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穎[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教授]

葛穎[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教授]

葛穎,1969年出生,上海人,電影編劇,電影評論家,被影迷們戲稱為:行走的電影百科全書。 1991年-1994年任職於上海電影製片廠文學部、創作二部。 1995年至今,任教於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常年教授各國名片讀解課程。 出版有專著:《電影閱讀》、《漂移在影像的河流上》、《電影閱讀方法與實例》。

人物經歷

1991年-1994年任職於上海電影製片廠文學部、創作二部。

1995年至今,任教於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常年教授各國名片讀解課程。

出版有專著:《電影閱讀》、《漂移在影像的河流上》、《電影閱讀方法與實例》。

2013年6月,在滬創辦電影講堂“堂會”。歷時三年,講座近百場。面向社會大眾解讀名片,傳播電影專業知識。此期間開創“電影1:1同聲評論觀影模式”。即伴隨電影放映,解讀影片。如同博物館的語音導覽服務,體驗同聲評論的觀眾在看電影的同時佩戴耳機,同步享受評論家實時拆解影片的奧秘。將原來只有專業學院學生可以享受的拉片式教育,向廣大電影觀眾普及。

2016年6月,葛穎將創辦三年的“堂會”升級為“上海迷影關關燈影業有限公司”,旗下建設品牌欄目“關燈拆電影”。提出口號:“關燈後做的才是最高級的事”,即“態度決定方法”,“方法決定理解”。“關燈拆電影”品牌欄目於線上線下同步推進,在網際網路時代將觀賞、評論、研究合璧為伴隨式觀影體驗。

“關燈拆電影”品牌欄目自開創以來,線上覆蓋40餘家音視頻平台及APP終端,點擊破1億。線下與全國多家發行機構、院線、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國際電影節合作,一年內舉辦電影同聲評論觀影活動近百場。2017年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關燈拆電影”成功舉辦第89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千人觀影同聲評論場,這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自創辦以來,第一次引入伴隨式影評服務,被影迷定義為“有聲彈幕時代的來臨”。同年6月,關關燈影業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同聲評論篇目

謝爾蓋·帕拉傑諾夫《石榴的顏色》

科波拉《教父》三部曲

貝爾特魯奇《末代皇帝》

塞爾喬·萊文內《美國往事》

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昆丁·塔倫迪諾《低俗小說》

大衛·芬奇《搏擊俱樂部》

蒂姆·提克威《香水》

岩井俊二《情書》

拉斯·馮·提爾《破浪》

托納多雷《海上鋼琴師》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王家衛電影作品集》

陳凱歌《霸王別姬》

陳可辛《甜蜜蜜》

周星馳《功夫》

達米恩·查澤雷《愛樂之城》

程耳《羅曼蒂克消亡史》等。

電影拉片講座代表

李安《色戒》10講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8講

貝納多·貝特魯奇《小活佛》7講

費里尼《八又二分之一》5講

羅曼·波蘭斯基《苦月亮》5講

李滄東《綠洲》4講

保羅·索倫蒂諾《絕美之城》4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