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獅談怎么吃更健康

董金獅談怎么吃更健康

《董金獅談怎么吃更健康》著名食品安全與環保專家、CCTV《焦點訪談》採訪專家,董金獅教授20年“擇食”經驗大公開! 一本買菜安全:9大類放心菜,120多種必吃食材放心買,一眼挑出安心食材,一眼揪出劣質食材! 一本吃飯安全:1000多條健康飲食細節,教你正視錯誤飲食習慣,學會科學地吃、健康地吃! 一本下廚安全:100多道貼心示範菜例,食材科學搭配,營養全面均衡,全家越吃越愛,越吃越健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董金獅談怎么吃更健康》以向全民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教讀者在超市、農批市場一眼識別黑心食物,一眼挑對放心食材。不僅介紹了食品安全領域最新研究成果,更從百姓餐桌出發,指導讀者挑選最優質食物,本書將原本只被少數科研人員了解掌握的“真相”全部公諸於世。善用此書,相信我們都能在食品危機亂行的時代,練就百毒不侵的“健康防護罩”,早日過上安心、無毒的生活。

作者簡介

董金獅,主要從事包裝材料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和文章400餘篇,接受國內外各媒體採訪5000餘次。是著名的食品安全與環保專家,並被譽為中國科學維權第一人。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舌尖上的毒,別讓這些毒坑了你

1. H7N9型禽流感

2. “皮革優酪乳”事件

3. “毒膠囊”事件

4. “地溝油”事件

5. 可口可樂“含氯門”

6. 肯德基的“速生雞”風波

7. 白酒“塑化劑門”

8. 三元“早產門”

9. “假魚翅”事件

第二章 認清食品添加劑和標籤,就吃對了一半

第一節 何為食品添加劑?所有含食品添加劑的食物都不能吃?

1. 什麼是食品添加劑?

2. 食品添加劑的主要作用

3. 食品添加劑吃多了會影響健康

4. 能完全消滅食品添加劑嗎? 5. 是否有不含添加劑的加工食品?

6. 在外就餐時要預防食品添加劑的危害 7. 學會與食品添加劑和平共處

第二節 你能看懂食品包裝上的標籤嗎?

1. 要重視食品上的標籤

2. 通過看食品標籤選擇健康食品

3. 學會看食品保質期

4. 選購食品時要注意食品名稱和類別 5. 拿到食品後,要先看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6. 學會看食品包裝上的配料表 7. 飲料標籤上的“碳水化合物”指的是什麼?

8. 飲料上面標註的“NRV(營養素參考值)”是什麼意思 9. 如何看待食品包裝標籤上的各種認證標識?

10. 通過看標籤揪出“反式脂肪酸”

11. 飲料中的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的糖含量需要標註嗎?

12. 要重視飲料中的糖含量

13. 食入卡路里越高的食物越容易發胖嗎?

14. 有“零能量”的甜飲料嗎?

15. 100%天然果汁是什麼概念?

16. “零脂肪”的食品一定吃不胖嗎 17. 通過食品包裝標籤挑選健康餅乾

18. 通過食品包裝標籤選購朱古力 19. 通過看食品包裝標籤分清“牛奶”和“乳飲料”

20. 通過看配料表挑選全麥食品

21. 選擇無糖食品要看標籤哪裡?

第三章 蔬菜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蔬菜,一眼挑對放心蔬菜

1. 去菜市場買菜,三招挑到放心菜 2. 真菠菜VS假菠菜

3. 辨別優質豆芽和毒豆芽要“四看” 4. 三步識別毒生薑

5. 各類蔬菜亞硝酸鹽平均含量的排序 6. 正確選購優質甘薯

7. 選購優質馬鈴薯的訣竅

8. 挑選優質銀耳:看、聞、摸、嘗

9. 識別翠綠色海帶存在的安全隱患

第二節 蔬菜怎么吃更健康

1. 10種抗衰老蔬菜

2. 這樣吃西紅柿更健康

3. 熟吃胡蘿蔔更能吸收β-胡蘿蔔素

4. 豆芽原來是這樣吃的

5. 菠菜的烹飪方法及注意事項

6. 防癌抗癌的蔬菜

7. 食用銀耳有講究

8. 吃大蒜殺菌又防癌

9. 發芽大蒜能吃嗎?

