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郡市

蒲郡市是日本愛知縣的中核市。蒲郡市は1954年(昭和29年)4月1日實施市制後成為愛知縣所轄市。它處於本州中心位置,由渥美半島和知多半島包圍,市街建於氣候溫暖的海邊,沿海岸一帶有日本“三河灣”國定公園。市內有4個溫泉鄉,屬愛知縣屈指可數的自然名勝觀光地。蒲郡市的象徵竹島是由387米長的橋與陸地相連,島內可以遠足等。1906年(明治39年)7月4日 - 寶飯郡�岡村、靜里村、神之�村編入蒲郡町。眾議院議員鈴木克昌、杉田原司、愛知縣議員大竹正人、國土交通局中部地方整備局局長金子道夫、蒲郡市助役足利守弘等分别致辭。

基本信息

簡介

蒲郡市在日本愛知縣的位置蒲郡市在日本愛知縣的位置

蒲郡市是日本愛知縣的中核市。蒲郡市は1954年(昭和29年)4月1日實施市制後成為愛知縣所轄市。它處於本州中心位置,由渥美半島和知多半島包圍,市街建於氣候溫暖的海邊,沿海岸一帶有日本“三河灣”國定公園。市內有4個溫泉鄉,屬愛知縣屈指可數的自然名勝觀光地。

基本內容

蒲郡市役所蒲郡市役所

平假名:がまごおりし

原名:蒲郡市

羅馬拼音:Gamagori-shi

所屬國家:日本

所在地域:中部地方

所屬都道府縣:愛知縣

鄰近行政區:岡崎市、幡豆町、幸田町、豐川市

面積:56.81 km²

蒲郡市在日本愛知縣的位置蒲郡市在日本愛知縣的位置

人口總計: 81,498 (2007年9月1日數據)

市樹:樟

市花:杜鵑

市政府所在地:愛知縣蒲郡市旭町17番1號

人口變化

蒲郡市容蒲郡市容

1970年(昭和45年) 82,868人

1975年(昭和50年) 85,282人

1980年(昭和55年) 85,294人

1985年(昭和60年) 85,580人

1990年(平成2年) 84,819人

1995年(平成7年) 83,730人

2000年(平成12年) 82,108人

2005年(平成17年) 82,108人

沿革

1878年(明治11年)12月28日 - 寶飯郡蒲形村和西之郡村合併,取兩村『蒲』和『郡』各一字成為蒲郡(かまごおり)村。同日、相樂、牧原、金平村形成(縣的正式承認日。合併在1876年)。

1889年(明治22年)10月1日 - 實施町村制。蒲郡村、府相村、小江村、新井形村合併,成為寶飯郡蒲郡村。

三谷溫泉三谷溫泉

1891年(明治24年)10月6日 - 蒲郡村實施町制,成為蒲郡町。

1906年(明治39年)7月4日 - 寶飯郡�岡村、靜里村、神之�村編入蒲郡町。

1954年(昭和29年)4月1日 - 寶飯郡蒲郡町、三谷町、�津村合併,市制施行,成為蒲郡市,當時人口為48,522人。

1955年(昭和30年)10月1日 - 寶飯郡大冢村(大字大冢、大字相�)分村合併,編入蒲郡市,人口達51,902人。

1961年(昭和36年)11月12日 - 旭町に新市��(現市��本館)竣工。

1962年(昭和37年)4月1日 - 寶飯郡形原町編入編入蒲郡市,人口達69,772人。

1963年(昭和38年)4月1日 - 寶飯郡西浦町編入蒲郡市,人口達81,046人。

1981年(昭和56年)11月4日 - 與沖��浦添市結成友好都市。

2005年(平成17年)3月17日 -發表“觀光交流立市”宣言。

�代市長

代 氏名 就任年月日 退任年月日

初代 竹內司 1954年4月1日 1958年4月24日

蒲郡競艇場蒲郡競艇場

2 逸見彥太郎 1958年4月25日 1970年2月7日

3 長谷部半平 1970年2月22日 1982年2月21日

4 大場進 1982年2月22日 1994年2月21日

5 鈴木克昌 1994年2月22日 2000年10月14日

6 金原久雄 2000年11月7日 現職

農工業

由於氣候溫暖,適宜於植物,因此,地方特產“蒲郡柑橘”響譽日本,溫室栽培的“蒲郡溫室柑橘”產量居日本之首。傳統的“三河織物”帶動了當地紡織工業的發展,長期占據日本生產量的前列。

