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志義

蓋志義

蓋志毅,男,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蓋志毅,男,滿族,1964年10月出生,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教學內容

為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講授《農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房產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經濟學》、《教育經濟學》、《畜牧業經濟管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領導科學》、《中國近代經濟史》、《管理學》等多門課程。曾為自治區正廳級以上領導、內蒙古人大領導、若干盟市廳局、內蒙古黨校、盟市黨校、若干大學、旗縣區、蘇木鄉鎮、嘎查村領導、農牧民和多個企業做過多次有關新農村牧區、合作經濟、產業經濟、土地問題、循環經濟、現代企業管理、大學精神、高校評估等講座。在有關廳局和金融機構做過電視視頻講座。2008年應邀在北京大學、首都師大做《重新認識草原生態環境的價值》的講演。

社會調查內容

2010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幹部管理學院為來自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做兩個半天的《產業經濟和產業鏈》和《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及有關問題》的講座。

2010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為來自自治區農口科技推廣人員做兩個半天的《牧區產業政策》和《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及有關問題》的講座。

2009年12月7日被內蒙古農業大學黨委任命為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為來自自治區農口科技人員做兩個半天的《牧區產業政策》和《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及有關問題》的講座。

2009年所主持的內蒙古政府辦公廳項目“基於城鄉一體化背景下的呼和浩特市農村土地制度研究”結項。成果發表在《內蒙古行政管理》專刊(2009.3)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參加推廣碩士研究生的答辯。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代表主辦方在國際傳播促進中心(ICCD)舉辦的“經貿信息在農牧區的重要性及媒體的作用與挑戰”培訓班上致歡迎詞,並做媒體如何保護農牧民合法權益的報告。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首位博士研究生通過答辯。

2009年在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兩次參加普通招生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研究生的答辯。

2009年在內蒙古商務廳對內蒙古社科院和商務廳共同完成的有關內蒙古羊絨和番茄競爭力課題進行論證。

2009年在內蒙古包頭市為包頭市農業局的幹部職工做有關農業和農村產業政策的報告。

2009年在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參加普通招生的管理類碩士研究生的答辯。

2009年就包頭物流產業發展、鄂爾多斯煤氣層開發等問題接受內蒙古晨報記者的採訪。

2009年在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參加項目管理碩士研究生的答辯。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農業部幹部管理學院為內蒙古黨委組織部幹部選學的領導分兩個半天做《合作社的基本原則及有關問題》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工業大學主持論證了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王秀麗教授主持的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於HCMS實現的企業HC價值鏈動態計量研究》。

《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發展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價值》

2009年在奈倫酒店就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的6項課題進行結項論證。

2009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大台村為全體黨員幹部做什麼是以人為本和如何以人為本的報告。期間,做了土地制度的調查問卷。部分博碩士生協助調查。

2009年10月在烏蘭察布市黨校兩次為該市主要鄉鎮領導做有關內蒙古農村牧區產業政策的報告。

2009年10月在鄂爾多斯達拉特旗鄂爾多斯農業中專為村官大專生做土地制度和新牧區建設的講座,期間,做了土地制度的調查問卷。

2009年10月在呼和浩特橋靠村為全體黨員幹部做什麼是以人為本和如何以人為本的報告。期間,做了土地制度的調查。

2009年9月底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就2009年天下溪、世貿網、樂施會等資助的草原遊學活動作了總結,發表了《複雜的牧區與簡單的政策》的發言。聆聽溫鐵軍教授等人大學者、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學者和對外經貿大學學者的發言和報告。隨後參觀了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參加紅歌演唱會。

2009年9月底在北京大學博雅會議中心大學堂3號會議室參加了北京大學環境學院李文軍教授、張倩博士的《解讀草原的困境》一書的新書發布會。

2009年在內蒙古商務廳就出口貿易項目進行了論證。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幹部分院為來自甘肅南部的鄉領導做有關牧區產業政策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黨校為處級中青班領導做《農村牧區土地制度改革》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黨校為鄉、蘇木領導做《農村牧區土地制度改革》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行政樓迎接2009級新生座談會上做《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文研究生》的講話。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逸夫樓為輔修人文課的160位同學做《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發展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價值》的講演。