10. 吃海帶有講究

11. 食用馬鈴薯的注意事項

12. 食用甘薯有講究

13. 蔬菜飲食,勿入七大誤區

第三節 吃對蔬菜的防範策略

1. 清除蔬菜表面的殘留農藥 2. 防範常見11種蔬菜的中毒和不適現象

3. 預防海帶里的砷中毒

4. “農藥姜”的去毒法

5. 冬季蔬菜巧儲存

6. 預防菇類中毒 7.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蔬菜得健康

1. 靚膚蔬菜:芝麻醬涼拌小白菜 2. 抗癌蔬菜:西紅柿+花椰菜

3. DIY蔬菜乾:甘薯+胡蘿蔔

4. DIY蔬菜盆景——綠豆苗

第四章 肉類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肉類,一眼挑對放心肉類

1. 六招鑑別注水豬肉

2. “米豬肉”危害大,要仔細識別

3. 識別非法泡製的“美白”豬蹄

4. 識別綿羊肉和山羊肉要“四看” 5. 挑選血豆腐要“看”“聞”“摸”

6. 靠感官選購優質牛肉

7. 識別真假牛肉丸

8. 快速鑑別注水雞鴨肉

9. 六招挑選優質雞肉

10. 七招挑選新鮮雞蛋

11. 細選松花蛋,謹防鉛中毒

12. 真雞蛋PK人造雞蛋 13. 選購水發產品:看、聞、摸

第二節 肉類怎么吃更健康

1. 肉類食品的主要污染來源

2. 食用豬肉要因人而異

3. 吃肉類食品過多是患直腸癌的一大誘因

4. 你知道肉里的鈣最少嗎?

5. 這樣烹飪豬肉營養又安全

6. 烹飪牛肉小秘訣

7. 羊肉並非人人皆宜

8. 去除羊肉膻味的小妙招

9. 你適合吃鴨肉嗎?

10. 夏季吃什麼肉最合適?

11. 魚肉營養豐富,且易消化吸收 12. 會煮雞蛋,更要會吃雞蛋

13. 人們對雞蛋容易產生這些誤解

第三節 吃對肉類的防範策略

1. 正確儲存肉類食物,以防中毒 2. 防範問題肉食傷害身體

3. 防範吃羊肉時傷害身體 4. 防範吃雞肉時傷害身體

5. 防範吃鴨肉時傷害身體 6. 防止雞蛋營養流失

7. 別在冰櫃囤雞蛋:H7N9禽流感病毒能在冰櫃存活 8.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肉類得健康

1.巧吃豬肉強筋骨:蒜香煎排骨 2.鴨肉巧用能當藥:海帶燉鴨

3.巧吃雞肉能減肥:西紅柿雞片 4. DIY美膚補品:雞蛋+紅糖

第五章 水果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水果,一眼挑對放心水果

1. 鑑別催熟芒果:看、聞、摸 2. 挑選火龍果的竅門

3. 挑選蘋果的四大原則 4. 挑選草莓要“四看”

5. 挑選榴槤有竅門

6. 瓜農教你挑選西瓜

7. 挑選柑橘要細看外觀

8. 挑選荔枝的竅門:看、聞、捏 9. 這樣挑選的桃子真好吃

10. 挑選甜木瓜的技巧

11. 挑選哈密瓜的竅門:看、按、聞

12. 挑選桂圓要“看”“聞”“捏”

第二節 水果怎么吃更健康

1. 不宜空腹吃的水果

2. 能降血壓的水果

3. 以水果當餐可以減肥嗎?

4. 食用催熟水果是否對人體有害? 5. 這些人不適宜食用山楂

6. 巧吃紅棗能補血

7. 水果皮要不要吃?

8. 正確處理打過蠟的水果

9. 水果爛了還能吃嗎?

