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墓

"烈士墓建在平台上。 烈士墓的正面立有一座碑心石。 此墓由青磚石砌成

簡介

烈士墓分為上下兩部分。底層是高1米的正方形平台,平台的邊長為12米。平台的南東西三面都有3米寬的直角台階,跨上7級台階,直上平台。平台的四周是水磨石柵欄。
烈士墓建在平台上。陵墓分為兩部分。下邊是直徑高3.85米的圓柱形墓牆,上邊是半徑2.93米的圓形窿頂。從遠處看,座落在蒼松翠柏中的陵墓,顯得堅固耐久,莊嚴肅穆,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烈士墓採用空心地基層,水砂石柵欄,花崗石砌牆,鋼筋混凝土窿頂。表現了隆化人民對英雄的無比崇敬和懷念之情。
烈士墓的正面立有一座碑心石。碑心石6米高,上邊雕刻著一顆五星。碑心石的中間砌就一塊高5米的漢白玉,上面鐫刻著”董存瑞烈士之墓”七個金色大字。這七個大字由張遜川先書寫,許益智放大拓刻到墓碑上的。
在這以前,陵園裡也有一座陵墓,其規模與樣式與現在的陵墓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平台上的台階是八字形的。墓碑的七個大字之上沒有五角星,此基是1960年設計並修建而成的,這是為董存瑞修建的第二個墓。
第一個墓是1954年修建的。此墓由青磚石砌成,建在一座低矮的平台上,陵墓的形狀與民間的墳瑩類似,只不過略大些。墓前立有一塊足有墳瑩兩倍高的墓碑,碑上黑地白字,上書”董存瑞烈士之墓,”與上兩個墓碑還不同的是,碑文的上邊是白地黑字,上書“永垂不朽”。此墓位於現在陵墓南10米處,因為它處於低洼地段,且已經多次出現裂痕,故被拆除。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犧牲後,戰友們將他的遺骨埋在了他的犧牲地,即現在陵園西南200米處。是一個土墳,事實上是,當時犧牲的八路軍戰士俯地皆是,而董存瑞不可能留下一具可以讓人辯認的遺體。即使留下,在戰爭環境下,戰友們不可能單獨為董存瑞修一座墳墓,因此犧牲地的墳墓只是一個象徵。
1955年,隆化縣人委王鳳書、冀興坡等人奉命去烈士的犧牲地起墳,結果在這裡轉悠了半天,什麼也沒找到,他們便堆了一個墳頭,前邊立上一塊牌子,即“董存瑞之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