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公園[上海]

蓬萊公園[上海]
蓬萊公園[上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蓬萊公園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車站路380號(近瞿溪路)。該公園建於一九五三年十月,原址為“八一三”戰亂中被毀的大同中學的部分校園,因位於當時的蓬萊區,故名“蓬萊公園”。建園時公園僅三十餘畝,後擴建為41.4畝。四十餘年來經過幾代園林職工的辛勤耕耘,園內已建有大假山、池塘、獅道、壺中天地、杜鵑園、九龍壁、浪涌蓬萊等八個景點,體現了江南園林風格和石錦文化的特色。園內還設有兒童樂園、遊藝機場、展覽廳和蓬萊食府、售品部等活動服務設施。是一個地區性的綜合性公園。年遊人量可達126萬人次。

基本信息

園內風景

(一)大假山:位於公園西南角,高八米,長百餘米,寬四十米,占地六點九畝,是七十年代“深挖洞”時期的產物。山上植有銀杏、青桐、臘梅、杜鵑等數十種樹木。用二千多噸青石、黃石石料巒土造峰,因勢象形,形成南北二峰。山頂的小石峰怪石嶙峋形態各異,山巔有用石壘成大小不等、疏密有致的樹壇數十個,頗有層巒疊嶂之感。全山有十餘條迂迴曲折的石路相通,使人感到峰迴路轉,勝景不窮。八一年在假山北麓闢建六角木亭一座,名“溪山亭”,南麓半山坡建“鵑亭”一座,二亭相望別有情趣。二十餘年來山上已大樹成蔭,灌木成林,蒼翠秀麗景色迷人。登山遠眺全園景色盡收眼底。

蓬萊公園蓬萊公園

(二)池塘:七四年秋在大假山東側開挖池塘一方,面積一畝一分,池中豎立石一軸,池面有石板三曲橋,漫步橋上可觀波光粼粼,睡蓮盛開池東有綠色琉璃瓦水榭一座,內設石桌石凳供遊人弈棋讀書 ,觀賞湖光山色。湖畔湖石圍駁。有柳、桃、楓等喬木和姿態各異的各種花灌木配植。沿環水小徑漫步時,可賞四時佳景。

蓬萊公園景區照片蓬萊公園景區照片

(三)清賞亭:坐落在公園西南,清代建築,距今已有九十餘年歷史,一九八一年由梧桐路國小遷建於此。亭子為四角飛檐翹角斗拱形木結構,取名“清賞亭”,源自明祝枝山“溪山清賞”手跡,與大假山上的“溪山亭”為姐妹亭。清賞亭雕樑畫棟,西邊建有水池、假山和壁泉,東邊有月洞門通向杜鵑園,門側植有慈孝竹十餘壇,亭後雲牆漏窗隱約,亭前碎缸後卵石地坪圖案優美,亭周杜鵑、山茶、石榴爭鮮鬥豔。端坐亭中只覺翠篁拂佛,朱亭崢崢,壁泉涓涓,素雅清秀,美不勝收。

(四)獅道:文革後,我園在上海市區及江浙一帶收集了殘留的明清年間的石獅、石虎、石象等75尊,陳列在公園中央大道及園中的主要景區。從公園大門到園中噴水池共有五對石獅雄居兩旁,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形成一條獅道。路中央端坐石麒鱗一尊,血盆大口,兩耳如扇,捲毛叢叢,尾巴囚禿,為人們心中的詳瑞之物。公園的五處月洞門都有對獅把守,地坪及小路畔亦有多尊石獅,滬上不少有識之士曾多次撰文讚賞,稱此為上海的“獅道”、“獅子林”。

(五)壺中天地:壺中天地文化廊建於一九八八年,是利用原圍牆翻建而成的古色古香的宣傳畫廊,長三十餘米,高三米許,占地六十平方米,呈鎖殼形,廊上木雕花格,配上小瓦屋脊滴水檐,仿明清建築。壺中天地除作報廊和畫廊外,還陳列石雕文物,特別是廊中央的長條石雕“暗八仙”雕有八仙的寶物,這是清道光年間方浜路廣福寺的原物。文革後,我園從垃圾中撿來。

蓬萊公園蓬萊公園

(六)杜鵑園:杜鵑園是公園的園中園,北高南低,由湖石壘成六個花壇,花壇間有卵石小徑相通。杜鵑園與對面的八仙廳、長廊、周圍的雲牆等組成一個完整的院落。三百餘株各色春鵑、 夏鵑、春夏鵑在春日盛開一片嫣紅,令人陶醉。