10. 吃水果要避開6個誤區

11. 這些有關西瓜的說法正確嗎?

12. 木瓜真的可以豐胸嗎? 13. 畸形水果到底能不能吃?

14. 經常胃酸、胃寒的老年人應這樣吃水果

第三節 吃對水果的防範策略

1. 少吃水果罐頭能減少添加劑的攝入 2. 清除水果表面農藥殘留物

3. 草莓應該這樣清洗

4. 正確儲存水果

5. 會吃水果更健康

6.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水果得健康

1. 巧做天然沙拉醬

2. DIY水果面膜:木瓜優酪乳面膜

3. DIY水果美食:飄香水果雞

4. 自製花色水果拼盤

第六章 五穀雜糧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五穀雜糧,一眼挑對放心五穀雜糧

1. 大米:選貴的不如選對的

2. 四招挑選優質小米

3. 挑選優質糯米要“四看”

4. 黑米摻假巧識別

5. 高筋麵粉≠高精麵粉

6. 選購優質麵粉:看、聞、摸

7. 快速識別染色黑芝麻 8. 巧選大豆,粒粒精壯

9. 挑選綠豆:可用嘴嚼一下

10. 識別染色豆子,以防上當

11. 輕鬆挑選優質薏米

12. 辨別染色的饅頭、紫米、花生等食品

13. 快速識別假冒現磨豆漿

第二節 五穀雜糧怎么吃更健康

1. 煮飯別用生水

2. 發霉的大米千萬不能吃

3. 這樣烹飪麵食更營養

4. 這樣烹飪大米才不會流失營養物質 5. 消化功能較弱者不宜食用黑米

6. 麵粉越白,礦物質和蛋白質含量越少 7. 綠豆湯為何變瀉藥?

8. 會喝豆漿更健康

9. DIY降糖豆漿

10. 豆類及其製品並非人人皆宜

11. 營養價值大比拼:豆漿、豆奶、牛奶、優酪乳

12. 食用芝麻健康又美容

13. 吃粗糧有講究

第三節 吃對五穀雜糧的防範策略

1. 這樣防範麵粉里的增白劑 2. 這樣防範大米里的添加劑

3. 大米儲存有妙招,可防生蟲霉變

4. 麵粉這樣儲存,可防結塊生蟲

5.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五穀雜糧得健康

1. 淘米水=洗潔精 2. 五穀雜糧能防病:玉米養生粥

3. 巧做麵餅治失眠:酸棗仁麵餅

4. DIY家居小擺設:五穀雜糧玻璃瓶

第七章 油、鹽、醬、醋、茶、水怎么選?怎么用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調料,一眼挑對放心調料

1. 食用油標識上“壓榨油”與“浸出油”有何區別? 2. 選購食用油的那點事

3. 挑選優質香油有妙招 4. 挑選食鹽要三“看”一“嘗”

5. 教你識別優劣醬油 6. 醬油是“低鹽固態”好,還是“高鹽稀態”好?

7. 選對醋,才能吃好醋 8. 挑選新、舊綠茶

9. 挑選各種檔次的紅茶 10. 選擇適合自己的水

第二節 調料怎么用更健康

1. 食用植物油的注意事項 2. 根據自身所需選擇合適的食用油

3. 家庭炒菜選擇什麼油更好? 4. 吃葵花籽油少得冠心病

5. 正確食用橄欖油

6. 油炸花生米並非人人適合

7. 要慎食油炸食品

8. 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

9. 你適宜食用哪種鹽?

10. 你會吃醋嗎?

