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澆

蓋澆

在外面飯館時常遇到蓋澆飯,據說是出自於河南話瞎蓋澆,即將菜蓋在米飯上……

蓋澆簡介

蓋澆 蓋澆

另外還有蓋澆面等多種吃法

蓋澆歷史 蓋澆飯是在西周 "八珍"之一"淳熬"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禮記註疏》謂 "淳熬"的作法是:"煎醢 (hai,肉醬)加以陸稻上,沃之以膏。"醢是肉醬,陸稻是北方種植的黃米和小米,沃是澆的意思,膏即油脂。全文大意是:將肉醬煎熬好以後,加在黃米 (或小米)飯上,然後再澆上油脂,就成 "淳熬"。到了隋唐, "淳熬"發展成"御黃王母飯",烹製方法也有了新的改進。韋巨源《食單》記載:"編縷卵脂,蓋飯表面,雜味。"這就是說,肉的形狀已改變為絲,並且加上了雞蛋等物,色形味都更加多采了。成為唐代"燒尾宴"上的食品之一。所有這些,都是現在"蓋澆飯"的雛形。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風俗各別,現在的蓋澆飯,各地作法不一,用料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總的來說,副食以肉為主,有肉片的,有肉絲的,也有肉塊的。佐料則因時因地而異,分別配以玉蘭片、木耳、香菇和應時蔬鮮。也有不加佐料時鮮的,如西安傳統的蓋澆飯就是純肉片,採取紅燒的方法烹調,講究原肉原汁澆飯。

蓋澆飯的主要特點是飯菜結合,食用方便,既有主食米飯,又有美味菜餚。但不象食用飯菜那樣要用較多的餐具擺到桌上,而是將飯菜盛於一盤,既可放在桌上食用,也可以用手端上吃。

蓋澆飯的另一個特點是快而熱。由於飯菜都是事前烹製現成的,食者可以隨到隨吃,而且飯菜始終都是熱的,符合我國人民熱食的習慣、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中國式的快餐。

蓋澆的做法

茄汁魚片蓋澆飯

原料:

米飯300克,淨魚肉100克,西芹50克,水發木耳10克。

輔料:

料酒10克,薑末3克,番茄醬20克,鹽4克,味素少許。

做法:

①米飯分2份,置碗中;木耳洗淨,切小塊;西芹擇去根、葉,洗淨,切小丁;魚肉切片,放鹽、料酒、薑末攪拌均勻,醃約20分鐘。

②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放入醃過的魚片炒熟,盛出。

③原鍋留底油燒熱,放入木耳、西芹翻炒幾下,加番茄醬和少許水,燒開後放入魚片、味素,翻炒均勻,澆在米飯上即可。

蓋澆飯的一般菜色

牛肉荷葉飯

咖喱牛肉炒飯

松仁玉米木桶飯

臘肉青豆丁木桶飯

咖喱魷魚木桶飯

香腸拌飯

橄欖肉沫四季豆飯

豆豉魷魚蓋澆飯

沙菜牛肉蓋澆飯

茄汁雞脯蓋澆飯

雙筍肉片蓋澆飯

宮爆雞丁蓋燒飯

糖醋排骨蓋澆飯

黑椒牛柳蓋澆飯

漫天星肉絲蓋澆飯

咖喱肉蓋澆飯

妹汁蓋澆(大霧)

鳳梨雞丁鐵板飯

橄欖菜牛肉鐵板飯

金針菇雞絲鐵板飯

老乾媽肉丁鐵板飯

牛腩嗜喱鐵板飯

豆豉排骨鐵板飯

辣子雞丁鐵板飯

魚香茄子鐵板飯

番茄牛腩鐵板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