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廉

蔡永廉

蔡永廉,現是西班牙華達隆進出口貿易公司、西班牙中僑貿易公司董事長,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常務理事長,西班牙華僑華人聯合會副常務主席,西班牙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等。

基本信息

個人介紹

他當過裁縫、工人、商人,在國外賣衣服、鞋子、禮品,開過供銷公司、服裝加工廠、批發商場……褪去一個成功商人的輝煌和光環,現在他熱衷於僑務和慈善事業。

華人時刊2010年第九期封面 蔡永廉 華人時刊2010年第九期封面 蔡永廉

日前,在他位於外灘的家中,在和煦的陽光、暖風中,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充滿傳奇的一生。

骨子裡有種 不安定基因

蔡永廉沒有很高學歷,就在他國小快畢業時,就讀的莘塍區中心國小停學,他只能“賦閒在家”。因為母親是裁縫師傅,閒著無事的蔡永廉便給母親打打下手,學起了裁縫。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活兒,蔡永廉也會做出新花樣。母親做好的衣服,他總是進行裝飾“再加工”,經他加工後的衣服很受客戶的歡迎。紮實的裁縫手藝為他今後的事業打下基礎。

個人履歷

1980年,蔡永廉父親從陶瓷廠退休,蔡永廉順理成章地頂上父親的名額,成了一名工人。蔡永廉在工具機廠里的第一個崗位是鑄造零件。心靈手巧的他還是個完美主義者,對自己鑄造的零件要求極高,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他在進廠的第一年就獲得先進工作者稱號。次年,他被廠里送去培訓,拿著國中文憑的他幾經培訓成了一個中專生。憑著精湛的手藝、不懈的努力和不斷創新的意識,蔡永廉很快就被提升為新產品生產科的中層管理幹部,任務是監管產品質量和新產品的發明。

蔡永廉骨子裡似乎有種不安定基因,即便擁有著國有企業的鐵飯碗,他還是“蠢蠢欲動”。1986年,在大家驚訝的目光中,他提出了停薪留職,然後和朋友合股開了一家供銷公司。

“我清楚記得那時鄧小平同志提出,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我想這應該就是一個信號,一個機會,所以我決定下海經商。”談到自己為何會棄“公”就“私”,蔡永廉這樣解釋。第一次創業不僅讓蔡永廉積累了很好的創業經驗,也讓他挖掘到第一桶原始資金。

但是就在大家都羨慕他這么能幹,能賺那么多錢時,不安分的蔡永廉又開始心痒痒,“謀劃”出國。1990年,蔡永廉出國到了法國,一年後定居西班牙。

不會說西班牙語的“老闆”

剛到西班牙時,人生地不熟的蔡永廉連西班牙語都不會說,卻開了一家服裝加工廠,替別的服裝公司做貼牌加工。工廠規模不大,大約有十幾名工人,雖說是老闆,但其中的艱辛大概只有蔡永廉自己能體會。西班牙是個旅遊國家,並不像義大利、法國的服裝業發達,西班牙更多的是廚師等與餐飲業有關的工人,這使得當地的裁縫工人十分緊缺,很多時候蔡永廉都要親自手把手教工人怎么加工。

於是,蔡永廉就成了廠里的“主力”,不管是設計、裁剪還是包裝,他都要過問,甚至親自操作。為了趕工,他經常連夜加工,熬夜上班成了家常便飯。國外企業非常注重誠信,說好何時交貨,就一定要在規定時間交出成品,決不能拖欠。為了能夠準時交貨,蔡永廉不僅現場指揮生產,還得坐在裁縫車前親自加工,經常加班加點。

經過幾年打拚,蔡永廉在國外不僅淘到第一桶金,還學會西班牙語,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和商情,和當地政府部門也有了一些交情。生意越做越好做,但是“不安分”的蔡永廉又有了想法,他發現在西班牙做服裝加工不如做服裝貿易有前景。因為在西班牙做服裝加工,付給一名工人的工資是國內一件成衣的價格,更何況還要支出原材料等費用,所以蔡永廉當機立斷,決定做服裝貿易。他和幾個從事服裝行業的同鄉商量,決定開一個服裝批發市場。他們用之前積累的資金在馬德里郊外找了一個地方,因為鬧市區地價太高,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選中的那個地方住戶魚龍混雜,吸毒的、打架的、流浪的等,是一個讓當地政府和警察頗感頭痛的地兒。但是對蔡永廉和同伴們來說是個合適的選擇,因為價格便宜。1996年,蔡永廉和夥伴們投資的商業批發區建立。

