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

董秘

董事會秘書(簡稱“董秘”)為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由董事會聘任並對董事會負責,是上市公司與證券交易所之間的指定聯絡人。其對外負責公司信息披露、投資者關係管理;對內負責股權事務管理、公司治理、股權投資、籌備董事會和股東大會,保障公司規範化運作等事宜。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董事會秘書在中國的歷史

董秘 董秘

要站得高,看得遠,合法合規的履行職責,提高前瞻性、預見性,你就必須不停頓地進行學習,並且要善於自學。這么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晨一上班,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先瀏覽一下三大證券報的頭版標題,遇到重要政策法規出台,來不及細讀,就先收集起來,等稍有閒暇時再認真學,需要用時反覆學。這次用紅筆劃線,下次就用藍筆畫圈,以加深記憶。不僅向書本學,也從報上學。為了研究其他公司的年報、公告,我專門買了一個“放大鏡”,幫助閱讀。不但自己學,而且經常利用總經理辦公會,組織公司高管人員學,共同構築起規範運作的堤壩。我的體會是,作為董秘,你只有不斷地“充電”、“充值”,才能減緩知識折舊,克服“記憶體”不足,提高“含金量”。如果你在某一時段放鬆了學習,不注意“充電”,你可能就會底氣不足,有捉襟見肘,甚至黔驢技窮、江郎才盡之感,或者你在工作中就容易落俗套,難有創新。 3.誠信為本,勤勉盡職。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市場經濟的基石,也應當成為上市公司的“座右銘”。身為董秘應當誠信、勤勉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不能跟風,不能和稀泥,對弄虛作假行為要敢於“諫言”。要強化“守規”的意識,不能抱有僥倖心理,不要隨意去碰“高壓線”。否則,法律的制裁,監管部門的處罰,投資者的埋怨,就會隨時降臨。要強化“保密”的意識,對不能提前發布的信息要“守口如瓶”,掌握好火候,絕對不能以損害投資者的利益為代價。規範是上市公司的生命,更是董秘的生命。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從2001年1月1日到2002年6月30日,在一年半時間裡,證監會處罰的46家上市公司,違法、違紀事項多達20多項;受滬、深兩個交易所譴責的上市公司共有77家,違規事項有30種之多。只要你沒有真實、準確、完整、及時、規範地披露信息,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公司和你個人都可能受處罰。要防範風險,唯有規範運作。我接觸到一些上市公司的董秘,他們普遍有一種小心謹慎、如履薄凍的感覺,都視規範運作為生命。董秘們的這種小心翼翼,勢必會推進上市公司規範運作的進程,提高上市公司規範運作的水準。

4.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董秘事務繁雜,一定要敬業愛崗,具有高度的責任心,細緻周到、敏捷高效的處理各項事務。一年到頭,董秘經常沉浸在“文海”、“會海”之中。以我們公司為例,上市6年共召開15次股東大會,30次董事會,平均每年都要召開2、3次股東大會,5、6次董事會。每次開會,你都要精心組織,除了發通知,還要準備議案,撰寫決議、公告。每年除了要編制年報、中報,又增加了兩份季報,還要披露大量的臨時公告,經常需要加班加點,工作辛苦自不必說,最擔心的就是出差錯。所以,身為董秘,你一定要嚴謹、嚴謹、再嚴謹,細心、細心、再細心。對每次會議檔案、披露的公告,都要逐字逐句認真推敲,反覆審核。也許你還要仔細到連開董事會、股東大會擺放席卡等一些細枝末節的事,也馬虎不得。當然,作為董秘,你也有開心之時,那就是每次年報、中報、季報及各類臨時公告披露完成後,每次董事會、股東大會順利開完之時,還有融資方案實現之日,你都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覺得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報和補償,你會由衷地感慨:“人生能有幾次搏”,“愛拼才會贏”。

5.良好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董秘做好工作的前提。身為董秘,應當重視溝通,重視交流,講究協調的藝術。每逢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每次編制年報、中報,董秘都要協調各方。與監管部門的協調,也主要靠董秘去做。與投資者溝通,關鍵是理解。多年來,除非工作忙得不可開交,我總是堅持自己接聽股民的電話,與他們直接交流,了解他們的心聲,傾聽他們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和要求。當然,當股市急挫、公司股票下跌時,有時你免不了也會成為“出氣筒”。這時,身為董秘,更多的是需要氣量,需要對股民的理解,將心比心,幫他們分析原因,消除他們的怨氣。

