習性 美國年生2代,歐洲1-3代,以成蟲在土深7.6—12.7cm處越冬,翌春土溫15℃時,成蟲出土活動,發育適溫25—33℃。在馬鈴薯田飛翔經補充營養開始交尾把卵塊產在葉背,每卵塊有20一60粒卵,產卵期2個月,每雌產卵400粒,卵期5—7天,初孵幼蟲取食葉片,幼蟲期約15—35天,4齡幼蟲食量占77%,老熟後入土化蛹,蛹期7—10天,羽化後出土繼續為害,多雨年份發生輕。該蟲適應能力強。
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嚴防人為傳入,一旦傳入要及早剷除。(2)與非寄主作物輪作,種植早熟品種,對控制該蟲密度具明顯作用(3)生物防治,目前套用較多的是噴灑蘇雲金桿菌(B. t.tenebrionia亞種)製劑600倍液。(4)發生初期噴灑殺蟲畏、磷胺、甲萘威等殺蟲劑,該蟲對殺蟲劑容易產生抗性,應注意輪換和交替使用。(5)用真空吸蟲器和丙烷火焰器等進行物理與機械防治,丙烷火焰器用來防治苗期越冬代成蟲效果可達80%以上。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