在商業批發區,蔡永廉成立了西班牙華達隆進出口貿易公司、西班牙中僑貿易公司,從國內運輸來鞋、服裝、禮品等貨品,作為第一批發商將貨批發給馬德里本地批發商,並出口其它國家。商業批發區的生意迅猛發展,經營戶從原本的十幾戶很快發展到上百戶,除了華僑,連西班牙本地人、印度人也都加盟進來,這裡成了當地一個頗有名氣的批發市場。

成功秘訣在於肯“吃虧”

問及蔡永廉成功秘訣,他笑著說:“吃虧是福,誠信為本。”在熟識蔡永廉的人眼中,他是一名忠厚老實的人。可事實證明,他每次的“吃虧”,最後都為他贏得朋友、成功和讚譽。

有一件事,蔡永廉至今深刻印象。有一次,他把訂單給了一個朋友去做,後來發現這位朋友的工廠規模很小,而且工廠的軟硬體都讓他很不滿意,這讓蔡永廉很是擔心朋友的工廠不能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蔡永廉當時想撤回定單,但他明白,如果這時候撤回了定單,會使得朋友本已步履維艱的小廠面臨倒閉。最終,蔡永廉沒有撤回這批定單。更讓這位朋友感動的是,蔡永廉不僅繼續把訂單給他做,還教他如何將小廠做大做強,幫助他加強軟硬體建設,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並給他介紹更多的顧客。現在,蔡永廉這位朋友的工廠在當地已經成為一家知名企業,並和蔡永廉成了鐵哥們,只要蔡永廉有什麼事,他總是鼎力相助。

就是憑著這種誠信為本的信念,蔡永廉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服裝,他又進軍其它市場領域,經營的業務範圍不斷拓展、攀升,把生意做到其它國家。

蔡永廉說,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自己身上流淌著溫州人的血液,天生就有敢於冒險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因為天性中的不安分因子,總想挑戰自己的能力,喜歡和自己較勁。”他笑道。

在馬德里辦春節聯歡晚會

近幾年,蔡永廉慢慢將重心放在公益事業和協助駐外使館做好僑務工作。他現在任西班牙華僑華人協會副主席和多個僑社團組織負責人職務。這么多年過去,讓蔡永廉感自豪的不是自己賺了多少錢,而是2001年他和西班牙商協會會長李汝龍一起,在馬德里商業批發區舉辦首屆春節聯歡晚會,如今,這已成為每年春節時商業批發區的品牌節目。

2001年,蔡永廉和李汝龍等人了解到很多西班牙華僑都渴望以傳統形式慶祝春節,他們決定創辦一台春節聯歡晚會。他們四處打聽、聯繫,積極尋求支持和幫助,幾乎調動了全部西班牙華僑的積極性,他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由在西班牙老華僑組成的常青俱樂部花鼓隊自告奮勇帶頭上街表演;國務院僑辦送來了舞獅舞龍道具;僑民共同出資搭建了舞台……第一屆西班牙春節聯歡晚會的遊行活動從農曆大年三十的中午12時開始,精彩的舞龍舞獅表演,歡樂祥和的花鼓舞步,美輪美奐的中國功夫都讓馬德里人如痴如醉。晚會轟動了馬德里,也轟動了西班牙,媒體爭相報導,蔡永廉和李汝龍等人也成了“名人”。

蔡永廉身在國外,心繫家鄉,幾年來,他陸續捐助幾十萬元發展家鄉的體育事業,建造農民體育館、購買健身器材等。2004年開始,他和莘塍僑聯聯合幫助資助貧困大學生入學,每年捐出數萬人民幣,他扶助過的貧困大學生上百人次。2008年我過南方發生雪災和四川大地震,蔡永廉在國外全力奔走,四處籌資,發動僑民大力捐款,分別籌得20多萬歐元和250多萬歐元……

在僑界,蔡永廉可謂是個人人皆知的熱心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