11. 使用醬油的注意事項

12. 水、飲料和食物中砷含量的限值

13. 會飲茶才健康

14. 健康達人喝水大揭秘

第三節 用對調料的防範策略

1. 減少炒菜時的油煙

2. 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3. 降低速食麵中的鹽含量

4. 減少茶垢對人體的危害

5. 減少水垢的妙招

6.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調料得健康

1. 巧用食鹽亮膚

2. 巧用醋護髮

3. 巧用茶葉除腳氣

4. 巧用香油治鼻炎

第八章 零食、糕點、飲料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零食、糕點、飲料,一眼挑對放心零食、糕點、飲料

1. 網購進口食品,要學會辨別真假

2. 學會挑選瓜子

3. 辨別真假蜂蜜

4. 選購糕點有竅門

5. 選購生日蛋糕要留心

6. 辨別真假飲料

7. 鑑別果汁純度

8. 學會辨別奶茶中是否含奶

9. 選購海苔有竅門

10. 學會挑選開心果

11. 選購果凍有講究

12. 以“色味”挑選散裝核桃

13.挑選美國大杏仁(扁桃仁):兩“看”一“聞”

第二節 零食、糕點、飲料怎么吃更健康

1. 巧吃零食能抗癌 2. 兒童什麼時候吃零食不利健康?

3. 你喝的飲料可能含有塑化劑 4. 各種堅果的功效與食用禁忌

5. 女性的最佳零食伴侶——水果乾 6. 常喝蜂蜜好處多

7. 碳酸飲料要少喝

8. 選對水果汁,越喝人越美

9. 小心街邊的“珍珠”奶茶

10. 空腹不宜喝這些飲品 11. 甜食中的反式脂肪酸要警惕

第三節 吃對零食、糕點、飲料的防範策略

1. 做好減少添加劑的事前準備 2. 麵包、棗花糕等烘焙點心不宜放冰櫃

3. 吃不胖的零食策略

4. 認清朱古力中的配料

5. 拒絕炸薯條

6. 巧吃麵包不發胖

7. 牛奶不宜與朱古力同食

8. 蜂蜜不能用開水沖服

9.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零食得健康

1. 巧用飲料瓶,低碳又環保

2. 碳酸飲料的妙用

3. 巧用堅果做蛋糕

4. 巧用可樂做雞翅

第九章 乳製品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乳製品,一眼挑對放心乳製品

1. 鑑別新鮮液態牛奶:看、聞、試、煮

2. 這樣選購優質牛奶

3. 購買優質優酪乳有三招

4. 選購乳酪要因人而異

5. 食用明膠、工業明膠、藥用明膠的區別

6. 學會辨別進口奶粉

7. 嬰幼兒奶粉選購注意事項

8. 為不同身體狀況的嬰幼兒選購奶粉

9. 辨別優劣奶油:看、聞、切、嘗

10. 辨別植物奶油和鮮奶油製作的蛋糕

第二節 乳製品怎么吃更健康

1. 牛奶的營養價值和養生功效 2. 並非人人適合飲用牛奶

3. 飲用牛奶常見的誤區

4. 正確飲用牛奶

5. 優酪乳的營養價值和養生功效 6. 優酪乳比牛奶更容易吸收

7. 飲用優酪乳常見的誤區

8. 為不同階段的孩子選擇不同的奶產品

9. 豆漿不能替代牛奶

10. 含乳飲料不能代替鮮牛奶

11. 優酪乳和含乳飲料的區別

12. 奶油的營養價值及適宜人群

13. 煮牛奶的注意事項

14. 給嬰兒沖奶粉的注意事項

15. 適宜老年人和女性喝的奶製品

第三節 喝對乳製品的防範策略

1. 以原味優酪乳自製獨特口味的優酪乳 2. 牛奶的存放需謹慎

3. 包裝能延長奶的保質期,你信嗎? 4. 喝了奶製品後有口臭,怎么辦?

5. 自製冰激凌,減少添加劑的攝入 6. 果味含乳飲料要少喝

7.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乳製品得健康

1. DIY牛奶香蕉蛋羹 2. DIY奶茶

3. DIY芒果冰激凌 4. DIY水果優酪乳

第十章 加工食品怎么選?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一眼看清劣質加工食品,一眼挑對放心加工食品

1. 各種材質罐頭的優缺點

2. 選購速凍食品有竅門

3. 挑選果脯、蜜餞要留心

4. 細心選購醃漬食品

5. 選購掛麵要“三看”

6. 挑選熟食要謹慎

7. 教你選購香腸

8. 選購火腿:看、聞、摸

第二節 加工食品怎么吃更健康

1. 要注意加工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鈉 2. 劣質、過期月餅有可能致癌

3. 食品加工、儲存不當會有害身體 4. 長期食用速食麵危害大

5. 罐頭食品不宜直接放微波爐加熱 6. 罐頭食品應這樣保存

7. 少吃水果罐頭,多吃新鮮水果

8. 為什麼真空罐頭食品不易變質?

