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油

中文門名 中文綱名 中文科名

分類信息

中文名稱 蒙古油[餐魚]
拉丁名稱 Hemiculter bleekeri warpachowskyi(Nikolaky)
英文名稱 \
地方名稱 紫泥肚子
作者單位 \
中文門名 脊椎動物門
拉丁門名 Vertebrata
中文綱名 硬骨魚綱
拉丁綱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屬名 [餐魚]屬
拉丁屬名 Hemiculter
分布類別 淡水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12~15,側線鱗42~46,鰓耙18~24,下咽齒三行,1·4·4~5·4·1(2·4·5~4·4·2)。
頭長為體長的21~24%,體高為體長的20.6~23.4%,尾柄長為體長的15~17.8%,吻長為頭長的22.2~28.6%,眼徑為頭長的25.6~30%,尾柄高為尾柄長的46~62%。
體長側扁,背部和腹部輪廓稍隆凸。頭長與體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眼徑大於吻長。側線的走向與貝氏[餐魚]條相似,彎折劇烈。腹棱自胸部至肛門。
腹腔膜深黑色,鰾二室。
全身銀白,後鰓蓋帶有淺黃色澤。鰭灰白色。

生活習性

蒙古貝氏[餐魚]條是一個區域性的種群,棲息於達賚湖的東西兩岸,以砂質底的西岸為多,也為蒙古貝氏[餐魚]條的產卵場地。產卵期為6月中旬至7月中旬。體長8厘米性成熟。可能成熟卵具有輕微的粘性。以浮游植物的微囊藻、鼓藻、柵藻和矽藻以及著生絲狀藻和枝角類為食。
繁殖習性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