2009年就呼和浩特與包頭打造金融區接受內蒙古晨報記者的採訪。

2009年在呼和浩特新城賓館參加“迎國慶——中國誠信建設高峰論壇”,提交了《蒙古族誠信文化及其現代價值》一文。

2009年9月初,在蒙古烏蘭巴托參加2009中蒙國際合作項目烏蘭巴托雙邊會議,做《論內蒙古牧區五種資本的不平衡性》的學術報告。考察了扎門烏德、參觀蘇赫巴托廣場、甘丹寺、國家博物館、蒙古國立大學等。觀看蒙古民族歌舞表演、前杭蓋省千年古都哈喇和林額爾德尼召寺,突厥碑、蒙古建國800周年匈奴、突厥、蒙古草原帝國紀念碑等。對蒙古牧區牧戶作了調查。

2009年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巴音寶力格鎮參加了2009’(第五屆)中國·河套文化研討會暨河套文化研究會年會,做《匈奴的生態文明及其現代意義》的報告。2009年8月28日巴彥淖爾日報作了報導。

2009年在內蒙古審計廳為廳和處領導做《產業經濟學及其對審計工作的啟示》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黨校為內蒙古360多名調乾生做有關農村管理的報告。

2009年在呼和浩特市,參加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主辦的打造呼和浩特金融區和工業化信息化融合座談會和專家報告會,聽取了國務院、中國社科院和廣東師大專家的報告。在座談會上做“呼和浩特市發展金融業的機遇和挑戰”,“信息化的特點和融合過程中要處理的三個關係”的發言。

2009年在呼和浩特市,參加內蒙古誠信聯盟促進會,對12家企業進行誠信論證。

2009年7月26日至7月30日,在雲南昆明雲南大學參加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世界大會(16IUAES),在“草原環境與牧民生活變遷”分會做“論我國牧區土地產權的三個不對稱”的報告。考察大糯黑村,觀看介紹片、紀錄片,聽取雲南大學學者關於該村政治架構的學術報告。會議間歇拜謁西南聯大遺址,參觀雲南民族村和滇池等。

2009年在內蒙古政協5樓會議室,參加自治區政協領導和政協有關部門的領導就邊境牧區生態移民、牧區文化等問題組織的座談會。

2009年就農村土地承包調節和仲裁法的頒布接受內蒙古電視台記者的採訪,7月5日內蒙古新聞播出。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幹部分院為來自新疆、四川、貴州、廣西、甘肅、內蒙古等分管農業的旗縣區領導做有關牧區產業政策的講座,並就生態與經濟的關係等進行了討論。

2009年在內蒙古黨校為內蒙古各盟市黨校系統的骨幹教師做如何給黨政領導講好課和土地制度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大、內蒙古工大和內蒙古農業大學擔任博士和碩士評審和論文評閱人等工作。

2009年赴呼倫貝爾市為該市推廣碩士講授《農業政策學》,中間考察了鄂溫克旗歌曲《敖包相會》的創作地、額爾古納市室韋鎮,考察該鎮的特色旅遊經濟和口岸、位於額爾古納市那布達林鎮的雀巢咖啡企業。

2009年就內蒙古牧區承包問題接受了《瞭望周刊》記者的採訪。

2009年參加由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草原項目、中國世貿網、樂施會研究和發展中心舉辦的草原遊學活動,考察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阿巴噶旗、錫林浩特市,在牧戶、企業和政府機關進行了調查。