9. 真空包裝食品並非絕對安全

10. 罐頭異常,表示已經變質

11. 應正確保存果脯、蜜餞

12. 真空包裝食品保存不當有害健康

13. 醃漬食品要少吃

14. 不宜與豆腐搭配的食物

15. 識別增白食品

第三節 吃對加工食品的防範策略

1. 減少添加劑的事前準備 2. 減少醃菜的亞硝酸鹽含量

3. 專家支招

第四節 巧用加工食品得健康

1. 巧吃速食麵

2. 廢棄水果罐頭瓶的妙用

3. 巧用豆腐做面膜 4. DIY酸蘿蔔

第十一章 不可不知的食品包裝與安全

第一節 認清包裝材料與標識,拒絕“毒從口入”

1. 選購商品時,應注意商品包裝上的這些內容

2. 認識塑膠容器的“身份證”——三角符號里的數字

3. 有的塑膠能使男孩女性化 4. 購物時,應辨別商品生產日期是否遭塗改

5. 發現食品及食品包裝質量問題的處理辦法

第二節 塑膠袋怎么用更健康

1. 選購和識別食品包裝用塑膠袋 2. 一次性塑膠袋盛放熱食物危害大

3. 重複使用購物袋易引發細菌感染 4. 正確選購塑膠垃圾袋

第三節 一次性餐飲具怎么用更健康

1. 正確選購一次性塑膠餐飲具 2. 識別一次性塑膠餐盒的品質

第四節 密胺塑膠(仿瓷)餐具怎么用更健康

1. 正確選購密胺塑膠(仿瓷)餐具 2. 密胺塑膠(仿瓷)餐具使用注意事項

第五節 其他不同材質的餐具怎么用更健康

1. 學會選購不粘鍋 2. 正確選購和使用陶瓷餐具

3. 這樣的砂鍋使用起來更安全 4. 這些材質的餐具在微波爐中加熱比較安全

第六節 保鮮膜怎么用更健康

保鮮膜使用注意事項

第七節 筷子怎么用更健康

1. 正確選購筷子 2. 筷子使用注意事項

第八節 紙製品怎么用更健康

1. 正確選購一次性紙杯 2. 使用一次性紙杯先用開水燙一下

3. 冷、熱飲紙杯的區別和使用 4. 鑑別衛生紙要“五看” 5. 辨別合格餐巾紙:看、摸、用

第九節 油墨包裝怎么用更健康

1. 薯條不要倒在包裝紙上吃

2. 報紙、餐巾紙≠餐桌布

3. 不要直接用易拉罐喝飲料

第十節 吸管怎么用更健康

1. 吸管選用不當會影響健康 2. 學會選用吸管

第十一節 奶瓶怎么用更健康

1. 正確選購嬰幼兒奶瓶

2. 嬰兒奶嘴消毒宜蒸不宜煮

第十二節 飲料瓶怎么用更健康

1. 寶特瓶重複使用真的會致癌嗎? 2. 不能用塑膠飲料瓶裝調料

第十三節 塑膠桶及器皿怎么用更健康

1. “超期服役”的水桶對人體有害,怎樣識別? 2. 廢塑膠不能做食品包裝材料,怎樣識別?

第十四節 塑膠砧板怎么用更健康

1. 正確選購塑膠砧板

2. 塑膠砧板使用注意事項

3. 正確洗砧板的方法

第十五節 拒絕過度包裝的食品

1. 端午節的粽子可能有“貓膩” 2. 避免被高價月餅忽悠

第十二章 烹飪前後,怎么做更健康

1. “用報紙包菜更新鮮”的說法對嗎? 2. 發霉的乾貨不能吃

3. 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致癌嗎?

