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區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山東省沂蒙山區腹地,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蒙山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百餘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奇峰聳立,峽多澗陡,古木怪石林立,自古就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勝景。

基本信息

簡介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山東省沂蒙山區腹地蒙陰縣南部,蒙山山脈北側,距縣城18公里,1994年12月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蒙山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百餘里,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56米,奇峰聳立,峽多澗陡,古木怪石林立,有名的山峰就有百餘座,人稱既有泰山之雄壯,華山之險峻,又有黃山之秀麗,雁盪山之奇絕,自古就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勝景。

這裡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季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秋天漫山紅葉,冬天踏雪尋梅,是休閒避暑之勝境,回歸自然之佳地。景區總面積5.5萬畝,包括水簾洞、雨王廟、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6大景區,最有名的有蒙山疊翠、疊瀑、雲海、日出、林海花潮、賞濤觀瀑、蒙山秋色、雪山玉谷8大景觀。

自1993年以來,現已開發出睡佛山、毛公石、浴仙池、仙人路、水簾洞、登天梯、升仙台、孫臏洞、雨王廟、西鳳山、龍鳳松天壺峰黑松林、孔聖硯、仙狐樓、百丈崖、蒙山巨龍、翠林神龜、朝陽碑、夕朝峰、邵家寨等180餘個景點。 修建了蒙山牌坊、山門、登山坊、天下第一木步道等景觀和標誌性建築。

自然環境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山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2.8℃,降水量998毫米,無霜期191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至今民間仍有蒙山一帶每年都有“七十二場澆花雨”之說。

適宜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蒙山豐富的生物資源。據調查,蒙山森林覆蓋率98%,有喬木43科129種、灌木16科59種、草本植物20科200種、藥材150科559種、野生動物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素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生態環境異常優越。

1999年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利用世界先進設備,對蒙山進行了系統性的監測,測得蒙山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195倍,居全國之首,蒙山地區也因此被科學家稱為天然“氧吧”、超潔淨地區、中國最佳綠色健身勝地。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不僅如此,蒙山也是觀光休閒的好去處。遠眺蒙山,墨綠如染,近觀山上,林木覆陰,遮天蔽日,只聞鳥語,不見蹤跡,滿目青翠,蕩滌心胸,此即蒙陰古八景之一“蒙山疊翠”。

若逢春夏之交,連翹花、杜鵑花、山櫻桃花競相爭艷,連綿不絕,峰迴路轉,彩花綠草如潮水一般湧來,是謂“林海花潮”。拾級而上,緊伴著您的便是一條狹長的山谷,水流湍急,落英繽紛,在重岩疊峰處形成或大或小的瀑布,遠遠望去瀑瀑相連,就是“疊瀑”了。

最能展現蒙山瀑布風采的便是水簾洞,傳說此洞500年開一次門,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孫臏與其師兄龐涓曾在此隨鬼谷子王禪大師習文練武,此處瀑布蔚為壯觀,飛流直下,形如滾雪,聲似奔雷,霰雨飛濺,構成了一段雄壯精彩的樂章。水簾洞周圍還有升仙台、鴛鴦松等景點。

運氣好的遊客,能在晴朗的天氣看日出,雲蒙峰上觀雲海。雲蒙峰海拔1108米,是山東第三高峰,雙峰聳立,肩托蒼穹,是探險旅遊的好地方,雲蒙西峰兀立如柱,直刺青天,至今還沒有人登上過。蒙山還有眾多的人文歷史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蒙山天麻場周圍有古廟址四處、古碑六塊,現僅修復了雨王廟。傳說鍾離子、羨門子、鬼谷子等曾在此修煉隱居。歷代帝王、文人墨客也多有遊覽蒙山者,孔子登臨留有“登東山而小魯”之說,李白、杜甫同游留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之佳句,清聖祖玄燁、高祖弘曆南巡時都曾遊覽過蒙山,分別留下了《蒙山曉雪》《望蒙山雪色》等詩句。

基礎實施

蒙山旅遊區蒙山旅遊區

蒙山森林公園在高度重視景點開發保護的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發了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在山上建成了四星級旅遊會館,可同時接納三百餘人住宿、餐飲、會議、娛樂,並吸引投資建設了三星級標準的東蒙避暑山莊、度假村、別墅、索道等,提高了服務檔次。蒙山光棍雞、兔首、乾煸肉絲、煎餅等獨具風味,蒙山荷包、鞋墊等工藝品及中草藥材極具地方氣息,深受遊客喜愛。