(七)九龍壁:位於梨園外圍牆上,壁長十五米,寬一米五,四框邊沿有線形圖紋,雕有九條彩色蛟龍,五顆風火寶珠,王色雲彩,居中的黃龍獨攬一珠,二端均是雙龍搶珠,騰雲駕霧,鰲須飛揚,有翻騰鬧海之勢。九龍壁在滬上公園內較為少見。

(八)浪涌蓬萊:是一處由扇亭、水池和遊船組成的動游景觀,它與大假山、池塘的靜游景觀相對應。

地理交通

地理位置

上海市黃浦區南車站路380號(近瞿溪路)。

交通情況

可乘66路、89路、306路、929路、144路、938路、780路、715路、869路、814路、大橋二線、大橋六線等車。

旅遊信息

一月6:00-17:00

二月6:00-17:00

三月6:00-17:00

四月6:00-17:30

五月6:00-17:30

六月5:30-18:00

七月5:30-18:00

八月5:30-18:00

九月5:30-17:30

十月6:00-17:30

十一月6:00-17:00

十二月6:00-17:00

交流影響

蓬萊公園景點蓬萊公園景點

自建園以來,搞過數十次各種內容的展覽會,主要的有1983年—1993年的南市區菊展。每年全區的單位都以街道為單位參加展出,有十幾個景點,每屆都有品種菊展示廳,每次展出菊花都在三萬盆以上。83年南市區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區。在蓬萊公園舉行了全民義務植樹展覽。還舉辦過多次的書法展覽會、書畫展覽會。

最為耀眼的是一九七二年底舉辦的書法展覽會。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使斯文掃地。在百廢待興的當口,我園在上海畫院、南市文化館等許多文人的支持下,毅然辦起了文革後上海的首次一流質量的書法展覽會。展覽會有王個簃的“書法展覽會”隸書匾額,有胡問遂的楷書前言,有任政、趙冷月、單曉天、翁愷運、徐伯清、周慧君、吳建賢,……等一大批滬上知名書法家的一百多幅中堂、尺牘、條幅等墨寶。參觀民眾從全市湧來,盛況空前,轟動一時。

一九七四年還舉辦了書畫展覽會。除了上述書法家參加外,還有劉海粟、應野平、陸儼少、程十髮、關良等大師的畫作。由於舉辦了二次高質量的書畫展覽會,蓬萊公園聲名大噪。

園內風景

(一)大假山:位於公園西南角,高八米,長百餘米,寬四十米,占地六點九畝,是七十年代“深挖洞”時期的產物。山上植有銀杏、青桐、臘梅、杜鵑等數十種樹木。用二千多噸青石、黃石石料巒土造峰,因勢象形,形成南北二峰。山頂的小石峰怪石嶙峋形態各異,山巔有用石壘成大小不等、疏密有致的樹壇數十個,頗有層巒疊嶂之感。全山有十餘條迂迴曲折的石路相通,使人感到峰迴路轉,勝景不窮。八一年在假山北麓闢建六角木亭一座,名“溪山亭”,南麓半山坡建“鵑亭”一座,二亭相望別有情趣。二十餘年來山上已大樹成蔭,灌木成林,蒼翠秀麗景色迷人。登山遠眺全園景色盡收眼底。

蓬萊公園蓬萊公園

(二)池塘:七四年秋在大假山東側開挖池塘一方,面積一畝一分,池中豎立石一軸,池面有石板三曲橋,漫步橋上可觀波光粼粼,睡蓮盛開池東有綠色琉璃瓦水榭一座,內設石桌石凳供遊人弈棋讀書 ,觀賞湖光山色。湖畔湖石圍駁。有柳、桃、楓等喬木和姿態各異的各種花灌木配植。沿環水小徑漫步時,可賞四時佳景。

