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餡餅

蒙族餡餅遼寧蒙古族的一種風味麵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地特產的蕎麥麵做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乾烙水烹的方法製成。明末清初,改為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面做皮,成了蒙古族人民經常食用的佳品,並以其薄、漏、透的特點而聞名遐邇。蒙族餡餅大如銅鑼,外焦里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餅皮內可見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慾。漢族有“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蒙古族則有“好吃不如餡餅”的說法,可見,餃子和餡餅是同等的上乘佳品
蒙古餡餅做法與配料獨特,需用軟面和細餡。一般是用加鹽的溫水,緩緩倒入盆里的麵粉上,隨之攪和,麵團偏軟。再將剁碎的牛(羊)精肉,加入花椒麵、精鹽、蔥薑末、香油、味素,攪拌成餡。製作時將軟面在手心上攤開,填入餡後摶成包子形,用手輕拍成餅狀,至見餡而不露。最後放到油已加熱的鍋中烙熟。
做好的蒙古餡餅,皮薄餡嫩,透過麵皮隱隱可見綠色的菜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