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特侖蘇致癌事件

蒙牛特侖蘇致癌事件

2007年3月,著名反偽科學人士方舟子早早的便對對蒙牛特侖蘇OMP奶品質以及創新性提出質疑。2009年,蒙牛公司被國家質檢總局責令禁止向“特侖蘇”牛奶添加OMP物質。對特侖蘇OMP牛奶可能致癌的質疑聲再次響起。

事件概述

(圖)蒙牛特侖蘇致癌蒙牛特侖蘇致癌

2009年,蒙牛公司被國家質檢總局責令禁止向“特侖蘇”牛奶添加OMP物質。對特侖蘇OMP牛奶可能致癌的質疑聲再次響起。

早在2007年3月,21CN便就特侖蘇可能致癌的問題製作了專題探討。著名反偽科學人士方舟子早早的便對對蒙牛特侖蘇OMP奶品質以及創新性提出質疑,而這次國家質檢總局的介入,使這場爭論超出學術了範圍。蒙牛的奶製品的安全問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三聚氰胺的陰霾尚未散去,IGF-1幽靈再度來襲,對蒙牛特侖蘇OMP牛奶的質疑,並非第一次出現,不少業內專家都曾對特侖蘇OMP牛奶提出質疑,廣州奶業協會還向衛生部提出請示,但還沒得到相關部門回饋前,蒙牛便向廣東奶協施壓,企圖阻止揭露特侖蘇。

對蒙牛特侖蘇OMP牛奶的質疑,並非第一次出現。“早前的質疑多限於民間網路論壇或者零星的媒體報導。”中國奶協常務理事王丁棉說。從2007年3·15期間,方舟子對特侖蘇OMP牛奶提出質疑後,他就開始研究特侖蘇OMP相關的問題。當時,方舟子指稱,OMP即為激素性蛋白IGF-1,而IGF-1會增加癌症發病率。“最開始,主要是在網路上進行轉載有關專家的言論。”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說。從2007年5月31日至2007年6月15日期間,王丁棉等奶業專家通過南方奶業網發布了多篇與蒙牛特侖蘇OMP及IGF-1相關的文章和分析。王丁棉回憶,當時,不少業內專家以實名或匿名的方式發表言論,在最高峰時期,網路跟帖達250多條。在網路熱論的同時,業內不少專家開始撰寫分析報告。上海一位奶業專家就曾撰寫《也談蒙牛“特侖蘇”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可引發多種癌症》。

(圖)蒙牛特侖蘇致癌蒙牛特侖蘇致癌

“發現到很多問題後,我們也開始向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情況。”王丁棉說。廣東省奶業協會曾向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廣東省衛生廳,廣東省工商局、廣東省農業廳等部門發出《關於蒙牛特侖蘇牛奶中添加造骨蛋白情況的反映》,書面反映蒙牛使用添加劑的情況。2007年7月,廣東省奶業協會還向國家衛生部提出《關於對蒙牛特侖蘇OMP牛奶添加激素蛋白IGF-1合法性開展調查的請示》,明確提出,“IGF-1是屬於激素類藥物,經查,它尚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和《食品營養強化使用衛生標準》被允許使用添加劑的範圍”,“長期或過多食用對人健康必有影響”等內容。不過,廣東省奶業協會在得到有關方面回饋之前,先迎來了蒙牛方面的壓力。廣東省奶協一位負責人透露,蒙牛不僅派有關負責人親自到廣州與王丁棉談判,還遊說中國奶協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給廣東省奶協施壓。王丁棉透露,三聚氰胺事件後,業內專家還希望他就此事組織大家繼續向有關部門匯報,“但考慮到三聚氰胺剛剛重創中國乳業,才放棄了這個計畫,只是向前去廣東考察奶業的有關領導匯報相關情況,並配合部分媒體揭露蒙牛特侖蘇OMP牛奶的真相”。“這次國家質檢總局算是給了個官方的聲音和態度。”王丁棉說。

各方反映

(圖)蒙牛特侖蘇致癌蒙牛特侖蘇致癌

2009年2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向內蒙古質監局發出公函。該函稱:“鑒於目前中國未對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確規定,IGF-1物質不是傳統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如人為添加上述物質,不符合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請你局責令蒙牛公司禁止添加上述物質,並通知蒙牛公司,如該企業認為OMP和IGF-1是安全的,請該企業按照法定程式直接向衛生部提供相關材料,申請衛生部門做出是否允許使用OMP及IGF-1的決定。”

學術打假者方舟子在部落格中寫到:根據蒙牛公布的OMP的生化數據,它與IGF-1完全吻合。據蒙牛稱,100克特侖蘇奶中添加的IGF-1含量高達5.65-16.8mg,為一般牛奶的數萬倍。若果真如此,就值得擔憂了,因為IGF-1含量過高,患多種癌症的風險就會增加。 而經過有關媒體報導,中國各地的部分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特侖蘇OMP牛奶依然在正常銷售。“銷售肯定會受影響。”多家超市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國家質檢部門的通知,他們也不敢貿然下架,因為一旦下架,貨架就會被空出來,無論是銷售商還是供應商、廠家、消費者,利益都會受到影響。