2009年就《內蒙古晨報》8周年接受該報記者採訪,內容是有關如何將該報辦出民族和地區特色。

2009年內蒙古黨校為內蒙古各盟市黨校系統的骨幹教師做如何給黨政領導講好課和土地制度的講座。

2009年受天下溪和內蒙古大學邀請在內蒙古大學民族和社會學院為本科和研究生做《公共管理視野下的牧區產業結構調整》的報告,呼倫貝爾市陳巴虎旗部分幹部聽了講座。

錢學森先生去世後,我所及時收集整理了他老人家與溫家寶總理關於中國為什麼出不了大的創新人才的談話。

2009年在鄂爾多斯鄂托克旗烏蘭鎮為百名村官做兩個半天的如何搞好現代農業的講座。間歇考察了螺鏇藻基地,調查阿爾巴斯種羊場的有關情況。

2009年就《關於對《內蒙古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徵求意見的函》提出修改意見。

2009年啟動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基地建設項目《基於生態文明視野的少數民族文化對“三農”改造的研究》。

2009年在內蒙古教育廳教育科研所就2009年第三屆內蒙古高校高等教育年會的主題、會議形式問題進行了探討。

2009年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論證和新城賓館主持召開《鄂托克旗統籌城鄉規劃》會議。

2009年就選拔農村教師等農村教育問題接受《內蒙古晨報》記者採訪。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幹部管理學院為錫林郭勒組織部組織的旗領導做《基於公共管理改革視角下的新牧區建設》的講座。

2009年在鄂爾多斯杭錦旗現代農牧業科技人才培訓“五個一”工程做《現代農業和杭錦旗實現現代農業需要注意的問題》的專題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農業大學幹部管理學院為內蒙古組織部選課領導做兩個半天的《產業經濟學》的講座。

2009年在內蒙古黨校為錫林浩特市牧區基層黨員幹部培訓班做《牧區土地制度改革》的講座。

2008年作為511人才工程項目的參加人(內蒙古各行各業總計24人),自呼和浩特去北京,北京去上海,上海去洛杉磯,洛杉磯去芝加哥,在美國伊利諾州理工學院進行為期3個月的人力資源管理、領導科學與藝術和企業管理培訓。2008年12月16日到2008年12月21日已經考察了芝加哥伊利諾州理工學院、密西根湖、海軍碼頭、密西根大道、千禧公園和芝加哥唐人街等地。調查訪問了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西點軍校、北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市部分中國小、UPS公司、麥當勞大學、芝加哥期權期股交易中心、Rockford經濟開發中心。參觀多個芝加哥博物館。調查了解了美國華盛頓白宮、國會、五角大樓、越戰韓戰紀念碑等。在紐約走訪了自由女神、華爾街等。在水牛市參觀了大瀑布等。考察了拉斯維加斯和洛杉磯、聖地亞哥等地。學習班結束前完成了《科學發展觀與政府監督、制約制衡》的論文。

2008年論文《蒙古族文化的教育價值》獲內蒙古第九屆社會科學三等獎。

2008年在內蒙古青年政治學院(內蒙古團校)為該校教師做《關於高校科學研究的幾個問題》的報告。

2008年應中加可持續中心的邀請在呼和浩特市軍轉服務中心為內蒙古農業能源和推廣軍轉服務中心做《關於循環經濟的幾個問題》的報告。

2008年由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旗委和旗政府主辦,巴彥淖爾市移動公司和九州方圓培訓公司協辦,為杭錦後旗副科以上幹部和農民代表做為期1天的《對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初步解讀》、《公平視角下的內蒙古發展戰略》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內涵、背景、困難、方略》的報告。

2008年應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區委邀請為該區正科以上幹部做為期半天的《對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初步解讀》、《公平視角下的內蒙古發展戰略》的報告。

2008年,由內蒙古社科規劃辦主辦,作為國家社科基金研究者代表,在內蒙古黨校接受《社會科學管理創新》培訓。第二天赴海南省海口、興隆、三亞等地做為期1周的調研考察。

2008年在內蒙古扶貧辦,作為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對包頭土右旗、固陽縣等多旗縣的扶貧項目進行論證。