政治

市議會

ラグ�ナ蒲郡ラグ�ナ蒲郡

法定定數雖為30人,但據市條例定為22人。定期議會開會日為3月、6月、9月、12月。蒲郡市議會存在4個會派。

議會委員會

常任委員會(22人)

�務委員會(8人)

��委員會(7人)

文教委員會(7人)

議會運�委員會(7人)

特別委員會

予算審�特別委員會

西浦溫泉西浦溫泉

決算審�特別委員會

國道23號蒲郡バイパス建設特別委員會(8人)

縣議會

從蒲郡市選出的愛知縣議會議員定員為1人。

國會

小選舉區中屬愛知14區。

教育

大學?短大

愛知工科大學

專科學校

蒲郡市立ソフィア看護�門學校

蒲郡市愛知工科大學蒲郡市愛知工科大學

中等教育學校

海陽中等教育學校

高等學校

愛知縣立蒲郡東高等學校

愛知縣立蒲郡高等學校

愛知縣立三谷水產高等學校

社會設施

醫療設施

蒲郡市民病院

蒲郡市保健醫療中心

市民體育中心市民體育中心

蒲郡市立圖書館

市民體育中心

蒲郡市民會館

蒲郡市博物館

生命之海科學館(情報ネットワ�ク中心)

圖書館

蒲郡市立圖書館

體育設施

蒲郡市民體育中心

蒲郡市公園グランド(陸上競技場)

蒲郡市立�書館蒲郡市立�書館

浜町多目的�場

海陽ヨットハ�バ�(愛知縣)

海陽多目的�場

蒲郡文化廣場

蒲郡市民プ�ル

ユトリ�ナ蒲郡

綜合公園

中央公園 - �の名所

若宮公園

北浜公園

雙太山公園

春日浦公園

旭公園

西田川公園

とよおか湖公園

蒲郡綠地(愛知縣)

�岩臨海公園 (愛知縣)

福利設施

蒲郡市勤�福利會館

がまごおり子育て支援中心

ひめはる�(母子寮)

蒲郡市老人福利中心(壽��)

三谷デイサ�ビス中心

大冢デイサ�ビス中心

生涯學習設施

蒲郡市民會館

蒲郡市博物館

海邊文學記念館

竹島水族館

蒲郡情報ネットワ�ク中心

生命(いのち)の海科學館

海賓館マリンセンタ�ハウス

勤�青少年ホ�ム(フレンドピア蒲郡)

生きがい中心

市民中心

東部市民中心

西部市民中心

中部市民中心

南部市民中心

公民館

蒲郡公民館(中部市民中心內)

小江公民館

府相公民館(南部市民中心內)

東部公民館

北部公民館

西部公民館

觀光地

竹島風光竹島風光

蒲郡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風光明媚的觀光地。它面臨三河灣,有著溫暖氣候和風平浪靜的美麗海岸線。海灣內散落著的大大小小的島嶼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市區內有4個溫泉響,30多家飯店、旅館。一邊聽著濤聲一邊泡著溫泉,一天的疲勞和心裡的�愁都隨之而去。還可以品嘗到附近海域捕來的海鮮。

竹島

蒲郡市的象徵竹島是由387米長的橋與陸地相連,島內可以遠足等。到了晚上,橋在燈光照耀下仿佛是從水中升起的一座仙境。古時候開始竹島的風景一直被文人雅士所喜愛,還常常出現在小說里。介紹它的這些歷史價值的“海邊文學紀念館”就是一棟充滿了當時懷古情緒的建築物。並且在臨近的“竹島海洋館”,還可以看到海獅表演。

