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黃糕

黃糕是一種漢族地方性糕類食物。主要流行於山西大同、朔州及周邊縣周邊縣以及村莊,陝西榆林以及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蔚縣兩地。是用黍子去皮俗稱黃米,磨成麵粉為主要原料(可選擇性的摻雜少許玉米面或小米麵或不摻),用水拌成粉團狀(軟硬視個人及家庭成員口味而定)在鍋里蒸製而成,然後用手(可蘸少許涼水)揉成塊兒狀!最後可在糕塊兒上面塗少許食用油!這樣就是面性黃糕。

摘要

黃糕是一種漢族地方性糕類食物。主要流行於山西大同、朔州及周邊縣周邊縣以及村莊,陝西榆林以及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蔚縣兩地。是用黍子去皮俗稱黃米,磨成麵粉為主要原料(可選擇性的摻雜少許玉米面或小米麵或不摻),用水拌成粉團狀(軟硬視個人及家庭成員口味而定)在鍋里蒸製而成,然後用手(可蘸少許涼水)揉成塊兒狀!最後可在糕塊兒上面塗少許食用油!這樣就是面性黃糕。

簡介

糕,也就是黍子去皮磨麵後做成的飯,是大多數蔚縣人的主食。人們愛吃糕常吃糕,俗稱糕國。
蔚縣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產上等黍子,去皮後為黃米,再磨成面就是做糕用的原料——黃米麵。 蔚縣糕以黃、勁、漸飢而聞名,其製作過稱是個細活,可分為和、蒸、揣三個步驟。和糕就是和面,需 在面上加注溫水,用手掌用力來回搓,俗稱擦粉子,使其軼硬成塊,均勻地撒在籠布上。蒸糕一般從上 汽算起十三到十五分鐘即可,短了不熟,長了就不鮮了。揣糕是最為關鍵的環節,糕蒸熟要立即揭開鍋蓋,趁熱汽將糕取出放入瓷盆中,馬上借熱沾些涼水來回用拳折和揣,使其變成勻勻的一圓塊。最後在 表面塗一層麻油,金黃金黃的糕做成了。這是人們常說的面性糕,把糕分開包上糖或豆餡,圓成雞蛋大 小的旦,在油鍋里一炸,就是炸糕了,這可是糕中極品。

蔚縣黃糕

蔚縣人吃糕歷史悠久。以前黍子產量低,人們吃的糕不去皮,叫黍子糕,就是常說的毛糕,不勁,發甜,吃在嘴裡容易化。後來玉米開始種植,人們又摻和玉米面蒸糕,這比不去皮要好吃些,但勁度不夠,發硬。現在人們吃的是去皮後的黃糕了。
蔚縣人愛吃糕,三天不吃就覺得飯菜無味。多年在外的人回來後總是想吃頓糕,以解多年的思鄉之情。走時也要帶點面,同時帶些家鄉土,做糕時用土和外地水過濾一下,不然蒸不熟。蔚縣糕勁,吃時鏟一塊放在菜碗中,用筷子拌成小塊,就些菜,放入嘴中嚼菜不嚼糕咽下,不然就會嚼出甜味,不好下咽。一般外地人吃東西講究細嚼慢咽,可在這裡卻使展不開了。關於糕勁在當地有個故事:說一婦女正滿頭大汗地揣好了糕,突然孩子哭了,又忙哄小孩,這時家裡的大黃狗聞到了糕香,跑進來叼起就往門外跑,婦女一看,急忙用斧子在門檻上將拉成線的糕砍斷。家裡的一段縮回了盆中,外面的纏到了狗嘴上,燒得狗滿院亂跑,最後窒息而死。
蔚縣人吃糕是很講究的,平時吃的是黃糕,也就是面性糕。一般乾體力活的人中午都願意吃糕,這是因為糕不容易消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漸飢。在這裡有“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二十里蕎面餓斷腰”的說法,充分說明了糕在大眾中的地位。吃炸糕是很講究的,家裡有貴客來總要做點糕奉上以表敬意;家裡人外出前做點糕大家吃以祈平安;孩子出外求學吃點糕以祈高升;用糕表達祝福最多的是辦喜事了。結婚前一天晚上為下營,準備結婚的人要坐升子,裡面放的就是面性糕,以取(糕)高(升)生之意;第二天早上男女方都要吃糕,以祈有高的地位;中午的宴席上必有炸糕,以表高朋滿座。

原材料

黍子是單子葉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北方,耐乾旱,葉子細長而尖,葉片有平行葉脈。籽實也叫黍子,淡黃色,去皮後俗稱黃米,黃米再磨成面俗稱黃米麵,性黏,常用來做年糕、釀酒,在張家口的蔚縣、陽原及山西、內蒙部分縣還用來做黃糕及油炸糕,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黍子籽粒中人體必需8種胺基酸的含量均高於小麥、大米和玉米,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每100g小麥、大米、玉米分別為140mg、147mg和149mg,而黍子為299mg,幾乎是小麥、大米和玉米的兩倍。用面製作時沒取皮的叫黍子糕,這個易消化,適合腸胃不太好的人群,取了皮的就是黃糕。蔚縣人愛吃黃糕,一方面它口感好,另外它和莜麵一樣胃排空時間較長,農民朋友中午飽吃一頓,下午幹活到日落西山也不覺得餓。一些在蔚縣生活過的外地朋友也越來越愛吃這口,然而我們的一些本地80、90後們卻不會吃糕了,美其名曰:要嫁就嫁灰太狼,要吃就吃油炸糕,令人哭笑不得。再說說泡糕菜,這個沒有約束,咋吃的舒坦咋來。有喜歡冷盤的,有喜歡熱菜的,有人喜歡用新鮮蔬菜,有人喜歡吃乾菜,這個因人而宜了,比如我們單位以前的大師傅人家就喜歡用豆麵粉坨泡糕,當然有人說用雞爪子泡糕,那就是賴菜一道啦。

製作方法

將麵粉放入籠屜中,用旺火蒸十五分鐘取出,過細籮;將雞蛋打入盆中,加入白糖、糖桂花和紹酒,攪打半小時成糊狀時,加入蒸好的麵粉攪成稠糊;在籠屜上放好模子,鋪上濕屜布,倒入稠糊攤平;將鍋中水燒沸,放上籠屜蒸二十分鐘,取出晾涼,切成小塊即成
蔚縣人愛吃黃糕,一方面它口感好,另外它和莜麵一樣胃排空時間較長,農民朋友中午飽吃一頓,下午幹活到日落西山也不覺得餓。一些在蔚縣生活過的外地朋友也越來越愛吃這口,然而我們的一些本地80、90後們卻不會吃糕了,美其名曰:要嫁就嫁灰太狼,要吃就吃油炸糕,令人哭笑不得。
再說說泡糕菜,這個沒有約束,咋吃的舒坦咋來。有喜歡冷盤的,有喜歡熱菜的,有人喜歡用新鮮蔬菜,有人喜歡吃乾菜,這個因人而宜了,比如我們單位以前的大師傅人家就喜歡用豆麵粉坨泡糕,當然有人說用雞爪子泡糕,那就是賴菜一道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