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通史

蒙古民族通史

堪稱中國蒙古學研究又一重大成果的《蒙古民族通史》2003年由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向國內外出版發行,這標誌著蒙古族有了自己的通史。中國最大遊牧民族蒙古族——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後人把自己民族的歷史從遠古寫到了現在。據內蒙古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趙英介紹,《蒙古民族通史》是中國已出版的內容最全面,結構最完整,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少數民族通史。這部巨著由中國史學界數十位蒙古學專家,用了近20年的時間,廣泛吸收中外蒙古史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完成的。

內容介紹

蒙古史是蒙古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國際蒙古學界在近三個世紀裡對蒙古史的研究取得長足進步。在國外,不少學者撰寫過一批通史性質的蒙古史著作,如《多桑蒙古史》、《草原帝國》等等,但內容都不夠完整。中國國內一些著名史學家,如韓儒林、周良霄、翁獨健、留金鎖等先生也都主持編寫過象《元朝史》、《蒙古族簡史》這樣具備較高學術水平的各類蒙古史著作,但也未能做到反映蒙古族歷史的全貌。由於時間斷限長,涉及內容廣泛等原因,能夠貫穿古今、詳盡反映蒙古民族歷史的通史一直沒能問世。  趙英告訴記者,《蒙古民族通史》共分五卷6冊,200萬字。第一卷記述蒙古民族的起源和蒙古汗國的歷史,據介紹,過去史學界對元朝史的研究較為充分,但對於蒙古族在元代的歷史卻未能給予足夠重視,或者不恰當地把蒙古史和元史等同起來。第二卷,把蒙古族在元朝統治時期的歷史作為敘述主體,對元代蒙古史的研究內容、階段劃分、學科內容等方面做了大膽探索。

中國明代的蒙古史,由於蒙古文史料的不足和漢文史料的蕪雜、分散,一直是蒙古史研究中比較薄弱的環節。《蒙古民族通史》第三卷是蒙古學界第一部關於明代蒙古史的專著。蒙古族與清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通史第四卷中對蒙古族與後金、清朝的關係,清王朝統一蒙古各部的過程,清代的蒙古族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活動,以及蒙古族對清代中國北方疆域形成所做出的貢獻等進行了詳盡記錄和描述。到了近代,中國境內蒙古族經歷了反帝、反封建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和爭取民族解放,走向民族區域自治的歷程。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在《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中得到反映。

作用與地

據介紹,《蒙古民族通史》,上起蒙古民族的形成,下迄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這部巨著,客觀、真實地勾勒出蒙古民族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與地位。全書記事範圍涉及蒙古族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科學技術、生活習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以及蒙古族與周邊各民族、各政權的關係等諸多領域。

歷史真實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社長石斌告訴記者,《蒙古民族通史》對蒙古汗國的西征、蒙古汗國對南宋、金、西夏的戰爭,北元與明王朝的關係,清朝統一蒙古各部的戰爭,蒙古近代史上一些重大問題,成吉思汗、忽必烈等重要歷史人物,力求作出客觀公允、實事求是的評價,沒有迴避歷史真實。

多種文種

《蒙古民族通史》在撰寫過程中除廣泛運用漢文、突厥文、蒙古文、滿文史料外,還利用了國外學者用蒙古文、英文、俄文、波斯文、日文、西班牙文等文種的研究史料,全書引用書目近1000種。 據介紹,蒙古學專家在《蒙古民族通史》中首次利用在呼和浩特市白塔內發現的題記資料研究北元與明朝的關係,有力地佐證了北元與明朝的關係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南北朝時期這一論點。元室北遷後汗系的傳承,史無明文,作者在廣泛吸收學術界研究成果基礎上,利用蒙古文史料和漢文史料的比較,解決了北元史研究中諸如北元汗系沿革等若干重要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