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

蓉城

蓉城,是四川省會成都的別稱芙蓉城的簡稱。相傳五代後蜀孟昶於宮苑城上遍植木芙蓉,因名成都為芙蓉城,後簡稱蓉城或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基本信息

概況

蓉城即四川省省會成都的別名。
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漢代,成都的織錦業發達,成為朝廷重要貢賦來源,朝廷遂設定錦官管理,並在城西南筑“錦官城”,後世因此把錦官城作為成都的別稱,簡稱“錦城”。漢代的成都,經濟已相當繁榮,晉人左思在所著《蜀都賦》中稱“既麗且崇,實號成都”,是西漢時期的著名五都會之一。五代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秀”,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

地理狀況

蓉城蓉城

成都是四川省省轄市,四川省省會。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內江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地區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地區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4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92.2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縣、雙流縣、郫縣、溫江縣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7區8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總人口980.74萬人,其中城市人口301萬人。境內海拔387~5364米,市域東部為龍泉山脈,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占36.4%,丘陵面積占30.4%,山區面積占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

歷史沿革

西周、春秋時期為古蜀國領地。公元前4世紀,古蜀國開明五世(一說九世)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太王遷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成都之名即源於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以蜀王舊都一帶置成都縣。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秦人仿鹹陽建制興築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秦人始以蜀國地置蜀郡,成都為郡、縣治所。漢承秦制。西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益州刺史部(簡稱益州)。西漢末年,王莽新朝改蜀郡為導江郡,公孫述在成都稱帝。東漢末年為州、郡、縣治所。三國為蜀漢國都,兼縣治所,兩晉為"成漢"都城,南北朝為州、郡治所。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改益州為蜀郡,為郡、縣治。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在成都縣之東偏置蜀縣(肅宗乾元元年,即758年,改名華陽縣),始為成都、華陽兩縣治所。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升成都城為"南京"(四年後廢),改蜀郡為成都尹。五代十國時期為前蜀、後蜀都城。兩宋時期,成都府、益州之名雖迭經更易,但治所均設在成都,屬西川路。元朝時為四川行中書省成都府路(後改為西川道)、成都府及成都、華陽二縣治所。明末張獻忠在成都建大西農民政權,改名西京。清朝時設四川省,下設道,為省、道、府、縣治所。1912年,廢府,為省、道、縣治所。1921年,設成都市政公所,初轄城內,後擴展至城之四周,成都、華陽二縣治所仍留城內。1927年廢道,為省、市、縣治所。1928年改市政公所為成都市,直隸四川省,為省轄市。1949年12月後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始為四川省省會。

城市特點

蓉城蓉城

成都自古為西南重鎮,三國時為蜀漢國都,五代十國時為前蜀、後蜀都城,文化遺存豐富,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漢以來,成都就以農業、手工業興盛和文化發達著稱,歷代都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漢代成都與洛陽等並列為五大都會之一。唐代商貿繁榮,與揚州齊名,稱為"揚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著名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生動地描繪了成都當時作為長江上游重鎮和西南經濟文化中心商賈如雲、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成都生物資源豐富,珍稀植物有銀杏、珙桐等。珍稀動物有大熊貓小熊貓、金絲猴等。中藥材有860多種,川芎、川鬱金、烏梅、黃蓮等蜚聲中外。成都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中外馳名。全市現有人文景觀172處,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廟青城山最具特色。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處。有世界唯一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地處由劍門蜀道、九寨溝峨嵋山長江三峽等地組成的四川旅遊環和全國旅遊環的聯絡點上,還是內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飲食文化

四川盆地氣候溫和,物產豐富,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食在四川"的美食文化名貫古今,而成都更把川菜的精華發揚光大。
川菜作為全國四大著名菜系之一,已歷經千年,迄今已有3000多個品種,數百種名菜。川菜以辣聞名天下,卻不僅僅止於辣味。川菜屬中國四大菜系(川、粵、京、蘇)之一,其強勁的勢力早已滲透到全國各地每個角落。川菜的招牌菜有:麻辣豆腐、八味冷碟、樟茶鴨子鍋巴肉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鍋肉、螞蟻上樹、玉筍鴨舌、水煮牛肉東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魚等。"錦城"成都的小吃集中了全川小吃的精華,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種類不下200種:龍抄手、賴湯圓、夫妻肺片、鍾水餃、擔擔麵、韓包子、龍眼包子、陳麻婆豆腐、樟茶鴨等等。近年來,源於重慶的四川火鍋更是在成都大放異彩,使成都的美食文化錦上添花。
成都火鍋以其包羅萬象、熱情似火、平易近人的特點迅速的、地毯式轟炸般地征服了全中國人民的脾胃。成都火鍋花色品種繁多,鍋底就有數十種,原料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凡是可以吃的東西皆能下火鍋涮、煮、燙。
成都的飲食街集中在:羊式街西延線、科華北路、領事館路、望平街等。