三河大島

西浦パ�ムビ�チ

スパ西浦モ�タ�パ�ク

安�寺(三河七福神)

長存寺

殉國七士廟

ガン封じ寺(無量寺)

金剛寺(子安弘法大師)

清田の大クス

萬葉の小徑

蒲郡オレンジパ�ク

蒲郡ファンタジ�館

ラグ�ナ蒲郡

ラグナシア

蒲郡競艇場

拉古那節日廣場拉古那節日廣場

溫泉�

三谷溫泉

蒲郡溫泉

形原溫泉 - 6月頃の補陀寺周�のあじさいの里が有名である。

西浦溫泉

蒲郡プリンスホテル (舊蒲郡ホテル) - つつじの名所でもある。

拉古那節日廣場

拉古那節日廣場充滿了港口的喧鬧的氣氛,人們在這裡可以愉快地品嘗美食和購物。這個以主要銷售義大利、法國的名牌商品的市場,代表著最新的流行時尚。

蒲郡節

蒲郡節蒲郡節

蒲郡節是為蒲郡的夏季增加了不少光彩的慶祝活動,在活動的最後會舉行盛大的納涼焰火晚會。其中最主要的有被稱為太平洋地區最大的正三尺玉焰火,燃放起來就象直徑650米的大花環。蒲郡節是在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

蒲郡美食

蒲郡作為面對三河灣的城市,首推的美食就是新鮮海味。在市內的各日本式旅館、賓館,遊客們洗完溫泉後,可以穿著和式浴衣品嘗用活的比目魚、蝦、螃蟹、章魚和貝類等做成的美味佳肴。

名人

鈴木茂三郎(政治家、日本社會黨委員長)

福井勇(政治家、眾參代議士、名譽市民第1號)

蒲郡美食蒲郡美食

宮城谷昌光(直木賞作家)

平野啟一郎(芥川賞作家)

新間正次(タレント)-出生は�橋市

高信太郎(漫畫家)

牧野�一(アニメ�タ�)

鈴木康之(アナウンサ�)

玉の海正洋(大相撲第51代橫綱)

細江純子(JRA初の女性ジョッキ�?現競馬ジャ�ナリスト)

井上登(元プロ野球選手)

大隅健一郎(最高裁判事、京大教授)

河井信太郎(東京地�特�部�事)

大河元�(俳優)

壁谷明音(モデル)

珠城りょう(寶冢歌劇�月組94期生、男役)

鳳凰�往(元大相撲力士)

和晃敏郎(元大相撲力士)

鈴木英夫(映畫監督)

相關記事

領事李天然與中國選手合影領事李天然與中國選手合影

2006年10月7,中日殘疾人帆船交流大賽在愛知縣蒲郡市舉行,來自中國的殘疾人帆船代表隊與日本殘疾人帆船代表隊參加,中國駐名古屋領事館館長領事李天然、眾議院議員鈴木克昌、杉田原司、愛知縣議員大竹正人、國土交通局中部地方整備局局長金子道夫、蒲郡市助役足利守弘等應邀出席。鈴木正二內閣官房副長官、愛知縣神田知事分別派代理出席。

李天然館長領事在開幕式上致詞,他說此日中殘疾人帆船交流大賽即是雙方代表隊員切磋技藝、交流經驗、提高競技水平的一次好機會,同時也是加強兩國殘疾人交流事業的一次好機會,希望隊員們發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為中日兩國殘疾人交流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期待蒲郡市在經濟、文化、市民交流等方面不斷加強與中國的聯繫,促進中日友好交流事業。

眾議院議員鈴木克昌、杉田原司、愛知縣議員大竹正人、國土交通局中部地方整備局局長金子道夫、蒲郡市助役足利守弘等分别致辭。希望這樣的交流活動越辦越多,越辦越好,為促進中日民間友好交流事業做出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