4. 吃隔夜菜健康嗎?

5. 淘米不要淘得太乾淨

6. 核桃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7. 生熟食品不可混放在一起

8. 變質飯菜不能吃

第十三章 不同人群怎么吃更健康

第一節 老年人怎么吃更健康

1. 高血壓人群應多吃富含鉀的食物 2. 吃粗糧會造成貧血和缺鋅嗎?

3. 正確調整老年人的飲食結構

第二節 兒童怎么吃更健康

1. 兒童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將來的膽固醇水平 2. 補鐵這樣吃效果更好

3. 正確調整兒童的飲食結構

第三節 女性怎么吃更健康

1. 葉酸並非只適合備孕女性和孕婦 2. 你適合食用阿膠嗎?

3. 低脂食物對減肥不一定有幫助

第四節 男性怎吃更健康

1. 男性在飲食上的誤區 2. 正確調整男性飲食結構

第五節 吃好一日三餐必知的健康事項

1. 環境污染是怎樣威脅到食品安全的? 2. 香味鮮湯一定有營養嗎?

3. 含色素食品危害大嗎?

4. 在外就餐要留心什麼?

5. 素食真的更健康嗎?

6.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 7. 基因改造食物是福還是禍?

參考文獻

後記

編輯推薦

《董金獅談怎么吃更健康》★中國家庭必買,國內頂級的食品安全專家,《焦點訪談》、《每周質量報告》、《消費主張》、《萬家燈火》、《健康來了》、《家政女皇》、《天天養生》、《健康有道》重量級嘉賓董金獅教授專為中國家庭撰寫!★一本絕對權威、可靠、實用的安全買菜聖經、聰明外食手冊、健康烹飪指南!★本書教讀者在菜場、超市一眼看清放心蔬菜、肉、水果、豆製品等9大類120種安全食品,一眼揪出黑心食材、劣質食材、摻假食品。★1000多條你以前沒發現,現在一定要正視健康飲食常識,100多道超安心示範菜例,讓你科學地吃、健康地吃!★更多驚喜活動,超值免費贈送價值8元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指定環保袋一個,踐行環保,馬上行動!

後記

後記

為了豐富本書的內容,充實素材,作者從近年來的電視、報紙和網路中汲取精華,比如電視節目中的養生欄目,《生命時報》中的一些實用性很強的報導,人民網的健康衛生頻道,食品科技網和食品夥伴網中的養生知識等,以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需求。

本書由著名食品包裝安全和環保專家董金獅教授主編,由中國經貿大學原商檢系主任、質量管理體系國家註冊高級審核員佟海山教授審核,同時凝聚了很多編寫人員的心血。參編人員有: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師魏傑,普為營養工作室工作人員譚麗,北京凱發環保技術諮詢中心工程師段玉靜、田甜,以及畢靜、張亞楠、李慧等。

本書適宜閱讀人員有:衛生、質監、工商等各級執法人員,各種食品、飲料以及藥品生產企業,各類食品用包裝、容器、工具以及有關添加劑、油墨等生產企業,旅遊業以及餐飲業,各商場、超市、農貿批發市場管理人員,食品和食品相關產品的採購和經營人員,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食品以及食品包裝研究的科研人員,各類新聞媒體的工作者,以及關注環境、資源、安全、健康、長壽、養生的廣大消費者。可以說,人人都需要。

由於書籍的涉及面較廣,資料收集和內容編排難免有誤或者不能滿足您的需要,懇請您批評指正。

媒體推薦

董金獅教授在本書中談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食品安全與毒奶粉一樣,只有讓消費者知道哪些食物有問題,才能增強消費者購買信心,不要因為一顆老鼠屎,毀了一鍋湯。

——中新網健康頻道

在《董金獅談怎么吃更健康》一書中,董金獅教授呼籲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食材、食物及各類商品的時候,從各個方面尤其是外包裝上觀察產品以防買到偽劣仿冒產品,不要因為一時的貪便宜對自身的使用安全造成隱患。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