城市現狀

蓉城蓉城
成都是內陸開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1992年被中國城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評價委員會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第十一位,投資硬環境進入全國40強,在省會城市中第一個榮獲國家衛生城市殊榮。1996年國內生產總值870億元,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7.4億元,集市貿易成交額283.6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5億美元,順差1.9億美元。財政收入65億元。產業結構漸趨合理,一、二、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5%、44.4%和42.1%。成都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科技實力雄厚,已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綜合實力第一強市。全市科技人員44萬多人,每千名職工中有科技人員253名,在全國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3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2500多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20多所高等院校。在電子、生物、新技術、新材料、光學、光纖通訊、核技術套用、雷射等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較強的綜合優勢和技術能力。全市現有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745個,商業網點21.6萬個,已形成以城市為中心、市區相結合的市場網路,具有很強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其中荷花池市場、成都生產資料市場年交易額分別達40億元、79億元,聞名全國。全市有國內金融機構2422個,信託投資機構12家,城市信用社52家,農村信用合作社817個。金融機構的存款餘額746.3億元,貸款餘額599.1億元,基本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川內為依託,輻射西南和全國部分省市的融資網路。國外的新加坡華聯銀行、泰國盤谷銀行、英國標準渣打銀行、日本東京銀行和加拿大宏利保險公司已在蓉設立代表處。成都是成渝、成昆、寶成三大鐵路幹線的交匯點,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現有公路總里程5300公里,擁有機動車34.2萬輛,形成了以成都為中心,輻射西南的公路營運網路。航空業方面,成都擁有全國航空運輸能力第四位的西南航空公司,經營國際、國內航線140餘條,航線總長16萬公里,運輸能力達9億噸公里,通航國際國內50多個大中城市,1996年完成航空運輸88.6億人公里。成都是西南地區重要的郵政、通信樞紐,是全國7大郵政通信一級處理中心之一。全市電話交換機總容量83萬門,國際直撥電話通達世界180個國家和地區。

發展規劃

蓉城蓉城
1983年,成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式納入新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並上報國務院審批。1997年修訂。名城保護規劃的指導思想是:著眼整體,保護為主,加強管理,合理利用。規劃目標是建立完善兩個體系,即以現行行政管理體制為基礎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和以觀光旅遊系統為依託的歷史文化名城展現體系。1993年開始的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不僅恢復了成都市兩江環抱的歷史特色,還使成都"三城相重"的古城特色和"環古城垣文化風景線"清晰可辨。"三城相重",即以原東、南、西、北4條傳統大街為空間骨架的舊"大城";以原少城(滿城)長順街為"魚脊骨",將軍衙門為"魚頭"的以居住功能為主的街區;以舊皇城(今展覽館)為中心,羊市街、西玉龍街、東城根街、順城街、東西御街為周線構成的正南北向空間框架。這些保留了成都古城空間的核心,又使其煥然一新。"環古城垣文化風景線"即一環(環城公園)、兩個主要入口(南門錦江大橋入口、北門萬福橋入口)、3個文化風景保護區(王建墓、文殊院、浣花溪)、5個重點景觀區(合江亭、王爺廟、遊樂園、游泳池、百花潭)、5個大型公園和6個重點文物單位(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青羊宮、文殊院、十二橋商周乾欄遺址)、7個古城門遺址、8個重點橋樑。近年又確定寬巷子、大慈寺、文殊院、華西醫科大學近代建築群4個歷史地段保護區,劃定舊城、西郊、風凰山等10個地下文物保護區。成都市城市建設總體目標是:發展成為中國西南地區現代化的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訊樞紐。
成都,一座讓人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只有親自來到成都,才能體會什麼叫做“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