2008年在呼和浩特市政府,應呼和浩特市發改委邀請,向來內蒙古做考察的深圳巨觀研究院以李羅力教授為首的課題組做《公平視角下的內蒙古發展戰略》的匯告。

2008年10月13日,應邀在北京大學為選修“人與草原”專題的碩士研究生做“重新認識草原生態環境的價值”的講座,北京大學25位、中國人民大學5位碩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講座。本次講座由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李文軍教授主持。14日為首都師範大學選修本專題的110名本科生做同題講座。講座由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周鋼教授主持。

2008年在內蒙古農業發展銀行做《對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初步解讀》講座。本講座為視頻講座,各盟市旗縣農發行系統的職工聽取了講座。

2008年在呼和浩特新城賓館第四屆河套文化研討會上,做《對陰山岩畫研究應有的科學態度及下一步研究的發展趨勢》的報告。

2008年在內蒙古黨校為中青班做有關土地制度的講座。

2008年就內蒙古改革開發30周年紀念,接受內蒙古電視台記者的採訪。

2008年就三聚氰胺事件接受北方周末報記者採訪。

2008年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接受內蒙古晨報記者採訪。

2008年就沙產業發展問題接受內蒙古晨報記者採訪,談及沙漠產權問題。

2008年就內蒙古出台新的人口管理條例問題接受內蒙古晨報記者採訪。

2008年在涼城縣為鄉鎮幹部做新農村報告。考察永興湖、鴻茅酒業公司。

2008年在包頭市西部黨員培訓中心為青海省海北、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各級領導做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新牧區的講座。

2008年在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兩次參加鄂爾多斯市統籌城鄉發展座談會,先後與鄂爾多斯市局處領導和旗領導座談鄂爾多斯市統籌城鄉發展。與鄂托克旗部分旗領導座談統籌城鄉發展問題。

2008年在內蒙古財政廳對少數民族資金項目進行論證。

2008年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參加三S系統課題論證會。

2008年在內蒙古政府參加由內蒙古政府領導主持的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座談會,做《五種資本短缺制約農民收入增長》的發言。《內蒙古日報》7月22日做了報導。

2008年在內蒙古大學參加511人才英語培訓班,通過BFT英語考試。

2008年主持內蒙古巴顏淖爾市浩森集團山羊飼養可行性報告。

2008年主持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鎮旅遊脫貧可行性報告。對成吉思汗陵等進行了考察。

