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學小讀

內容介紹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國小部分):蒙學小讀》蒙學課本大多包含識字與名物歷史掌故,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便於記誦、切於日用,因而流傳很久,範圍較廣,影響甚深。同時,它們大都由大學問家或文學家所撰寫,不僅思想性強,而且字字璣珠,富有節奏,具有較強的文學審美價值。
從形式上講,蒙學課本往往採用韻文的形式,全篇押韻,平仄對稱、音律和諧,孩童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意味。正好符合孩童喜歡大聲朗讀的天性。根據許多接觸過私塾教育的人的記憶和描述,我們不難想像出這樣一幅鄉村童子讀書圖:山野夜靜,一燈如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稚嫩的誦讀聲時與田問蛩唱相應。在近代幾百年的歷史上,這樣的鄉村讀書聲伴隨著多少讀書人成長為建設社會的有用之才。
這裡選取的蒙學教材都是清代的。《弟子規》以學則的形式,規範兒童待人接物、求學處世之禮儀,尤其注重家庭與生活教育。《聲律啟蒙》以歷史典故、天文地理為依託,教幼童作詩屬對,既學書本知識,久讀亦能作琅琅上口之文。在蒙學讀物中較具代表性,一為做人之根本,一為寫作的基礎,而這兩方面的教育價值在今天的語文教育中尤為需要。編者的苦心於此可見一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