蓬萊公園景區照片蓬萊公園景區照片

(三)清賞亭:坐落在公園西南,清代建築,距今已有九十餘年歷史,一九八一年由梧桐路國小遷建於此。亭子為四角飛檐翹角斗拱形木結構,取名“清賞亭”,源自明祝枝山“溪山清賞”手跡,與大假山上的“溪山亭”為姐妹亭。清賞亭雕樑畫棟,西邊建有水池、假山和壁泉,東邊有月洞門通向杜鵑園,門側植有慈孝竹十餘壇,亭後雲牆漏窗隱約,亭前碎缸後卵石地坪圖案優美,亭周杜鵑、山茶、石榴爭鮮鬥豔。端坐亭中只覺翠篁拂佛,朱亭崢崢,壁泉涓涓,素雅清秀,美不勝收。

(四)獅道:文革後,我園在上海市區及江浙一帶收集了殘留的明清年間的石獅、石虎、石象等75尊,陳列在公園中央大道及園中的主要景區。從公園大門到園中噴水池共有五對石獅雄居兩旁,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形成一條獅道。路中央端坐石麒鱗一尊,血盆大口,兩耳如扇,捲毛叢叢,尾巴囚禿,為人們心中的詳瑞之物。公園的五處月洞門都有對獅把守,地坪及小路畔亦有多尊石獅,滬上不少有識之士曾多次撰文讚賞,稱此為上海的“獅道”、“獅子林”。

(五)壺中天地:壺中天地文化廊建於一九八八年,是利用原圍牆翻建而成的古色古香的宣傳畫廊,長三十餘米,高三米許,占地六十平方米,呈鎖殼形,廊上木雕花格,配上小瓦屋脊滴水檐,仿明清建築。壺中天地除作報廊和畫廊外,還陳列石雕文物,特別是廊中央的長條石雕“暗八仙”雕有八仙的寶物,這是清道光年間方浜路廣福寺的原物。文革後,我園從垃圾中撿來。

蓬萊公園蓬萊公園

(六)杜鵑園:杜鵑園是公園的園中園,北高南低,由湖石壘成六個花壇,花壇間有卵石小徑相通。杜鵑園與對面的八仙廳、長廊、周圍的雲牆等組成一個完整的院落。三百餘株各色春鵑、 夏鵑、春夏鵑在春日盛開一片嫣紅,令人陶醉。

(七)九龍壁:位於梨園外圍牆上,壁長十五米,寬一米五,四框邊沿有線形圖紋,雕有九條彩色蛟龍,五顆風火寶珠,王色雲彩,居中的黃龍獨攬一珠,二端均是雙龍搶珠,騰雲駕霧,鰲須飛揚,有翻騰鬧海之勢。九龍壁在滬上公園內較為少見。

(八)浪涌蓬萊:是一處由扇亭、水池和遊船組成的動游景觀,它與大假山、池塘的靜游景觀相對應。

地理交通

地理位置

上海市黃浦區南車站路380號(近瞿溪路)。

交通情況

可乘66路、89路、306路、929路、144路、938路、780路、715路、869路、814路、大橋二線、大橋六線等車。

旅遊信息

一月6:00-17:00

二月6:00-17:00

三月6:00-17:00

四月6:00-17:30

五月6:00-17:30

六月5:30-18:00

七月5:30-18:00

八月5:30-18:00

九月5:30-17:30

十月6:00-17:30

十一月6:00-17:00

十二月6:00-17:00

交流影響

蓬萊公園景點蓬萊公園景點

自建園以來,搞過數十次各種內容的展覽會,主要的有1983年—1993年的南市區菊展。每年全區的單位都以街道為單位參加展出,有十幾個景點,每屆都有品種菊展示廳,每次展出菊花都在三萬盆以上。83年南市區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區。在蓬萊公園舉行了全民義務植樹展覽。還舉辦過多次的書法展覽會、書畫展覽會。

最為耀眼的是一九七二年底舉辦的書法展覽會。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革了文化的命,使斯文掃地。在百廢待興的當口,我園在上海畫院、南市文化館等許多文人的支持下,毅然辦起了文革後上海的首次一流質量的書法展覽會。展覽會有王個簃的“書法展覽會”隸書匾額,有胡問遂的楷書前言,有任政、趙冷月、單曉天、翁愷運、徐伯清、周慧君、吳建賢,……等一大批滬上知名書法家的一百多幅中堂、尺牘、條幅等墨寶。參觀民眾從全市湧來,盛況空前,轟動一時。

一九七四年還舉辦了書畫展覽會。除了上述書法家參加外,還有劉海粟、應野平、陸儼少、程十髮、關良等大師的畫作。由於舉辦了二次高質量的書畫展覽會,蓬萊公園聲名大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