“含有某種保健成分不代表可以宣傳其保健功能”,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指出,藥品、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不同的管理辦法,保健食品不可以宣稱藥品具有的療效,而普通食品也不能宣稱保健食品才有的功效。

——《京華時報》

據調查顯示,市場上七成豬肉腸被曝摻雞肉,對此,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教授表示,一些火腿腸配料表上明確標識有雞肉成分,甚至雞肉比豬肉成分含量高,具體是什麼雞,是雞的哪部分也不清楚,建議監管部門加大對生產源頭的監管,另外董金獅教授建議儘量自己買新鮮的肉,因為經過加工包裝肉類大多有添加劑,不利於身體健康。

——北京生活頻道《生活2013》欄目

包裝上標註100%果汁或純果汁真的很純嗎?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介紹說,市面上部分號稱“100%果汁”的果汁飲料其實並不純,而是用濃縮果汁和純淨水勾兌出來的“復原果汁”。目前國家並沒有100%果汁相應的標準,廠家僅僅憑自律進行生產,在目前競爭激烈的果汁行業,難免出現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建議國家儘快出台相應標準。

——《京華時報》

序言

序一 食品安全問題

地溝油事件塵埃未落,“白酒塑化劑”“毒膠囊”“皮革優酪乳”“毒生薑”等風波門又接踵而來……近期食品安全惡性事件頻頻被曝光,五花八門的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監管到底缺失在哪裡?黑心賣家良心何安?人們不禁疑慮與感嘆:我們吃的食品還安全嗎?我們究竟還能吃什麼?

環境污染對於食物的影響問題日益突出,主要是在工業、採礦、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農業生產時產生的污染物, 通過環及食物鏈危及到人類飲食安全。同時,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還包括食品的加工、儲存、包裝、使用工具以及非法添加物的濫用和合法添加劑的違規使用等。總之,從食物的種植開始一直到食物擺放在餐桌上,所有的環節都和食品安全密不可分。因此,了解食物的生長環境影響、科學地儲存和製作食物,合理地使用安全的食品包裝和工具等,都是我們現代人追求健康、養生和長壽的前提。

對於消費者來說,最希望了解食品安全的真相、不安全食品可能對自身的影響以及如何防範,從而健康飲食。本書提煉了近些年電視、雜誌、報紙和網路媒體上有關食品安全與環保的精髓內容,並對近期的一些食品安全問題進行了剖析,對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安全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希望能為人們的日常飲食安全提供一些參考。

序二 選對食材,健康生活

餐桌上的食品,隨時影響你的健康。食品中的健康因素,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恩惠,而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則是外界帶給我們的危險。我們要通過自己的一雙慧眼來加以辨別與選擇,從而獲取健康食品。如何選對食材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是目前人們急需補上的一課。

本書對日常飲食中肉、米、面、蛋、奶、豆類、蔬菜、水果、食用油、加工食品、零食、調味料、飲料和飲用水等的營養成分和養生功效進行了介紹,並就其每天的食用量和如何搭配等知識給予了解釋。為了增加大家對優劣食品的鑑別能力,還對上述各種食物如何挑選、儲存、區別真假、烹飪製作、飲食誤區、適用人群等方面都進行了敘述。此外,還專門針對老百姓看不懂的食品包裝標籤問題,進行了講解。本書設有針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防範策略”,解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卻又不太注意的實用問題。其中的“專家支招”更是濃縮了一些食物購買、儲藏、食用等方面的經典招數。了解和學習這些知識,無疑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又上了一把安全鎖。

另外,本書還從人們的飲食健康與安全的角度,探討了科學飲食習慣的培養、葷素搭配的重要性、高鈉鹽的攝入渠道、垃圾食品的危害、綠色食品的辨別、轉基因食品的優劣、亞硝胺的來源及對人體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飲食是人人之事,天天之事,如果每個人都自覺的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以健康的飲食來保護自己的身心和改善地球生態環境,那么我們的生命質量將得以提高,我們的子孫後代也可以得到健康生存的環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