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岩山鎮

蒼岩山鎮

蒼岩山鎮地處井陘縣南部深山區,東與元氏縣相鄰,西與山西省平定縣接壤,南與測魚鎮交界,北與障城鎮相連,距縣城35公里。該鎮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自然植被良好,景色怡人,宜沙公路、井蒼旅遊公路在境內交叉,分貫全鎮,交通便利。全鎮呈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冬天寒冷,夏季炎熱,年平均氣溫11℃左右,全年無霜期210天。甘陶河自南向北流經鎮域,地下水2000立方米,地表水1800立方米,年經流量2600立方米。該鎮歷經兩次合併,1988年11月,將原固蘭鄉併到景莊鄉,將原杜家莊鄉所屬的老牛峪村劃歸蒼岩山鎮,將原胡家灘鄉改為蒼岩山鎮。1996年1月,撤消景莊鄉,劃歸蒼岩山鎮管轄。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蒼岩山鎮蒼岩山鎮

現蒼岩山鎮轄老牛峪村、南高家峪村、寺垴村、徐漢村、洞陽坡村、胡家灘村、前羅峪村中羅峪村、上羅峪村朱會溝村南孤台村、北孤台村、柿莊村景莊村、楊莊村、上坪村紅土岩村、固蘭村、汪里村19個行政村。

自然資源

蒼岩山鎮大青山
蒼岩山鎮豐富的礦產資源,過剩的勞動力給思想逐漸開放的人們以很大的誘惑。從2000年以後,該鎮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山區開發富民,中藥材基地立鎮,綠色食品活鎮,旅遊建設強鎮”為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開發了香樹溝大青山洞陽坡三個生態園區。近兩年來,又開發啟動了紅土岩萬畝生態經濟溝,高家峪大肚川千畝生態經濟溝等。發展6個專業村(楊莊、北孤台、南孤台、高家峪前羅峪、紅土岩)形成以楊莊的蘋果,紅土岩柿莊柿子為主的千畝鮮果產業區:以高家峪核桃汪里固蘭花椒為主的千畝乾果基地,以前羅峪中心走“公司+農戶”之路,於石家莊開發區吉利公司合作,發展訂單農業,栽植黃桃100畝,建立吉利公司原料生產基地。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批零貿易餐飲業也相繼出現,現在該鎮有此服務業的85家。社會服務業13家。

人口收入

蒼岩山鎮大青山
全鎮總面積119.2平方公里;2004年總耕地12324畝,比1985年增1.0%,其中水澆地2870畝,比1985年下降21.9%。到2004年底,全鎮共有2923戶,總人口9796人。其中鄉村人口9807人,比1985年下降了2.5%。200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3嚦o,是全縣增長率最低的鄉(鎮)。2004年,全鎮財政收入達到80萬元,分別是1985年的3萬元、1988年的6萬元、1996年17萬元的26.7倍、13.3倍、4.7倍;全鎮農民人均純收人為3050元,分6¨匕1985年的268元、1988年的349元、1996年的1518元增長10.4倍、7.7倍和1.0倍。

農業經濟

蒼岩山鎮蒼岩山鎮
農業基礎地位得到加強。農業以傳統種植模式為主,1985年後,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小型農機具代替牛馬耕種。1998年對土地進行了第二輪延包。1999年開始進行種植結構的調整,試種2000畝優種小麥和玉米;同時大力推廣油葵、藥材、油菜、蔬菜等優質高效經濟作物種植,總面積近5000畝。1996年到2004年的8年間,先後平灘造地1500畝,完成6個村的旱莊飲水工程和3.2萬平方千米的小流域治理等工程;還先後投資100萬元,修築公路總長11.2公里,完成了固蘭、老牛峪、洞陽坡的硬化及縣級公路元大線胡家灘、徐漢段路工程,全鄉實現了村村通油路。山區綜合開發成效顯著。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先後開發了大青山經濟園區洞陽坡經濟園區、香樹溝經濟園區,並帶動了上坪村眼窪溝萬畝生態經濟溝和南高家峪村大肚川萬畝生態經濟溝的開發,園區內的水、電、路、廣播完善配套。全鎮種植、養殖、中藥材三大基地粗具規模。先後與石家莊市吉利工貿有限公司簽訂鮮杏、黃桃基地建設和購銷契約,與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中心安國三九製藥集團簽訂中藥材種植購銷契約,同時還成立了中藥材購銷中心,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新格局,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2000年開始,全鎮規模養殖逐步興起發展壯大,各類養殖專業戶達到25戶,其中:肉雞專業戶2戶,柴雞專業戶3戶、蛋雞專業戶3戶、養羊專業戶13戶,養豬專業戶3戶,養殖美國火雞和英國貴妃雞特種養殖1戶,全年蛋肉奶年產量達到120噸。2004年農、林、牧、漁業的比例是8:5:34:1。

該鎮在全面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積極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依靠科技興農,解放生產力,使一些剩餘勞動力走出了田間地頭的狹窄生活趨勢,充分利用該鎮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開發了洞陽坡、大青山、香樹溝三個生態經濟園區,引進培扶了高家峪大肚川千畝生態經濟溝、上坪眼窪萬畝生態經濟溝,形成了以高家峪為重點的千畝核桃基地;以紅土岩、前羅峪為重點的千畝鮮杏、黃桃基地建設;以汪里、洞陽坡為重點的千畝藥材基地。旅遊建設上,圍繞“全縣一盤棋,規劃一張圖,開發大景區,發展大產業”的思維,全力打造蒼岩山生態旅遊經濟圈,著力抓好“一帶四區一市場,打造生態經濟圈”,即以蒼岩山景區為中心,著力構築以北孤台、南孤台、朱會溝、寺垴、高家峪、老牛峪村為一線10公里長的生態旅遊帶;香樹溝眼窪溝、大青山、洞陽坡4個萬畝生態旅遊區;柿莊旅遊山貨市場,最終形成以蒼岩山為中心,基本覆蓋鎮態的生態旅遊經濟區。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值1783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730萬元,工業總產值13100萬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70元.

工業企業

蒼岩山鎮洞陽坡
鎮、村企業呈發展勢頭。1985年全鎮建有朱會溝的帆布廠、北孤台的皮毛廠、胡家灘的整毛廠、景莊的塑膠廠等鎮、村企業,但由於經營不善和交通閉塞先後停產。1990年以來,柿莊、上坪兩村發展起石材加工業,胡家灘寺垴北孤台等村發展起旅遊業;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全鄉批零貿易餐飲業的發展。2004年全鎮共有企業和個體戶184個,全部營業收入為8420萬元,比1985年的199萬元增長41.3倍。2004年有企業5家,第三產業企業和個體戶共155家,第三產業營業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36.5%,排在前三位的行業為石村加工、零售業、建築業,占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3%、11.5%、10.9%。

社會事業

教育、衛生事業同步發展。蒼岩山鎮共有中學2所、國小1所,有學生1042名、教師94名。學生的入學率、普及率、鞏固率、畢業率均達到或超過國家標準。全鎮有衛生院3所、醫務人員16名、病床26張;有村衛生所16個、醫務人員37名。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電冰櫃、洗衣機、彩電、家庭影院、機車、私人小汽車已經進入百姓家庭。

參考連結

http://www.sjzjx.gov.cn/xcsy/canys.asp
http://www.jingxing.net/about/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1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