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龍王宮

龍王宮原位於丹崖極頂(今蓬萊閣址)。唐貞觀年間建有龍王廟,宋嘉佑六年(1061)建蓬萊閣時移于丹崖山半腰西側、丹崖仙境坊西北,元中統、明洪武和萬曆年間均曾修葺。

1984年重修。龍王宮由南向北依次布局,有正門、前殿、兩廂、正殿、後殿,三進院落,廟宇式建築,占地2117平方米。 前殿內東西各塑海中護法一尊,東為定海神,西為靖海神,各持法寶,威風凜凜。正殿東西長12.69米,南北進深10.08米,有前廊,兩支明柱書聯:“龍酬丹崖所期和風甘雨,王應東坡之禱翠阜重樓。”殿額:“霖雨蒼生。”明廊西側鑲有“龍王宮簡介”。殿中設高台神憲,內塑東海龍王敖廣金身坐像,兩側塑有8名站官,由南而北,東為巡海夜叉、千里眼、電母、雷公,西為趕魚郎、順風耳、風婆、雨神。殿北門靡聯曰:“海邦萬里慶安瀾,五湖四海降甘霖。”楣批“風調雨順”。

後殿為龍王寢宮,亦有明廊,兩支明柱題聯:“贈大聖定海神珍(針)千年魔盡,還八仙渡海寶物萬里波平。”殿額“福庇海邦”。

殿內亦設高台神龕,內塑龍王及左右嬪妃金身坐像;殿內東西兩側各塑4名侍女。舊有龍王木雕像及龍王出行用的步輦、儀仗,今不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