獲獎論文

農業經濟類

農業經濟類

1.呼市養雞專業戶調查(調查報告)農院院刊1982年9月7日

2.和林格爾縣由農轉牧的客觀依據(調查報告)烏盟日報1986年8月24日

3.在新的地平線上——和林格爾縣由農轉牧綜合報告(調查報告)內蒙農院學報1986年3期

4.糧食障礙及其對策——和林格爾縣農轉牧專題報告(調查報告)內蒙農院學報1986年3期

5.關於和林格爾縣由農轉牧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經濟社會1986年4期

6.涼城縣後營子鄉種草調查(調查報告)烏盟農牧漁業科技1987年1期

7.試論畜牧業發展的綜合化趨勢(論文)經濟社會1987年3期

8.綿羊飼養業面臨的矛盾及其對策(論文)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1988年4期

9.我國畜牧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論文)經濟社會1989年1期

10.畜牧業機械化與牧區產業結構調整(論文)畜牧機械1989年2期

11.烏盟前山商品糧基地發展畜牧業的調查(調查報告)獲大學生社會實踐獎1987年

12.從系統學看我國北方草原畜牧業的發展趨勢(論文目錄)中國科學出版社《北方草原畜牧工程學術研討會文集》題錄1988年11月

13.堅持對外開放加速發展我區的創匯農牧業(論文)內蒙古經濟探討1990年10期

14.1995年、2000年我區飼料糧需求預測(論文)內蒙古經濟探討1991年增刊

15.世界大豆需求預測(論文)內蒙古經濟信息報1991年8月9日

16.我區細糧供需矛盾及其對策(論文)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92年增刊

17.應正確估計我國肉類食品的消費水平(論文)內蒙古畜牧業1992年專輯

18.內蒙農經學會綜述(論文)內蒙古經濟探討1991年10期

19.沿邊開放有利於內蒙古農業經濟發展(論文)農經理論研究1993年1期

20.俄羅斯農產品匱乏需求旺盛占領其市場千載難逢(論文)內蒙古經濟報1993年10月8日 生態經濟類

生態經濟類

1、資源轉換與可持續發展 (論文)北方經濟1997年3期

2、耗散結構理論與草原建設(論文)內蒙古社聯1989年4期

3、無為而治尊重自然——治理沙漠的再思考(論文)人大複印材料地理2003年5期

4、尋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結合點——以山羊飼養和羊絨加工為例(論文)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3年1期

5、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論文)民主2004年4期

6、從多重理論視角重新認識草原生態經濟系統價值(論文)中國草地2005年1期

7、論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後國有林區經營模式的十大轉變(論文)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論》2004年12月

8、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內蒙古綠色食品產業原料基地發展規劃研究報告之專題研究二(研究報告)單行本 2005年

9、道家生態智慧與現代生態文明的契合(論文)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4年4期

10、道家哲學生態意境探微(論文)科學管理研究2004年4期

11、草原牧區生態移民及其對策研究(論文)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5年3期

12、加強對草原生態系統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論文)內蒙古工作2005年3期

13、內蒙古牧區發展草產業應慎行(論文)北方經濟2005年8期

14、草原產權與草原生態環境保護(論文)草原與草坪2005年6期

15、工業化、城鎮化與草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論文)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6年1期

16、內蒙古生態移民安置點選擇問題研究(論文)內蒙古農業科技2006年1期

17、草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與國家安全(論文)北方經濟2006年2期

18、淺論草原文化·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論文)理論研究2006年2期

19、明晰草原產權——牧區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制度基礎(論文)生態經濟2006年10期

20、英國圈地運動對我國草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啟示(論文)內蒙古社會科學2006年6期

21、論草原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基礎(論文)第四屆中國林業經濟論壇論文彙編2006年10月 綜合經濟類

綜合經濟類

1、企業家要善於開拓市場(論文)致富之友1995年3期

2、私營企業呼喚現代企業制度(論文)內蒙古鄉鎮企業1996年10期

3、形勢·問題·對策(論文)現代農業1998年9期

4、論第三產業與再就業(論文)中央電大學報1999年4期

5、努力做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論文)內蒙古社科聯動態1999年

6、對小康社會的科學、全面的最新詮釋(論文)前沿2002年12期

7、和林格爾經濟模式專家點評(論文)中國縣域經濟報2003年9月12日

8、新思路大手筆——和林格爾縣實施“三化”成功實踐與啟示(論文)內蒙古工作2003年1期

9、有效政府: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論文)北方經濟2003年9期

10、封閉性——我國家族企業發展的桎梏(論文)理論研究2003年6期

11、關於增強“十一五”規劃可操作性兩個問題的探討(論文)科學管理研究2005年2期

12、協調發展是西部民族地區快速增長旗縣的戰略選擇(論文)北方經濟2004年4期

13、兵法謀略與商戰(論文)內蒙古經濟報1995年5月18日

14、外國產品譯名之妙(論文)現代經濟晚報1994年5月10日

15、新技術廣告種種(論文)現代經濟晚報1994年6月28日

16、企業贏得社會尊敬必須遵守的6個準則(論文)內蒙古日報2006.6.17

17、制度視角下的循環經濟博弈模型分析(論文)集團經濟2007年第8期上旬刊

18、發展循環經濟的博弈分析(論文)中國統計2007年第04期

19、諾斯悖論及其破解(論文)理論研究2007年第7期,該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論文索引