蒙山旅遊交通便利,京滬高速205國道、兗石公路、沂蒙公路均依山而過。蒙山吸引著不同層次的旅遊愛好者來此尋幽攬勝、休閒健身,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瀑布

蒙山蒙山

在江北的名山大川中,像蒙山的水簾洞瀑布這樣的三疊瀑布是不多見的。它在青山層岩間奔騰跳躍,閃轉騰挪,從約百米高的懸崖上一躍而下,中間為斷崖阻隔,旋即又騰身直瀉,形成了飛流奔涌、轟鳴濺跳的疊式瀑布。水跌下霰雨紛飛,彩虹時現,美麗非凡,清洌的水氣使人身心頓爽。明朝的公鼐曾作《蒙山瀑布》對之讚美:“豈是銀河落,飛來萬丈余。謫仙如可見,不復問匡廬。”清朝的王運晟這樣來描寫水簾洞瀑布:“躡蹬覓仙境,流從天半垂。

出雲偏有隙,停雨境無期。水擊石鼓鳴,風披練破絲。至今簾不捲,終古月空窺。”意思是說:沿著石階小路去尋覓仙境,一條瀑布從半天垂落,水簾象飄動的白雲,又象大雨飄落,永不停歇。水流衝擊著岩石,發出打鼓一樣的聲音,風吹瀑布象飄散的絲線,水簾長垂不捲,千百年來,月光徒然照臨,伺機穿過水簾,卻被永遠隔絕。

層崖中間曾有一個石洞,相傳是戰國時代的鬼谷子王禪修煉成仙的地方,洞口為水簾所掩。至今仍流傳著當年孫臏龐涓在此跟王禪學藝的故事。

大小雲蒙峰

,

雙峰插天(雲蒙雙峰),明朝公鼐曾寫詩讚道:"蒙山最高是雙峰,上有煙雲幾萬重。我欲峰頭一佇立,卻從天外數芙蓉。"作者想像著登上煙雲飄渺的蒙山峰頂,恍若置身天外。佇立在峰頂上去數點周圍的山峰,就象立在天外俯視朵朵晶艷的荷花。雲蒙雙峰尖峭高聳,直插雲天。海拔分別為1028米和1008米,矗立於山脊雲海之上,秀麗奇絕,有嶧上峰之勝地景。雙峰萬仞絕壁,分別有險峻小路可達峰頂。小雲蒙峰又稱雲蒙西峰,山勢絕險,蒼鷹不渡,至今無人攀登上峰頂。在大雲蒙峰上,可盡覽蒙山無限風光。上面又有"神龜望月"、"夫妻石"等景點。

雲蒙雙峰在當地又俗稱大小“掛心崛子”。它的來歷是這樣的,東蒙有一座山峰叫仙狐樓,傳說裡面住的老狐狸成了仙后,專門懲治人間不孝順的兒女,把他們的心肝扒出來,掛在這座山峰上,所以叫“掛心崛子”。把心掛的這樣高,大概是為了儆告後人:不孝之罪,罪莫大焉。也許是怕有人幫不孝兒女歸心復活,謬種流傳,所以高高掛在難以攀登的最高峰上。

另一種傳說是,遠古時代有次劫難,天塌地陷,洪水滔滔,只有雲蒙雙峰露出水面,擋住了漂流而至的枯木和朽枝,洪水消退後,峰上掛滿了柴薪,所以又叫“掛薪崛子”。這種傳說倒有些象地殼變化史上一次造山運動的真實景象。

