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言厚

蔡言厚

蔡言厚,湖南省資興人,北京吉利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我國最權威大學評價諮詢專家之一,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學術主任,代表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先後多次接受國內幾十家家新聞媒體專訪。

基本信息

概述

蔡言厚蔡言厚
蔡言厚,是我國最權威大學評價諮詢專家之一、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學術主任,中南大學教授。1937年5月生,湖南省資興人
蔡言厚教授自1980年開展科技管理與研究工作,1982年發表研究論文以來,共發表了科技管理、大學評價方面的論文60餘篇,著作4本,其中《走向世界》一書填補了中國國內科學管理領域的一項空白,獲各類獎勵23項,其中研究成果獎6項,科技管理獎5項,優秀論文12篇。2005年以來作為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大學評價課題組學術負責人,發表《200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2006中國高校傑出人才培養狀況調查報告》《2006中國民辦大學評價報告》等多項大學評價研究成果。

自1997年以來發表的主要論著


1、高等教育專業化評估的探討《高教改革》 1997.2
2、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效益指標體系的探討《有色金屬高教研究》1997.4
3、大學量化評價案例研究《有色金屬高教研究》2003.3
4、完善中國科學基金制的建議?D?D對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連續資助框架方案的探討《21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基金會發展與展望》1999
5、我國高校培養高層次人才的綜合實力比較《湖南研究生教育》1998.2
6、完善中國大學評價的若干建議《中國高等教育評價》2000.3
7、大學排序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1.1
8、用科學計量法評估高校科技工作的兩種指標集的比較《科研管理》2001.5
9、大學科研定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2.5
10、大學科研定量評價指標體系設定若干原則的探討《研究生和發展管理》2002.5
11、進一步完善中國大學評價的若干建議《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2.6
12、中國大學評價給各個大學的啟示《三湘高校論壇》2003.4
13、完善中國大學排行榜的若干建議《現代大學教育》2003.3
14、從歷史的視角看中國大陸一流大學的評價《江蘇高教研究》2003.6
15、大學排序對學校發展的促進-中南大學改革發展的個案《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3.3
16、再進一步完善中國大學評價的若干建議《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3.4
17、985工程和一流大學綜合評價的探討《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4.3
18、大學排名的名次是大學文化沉澱與底蘊地標誌《現代大學教育》2004.5
下面是蔡言厚教授接受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辦的科學時報記者 趙鷹 的採訪
--------------
科學研究獲獎、傑出校友首次作指標
1月4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與另外兩家媒體聯手推出《200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報告推出7個榜單,包括高校科學貢獻力排行榜、高校社會科學貢獻力排行榜、高校傑出校友排行榜等。
評價核心為高校對科學與人才的貢獻
在報告中,記者看到,此次評價主要從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職能入手,以“衡量高校科學與人才的貢獻能力”為評價目標,首次將1952年(含)以來高校培養的構成我國三支主體人才隊伍中最具代表性的“傑出人才”和改革開放以來高校產出的我國科學領域最高級別獎勵成果中的“國家重大獎勵成果”作為評價的核心指標。
據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學術負責人蔡言厚教授介紹,通過指標的累積量來衡量高校科學與人才的貢獻能力,這在我國大學評價領域尚屬首次,也是此次中國大學排行榜區別於國內外其他大學排行榜的最大特點。
蔡言厚表示,從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職能入手,側重衡量高校對科學與人才的貢獻能力,重點體現被評價高校辦學的歷史成就與現時能力狀況,同時也是對高校的辦學理念與辦學歷史的檢驗。
按照今年的評價指標,與2006年相比在2007中國大學排行榜中,進入前20名的大學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有些學校的名次有波動,前4名仍然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升了4位,首次入圍前十,列第10名;中國人民大學退出前十,位居第11名。然而,在20名之後,高校的排名還是有較大變化。
對此,蔡言厚認為,出現了較大波動的原因在於2007年對評價指標體系作了較大調整。一方面,這種波動真實地反映了各個大學科學貢獻和人才貢獻的能力狀況;另一方面,由於引入改革開放以來高校獲得“國家重大獎勵成果(通用項目)”,不包括國防科研方面的國家重大獎勵成果,顯然,對從事國防教學和科研的大學是不利的,如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缺少或缺失套用研究方面的“國家重大獎勵成果”、中國人民大學缺失自然科學方面的“國家重大獎勵成果”因而獲得的“國家重大獎勵成果”相對較少,直接導致其名次的下降;而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和中山大學等因其綜合性的優勢發揮較好,又因獲得國家重大獎勵成果較多,名次比去年上升不少,南開大學更是首次入圍前十強。另外,由於“傑出校友”指標的擴展和缺失文科院士,所以排行榜中缺少反映高校社科領域傑出師資與校友的指標,這是導致一些文科占優勢的大學,如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出現較大波動的主要原因。
將評選“傑出社會科學家”
在高校傑出校友排行榜中,記者看到,該榜包括高校傑出科學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長江學者校友榜、傑出企業家校友榜、傑出政治家校友榜等,卻沒有社會科學學者的影子,以至於在一些榜單中,甚至看不到個別以社會科學為主的高校的影子。
蔡言厚表示,這主要是我國僅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及管理領域設立院士制度,而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沒有設立相應院士制度,給國內大學排行榜評價標準體系的制定設定了一個瓶頸,致使目前我國現有的大學排行榜全部缺少反映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師資水平、人才培養水平和科學研究貢獻水平的指標,其最終結果是導致已推出的所有排行榜均陷入“重理輕文”的怪圈。
有鑒於此,報告中提出,為促進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與發展,推動我國傑出社會研究人才的培養,中國校友會網將組織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評選“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以期喚醒社會充分認識和肯定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和意義,進一步遏制和消除廣泛存在的“重理輕文”現象。
據中國校友會網運營總監、排行榜負責人趙德國介紹,2006年9月,中國校友會網已開展“中國傑出社會科學家”遴選工作,將從2007年9月以前在世的在文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和歷史學等社會科學學科領域從事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中選出,要求入選者均具有較高學術成就,並在全國有較大的學術影響,在各自學科領域均具有相當高的認同度和廣泛的代表性。遴選的結果將作為評價指標體現在中國校友會網2008中國大學排行榜中,遴選工作已經啟動,預計2007年10月完成。
參考資料:科學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