2009年2月2日後生產的特侖蘇已不含OMP,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緊急發來澄清聲明,宣稱:“OMP與IGF-1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物質。”OMP是以牛乳為原料,經脫脂、膜過濾等工藝製成的牛奶鹼性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為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等,是蒙牛與紐西蘭乳品研發機構TATUA公司共同引進和研究的,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使用多年的牛奶鹼性蛋白,在日本和美國被稱為MBP(英文全稱為MilkBasicProtein),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而經檢測,特侖蘇OMP牛奶中IGF-1的含量,與普通牛奶一樣。
內蒙古質監局監督處陳處長表示,接到國家質檢總局公函後,蒙牛已停止了OMP的使用,2009年2月2日以後生產的特侖蘇產品已不含OMP物質。陳處長還證實,蒙牛集團已向衛生部提交了相關材料,等待衛生部正式批准OMP使用。

安全性研究

國家質檢總局的公函,該函標題為《關於蒙牛特侖蘇牛奶監管意見函》質檢食監函200917號。該函稱:“鑒於目前我國未對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確規定,IGF-1物質不是傳統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如人為添加上述物質,不符合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請你局責令蒙牛公司禁止添加上述物質,並通知蒙牛公司,如該企業認為OMP和IGF-1是安全的,請該企業按照法定程式直接向衛生部提供相關材料,申請衛生部門做出是否允許使用OMP及IGF-1的決定。”該公函落款單位為“國家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而落款日期為2009年2月2日。OMP的安全性尚未研究出結果。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正在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進行全面的清理整頓。蒙牛特侖蘇牛奶中OMP物質的安全性,質檢總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研究。“對研究結果,將以適當方式予以公布”。

質疑

(圖)蒙牛特侖蘇致癌蒙牛特侖蘇致癌

關於蒙牛特侖蘇中所含的OMP物質的安全性,早已受到業內人士的質疑。中國乳業資深人士王丁棉指出,“OMP”到底是什麼物質,業內很多行家都不知道,也沒聽說過,該物質的安全性如何,也沒有權威部門做過臨床試驗、毒性試驗等。在網上,部分網友也對蒙牛的聲明持質疑態度。網友指出,蒙牛聲明中稱,OMP就是國際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鹼性蛋白MBP,“是蒙牛與紐西蘭乳品研發機構TATUA公司共同引進和研究,蒙牛OMP原料均從紐西蘭TATUA公司進口”。但在2006年蒙牛推出造骨牛奶蛋白(OMP)牛奶產品時,其介紹則是:OMP牛奶是“由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設題、蒙牛乳業擔綱研發”、“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參與研究,在“相繼解決了科學配比和製造等技術難題”之後,蒙牛所推出的“全球第一款造骨牛奶蛋白(OMP)牛奶產品”,兩份資料均出自蒙牛之口,但又自相矛盾。
特侖蘇致癌論始於網路著名反偽鬥士方舟子,他認為蒙牛向特侖蘇中增加的OMP是一種叫IGF-1的物質,人體內如果含有過多的IGF-1,超出人體消化範圍,可能會通過淋巴、胃腸傷口吸收到體內,患癌的風險也就會增加很多倍。該言論在網路上傳開並引發恐慌。
截至2009年2月12日廣州市內各大超市裡的蒙牛特侖蘇及其他系列產品仍在正常銷售。五羊新城華潤萬家牛奶專區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到現在為止,並沒有收到任何針對特侖蘇產品的行動通知,一切照常進行著。

評論

蒙牛特侖蘇添加OMP被國家質檢總局叫停,OMP過量可能增加致癌風險。新民網在各大論壇上發現,很多網友對蒙牛在牛奶中添加OMP表示憤怒,並對相關部門的監管提出質疑。 一位網友表示,自己以為特侖蘇那么貴,不會摻和什麼東西,“每次都是喝了幾年了,才告訴你有毒,真是害死人。相關部門的監管太讓人失望了。”很多網友都是自己喝了不少箱蒙牛特侖蘇或買來送給親朋好友,網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憤慨,有網友號召“大家團結起來,不要再買蒙牛了!讓它消失,把老百姓當試驗品了!”甚至有網友編了順口溜,“蒙牛,蒙牛,蒙人你最牛!”

部分網友慶幸“還好價格高,我喝不起”,有網友稱自己早在兩年前就看到過相關文章指出蒙牛特侖蘇有問題,所以一直沒敢喝。 但是,仍有小部分網友質疑,特侖蘇致癌的說法到底有無證據,建議那些憤怒的網友在事情沒有弄清之前,不要隨便下結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