6.靈活的處事能力和應變能力。身為董秘,是公司形象的“視窗”。經常接待境內外券商、基金經理和投資者來訪,你要有“外交官”的素質,知識面要淵博,回答問題要應付自如,談笑風生。遇到突發事件,你也不要膽小怕事,要善於靈活應變。要有一種處變不驚、臨危不懼的大將風範。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有時遇到冒充監管部門的恐嚇電話,什麼“要找你們董事長談話”,“要到公司來查帳”等等,你都要冷靜分析,從容應對。遇到發生在個別董事身上的違規行為,董秘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客觀地、多方面的分析原因,力爭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7.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身為董秘,你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可能與股市的漲跌,股民的喜憂,行業的起落,公司的盈虧緊密相連。因此,你要善於自我調節。打個比方,可能你所在的公司今天是績優,明天變成績平,後天就成了績差,再後天戴上ST的帽子,直至退市。而這一切,又非人力之所為,你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怎么辦?當昨天的光環不再的時候,你要主動適應角色的變化。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作為董秘,你的工作可能做得更出色,你的經驗也許更豐富,但是由於公司不景氣,岌岌可危,頹勢難改,使你的工作得不到外界的認可,得不到股東的承認。怎么辦,這時你唯有調整好心態。當然,這裡不是要你隨著公司的消沉而消沉,你仍然應當竭盡全力,與公司上下一道通過資產重組,債務剝離,股權易主,主業置換,吐故納新。鳳凰涅磐,再造優勢。近幾年上市公司“烏雞變鳳凰”的事例屢見不鮮,董秘在其中功不可沒。

區別

1、cco,國外稱“首席信用官”或“首席危機官”。

2、國外有些上市公司的“首席企業文化官”也有叫cco。

3、你可能問的是“首席信用官”,且按此回答。

CCO的職能是完善企業內部治理,防範信用風險,如:

a對銷售人員制定合理的監管和歷政策;

b對經銷商建交時用評定審核制度;

c進行客戶資信調查和評估;

d是調動內外部資源,制定危機管理的各種決策

e代表組織形象,開展危機公關。

4、上市公司董秘的職責

a《公司法》在“上市公司組織機構的特別規定”中,對董秘的職責做出了規定:負責公司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籌備、檔案保管以及公司股東資料的管理,辦理信息披露事務等事宜。

b《股票上市規則》主要規定了董秘的六大類職責:與監管部門的溝通聯絡、協調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關係、處理公司信息披露事務、督促上市公司規範運作、股權事務管理、三會組織與檔案的保管。

5、由此可見上市公司董秘與cco職責的區別很大,是截然不同的。

現代人對董秘的誤解 在2005年《新財富》評選的50名金牌董秘中有39名董秘是男性,11名董秘是女性,男女性別比例約為4:1.不少在職董秘認為董秘與秘書不同,這一職業和年齡、性別的關係並不大,不少人甚至認為董秘可以作為終身性職業。中國首屆“金牌董秘”評選名列榜首的萬科董秘肖莉認為,對董秘來說,除基本的財務知識外,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對資本市場的敏感度也非常重要。而招商地產董秘陳宇則認為,董秘還應該懂行銷,了解企業的經營實質和內涵,同時由於董秘的“跨行業”性,學習能力也很重要。據了解,在50名“金牌董秘”中,90%以上的董秘擁有經濟師、高級經濟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政工師、高級政工師、高級國際商務師、副研究員、統計師等各種職稱、頭銜,不少董秘受過MBA教育。

轉行能做什麼

人們普遍認為目前有兩種董秘,一種是專職董秘,另一種是兼職董秘,如兼職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財務部負責人、總經理辦公室主任等。而在上市公司中,後者占了大多數。據統計,在中國自國內股票市場產生以來,有265位董秘因為公司違規而受到處罰甚至因此而被調整或撤換,因此董秘的任職心態多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既然董秘的風險比較大,那么董秘的“後備”職業是什麼呢?記者了解到,與普通秘書不同,由於本身素質較高,董秘的就業範圍非常廣泛,而在深圳,有些董秘可以直接升為企業CEO或董事,有的則轉向了投資家和資本市場的財務顧問、管理顧問及資本市場研究分析類職業等。但也有董秘認為,隨著董秘職業化程度的提高,轉行會越來越難。

80後董秘

在上市公司董秘圈中, 女性的身影逐漸活躍起來,比例一直呈現穩步增多勢頭。尤其在 2009年創業板開通後, 80後董秘成批出現,走向前台。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創業板上市公司的80後董秘中,女性的比例大增。據2011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女性約占到了一半。

對於 投資者而言,80後的女董秘是青澀青年,同時也是 上市公司高管。她們必須要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打量眼光;於她們而言,這些眼光中含有的一半是質疑,一半是希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