望海樓

蒙山蒙山

望海樓為東蒙主峰,海拔1001.2米,因為峰頂的形狀象一座城樓,在這上面可以望見東海日出,所以叫做望海樓。站在這兒,你會頓覺天高地闊,心曠神怡。俯瞰山野,遠近無數峰巔,隱約於雲海。遼闊田野,一望無際,蒼茫天空與地平線相接。天氣晴朗的日子,向東邊天際遙望,便會看見浩緲東海,波光熠熠。遠觀海上日出,這裡是很適宜的景點。每當晴日凌晨,極目東眺,但見旭日出海,初時大若磨盤,紅若燈籠,艷光四射,跳蕩不已。當太陽漸漸脫離海面的剎那間,海水如騰如沸,十分宏麗壯觀。隨即旭日冉冉上升,頓時金光璀璨,瑞氣千條。這時望海樓下奇峰錯列,忽明忽暗,時隱時現。整個場面驚心魂魄,令人目眩神迷,嘆為觀止。這望海樓的峰頂又有一大石,石上有一泉眼,狀似茶碗。泉水盈注,剛好一碗,不流不淌,好似是專門為攀援高峰的旅人準備好的天池瓊漿。若這水被喝乾了,會立刻再涌滿一碗,不多也不少,真是奇妙有趣。人說蒙山“山多高水多高”,在這一千多米高的山頂還能看到這突涌的、清亮甘洌的泉水,就是最好的證明了。相傳誰要是喝了這聚天地之精華的神妙的泉水,一定會祛病去毒,益壽延年。

仙狐望月

在山的東北面看,峰頂又像一個狐狸的頭,下面是狐狸的身子。有月亮的夜晚,山影朦朧,像一隻蹲踞在山間昂首望月的仙狐。所以這個景點又叫仙狐望月。這隻狐狸在這裡蹲踞了千萬年,采日月之靈氣,沐浴山風雨露,能天壺峰不帶點仙氣嗎?

母子崖

蒙山蒙山

如果你到南面去看,這座峰又成了一位農家婦女的形象,峰頂那塊石頭,是高挽雲髻的頭,下面這長形巨石像一個孩子,依偎在母親身旁。這又聯繫著一個關於採茶人命運的傳說。蒙山雲芝茶的產量極少,採摘又極為困難,所以顯得十分珍貴。元朝劉思溫的《蒙頂茶》詩中說:“煙鎖天南一黛存,冰姿玉液產雲根,何人識得仙家味,不與先春並日論。”意思是說產在煙鎖霧繞的蒙山頂上的蒙山雲芝茶,是人間少有的仙家用品,即使是最好的早春嫩茶,也不能與它相媲美。另一元朝人明曇吟詠道:“懸崖險峻石如林,一種仙芝不易尋。若向人間問絕品,東蒙頂上白雲深。”歷來的文人墨客對蒙山芝茶的謳歌讚美,更增添了它的高貴與傳奇性。康熙乾隆下江南的時候,也對之讚不絕口,並把它列為貢品。 

這樣,那些達官貴人也都把喝上蒙山雲芝茶作為身份的象徵。但是雲芝茶的採摘極為困難,常常要冒著生命危險。傳說當地有以採茶為生的母子倆,這天登上天壺峰,看到下面的峭壁上生長著一叢叢茂密的雲芝茶,便由母親拽著兒子探身下去采。當兒子一次次使勁俯身去采那茶叢時,母親漸漸地用盡了力氣,手一松,兒子掉下山澗摔死了。絕望的母親從懸崖上跳了下雲。很長時間裡,深澗里常常傳出那母親的哭聲,山崖上母子曾落腳的那塊岩石,就在哭聲里一點一點化成了母子倆形狀,人們就叫它母子崖。

戲台石

蒙山蒙山

這塊巨形的岩石形成了平整的坡面,約有百多平方米的面積,名叫戲台石。雨季清清的溪水漫石而下,景色秀麗。傳說這裡為王禪看戲的地方,又一說這原是八仙喝酒聽戲的場所。戲台石周圍有茂林修竹,淙淙溪水,環境十分靜謐幽雅.據說月朗星稀,萬山寂靜之際,會有仙女飄然而至,載歌載舞,仙人們則會於此間,笑語盈盈。對此凡人自然是難得一見。然而據護林老人講,夜闌人靜之時,此處常聞隱約的管弦聲。

劉碧橋在蒙山深處有一座因勢而建的橋--“流碧橋”,溪水從橋間流過順勢而下,流入山澗,溪水清澈見底,象流動的碧玉,四周雲霧繚繞,繁華似錦,乃人間仙境,“流碧橋”是蒙山著名景點之一。

蒙山特產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8種,植物100餘科1000餘種,其中中藥材500餘種。蒙山土特產和民間工藝品成為旅遊購物的主要部分。

蒙山遠離現代工業,山上的柿子、板栗、野蘑菇、山楂等都是天然食品,也是很好的饋贈佳品,

蒙山天麻、蒙山參、何首烏、靈芝、紫草、連翹等是很好的中藥補品,還有荷包等民間工藝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