22、平等視角下的內蒙古經濟發展戰略(論文)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少數民族經濟史類

少數民族經濟史類

1、內蒙古西部草原畜牧岩畫探討(論文)中國農史1984年(4期)

2、陰山史前狩獵文明(論文)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4期1988年2期連載

4、從內蒙古動物岩畫探索草原原始畜牧業的起源(論文)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1989年(2期)

5、蒙古草原遠古採集業初探(論文)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1989年4輯

6、契丹農業技術述略(論文)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1990年5輯

7、女真族農業技術述略(論文)內蒙古社聯1991年1期

8、我國獵牧經濟形態的岩畫學觀察(論文)農業考古1992年1期

9、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與少數民族地區現代化(論文)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1992年7輯

10、元代汪古部的農牧業技術(論文)農業考古1997年1期

11、汪古部的農業經濟概述(論文)內蒙古農業經濟1996年3期

12、從考古發現看大興安嶺地帶的遠古農業(論文)內蒙古農業志資料1995年9期

13、匈奴農牧經濟管窺(論文)北方經濟1998年6期

14、室韋族經濟概述(論文)北方經濟1998年8期

15、烏蘭夫合作經濟思想及對新牧區建設合作經濟的啟示(論文)2007年內蒙古發展論壇入選論文

16、河套文明的復歸及展望(論文)2007年第三屆河套文化研討會入選論文,中評網刊登〈〈河套文化研究〉〉收入,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17、烏蘭夫“保護牧場,禁止開荒”思想及啟示(論文)內蒙古草業2008年1期

18、烏蘭夫改造沙漠造福人民思想及啟示(論文)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8年1期

19、不同制度背景下提高牧戶經營收入的比較分析《北方經濟》2008年第16期

20、對內蒙古邊境牧區生態移民的幾點思考在內蒙古政協座談會的發言2009年7月3日

職務經歷

曾先後任內蒙古農牧學院經管系副主任,成人教育處副處長,內蒙古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教務處副處長。現任內蒙古農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曾為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自治區級科研課題。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文明消失的現代啟悟》

代表性論文:"內蒙古生態移民安置點選擇問題研究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06

從學校文化視野看和諧校園建設,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加入WTO 後的農業發展 ,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

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近200餘篇。獨著及合著8部專著和教材。獲第六屆國家優秀圖書獎,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屆社會科學三等獎和青年獎,內蒙古自治區第五、六、七屆哲學社會科學二等獎,第九屆社會科學三等獎,廣西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科研成果

2008年主持完成了《鄂爾多斯統籌城鄉規劃》。主要專著和合著有:《草原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研究》,2007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獨著)《制度視域下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2008年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獨著)《文明消失的現代啟悟》,2002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合著,作者2人,獲國家圖書獎,為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推薦的我國大學生必讀的100本書之一)《富民強區之路:內蒙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研究》2007年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農業卷》,廣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參著)《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通史卷》,廣西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參著)等。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美國芝加哥伊里諾理工大學深造了有關領導科學的課程,2009年在蒙古國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做學術發言,並做牧戶調查。

曾經多次被《瞭望周刊》、《財經》、《內蒙古晨報》和內蒙古電視台、內蒙古廣播電台等多家媒體採訪。

社會兼職有內蒙古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等。

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優秀教師

在中國的法制建設與文明建設過程中,高校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高校的優秀教師們,他們不僅在學術方面有著突出的貢獻,在教書育人方面更起著表率作用。了解他們我們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
於翠英
康俊英
王明玖
韓國棟
石鳳翎
凌俠
崔向新
陳士超
秦富倉
高衛華
成格爾
張銀花
張武文
烏雲高娃
雲錦鳳
格根圖
楊慧蘭
趙萌莉
燕玲
劉果厚
趙杏花
席鎖住
劉顯剛
蓋志義
王林和
劉瑞香
汪季
陳井平
董占源
李暢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