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假尾孢

葎草假尾孢

葎草假尾孢,真菌。斑點葉兩面生,角狀至不規則形,受葉脈所限,寬0.5-2.0 mm,常多斑癒合,葉面斑點灰褐色、紅褐色至暗褐色,葉背斑點褐色,葉兩面斑點均具有黃色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葎草假尾孢葎草假尾孢

斑點葉兩面生,角狀至不規則形,受葉脈所限,寬0.5-2.0mm,常多斑癒合,葉面斑點灰褐色、紅褐色至暗褐色,葉背斑點褐色,葉兩面斑點均具有黃色暈。子實體生於葉的正背兩面。菌絲體內生。子座無、僅為少數褐色球形細胞或氣孔下生,近球形,褐色,直徑20.0-45.0(-70.0)μm。分生孢子梗2-13本一簇至緊密簇生,淺青黃色至淺青黃褐色,頂部色澤較淺,寬度不規則,直立至彎曲,不分枝或偶具分枝,不呈曲膝狀,頂部圓至圓錐形平截,0-3個隔膜,10.0-35.0(-60.0)×3.0-4.5μm。分生孢子圓柱形至圓柱-倒棍棒形,青黃色,直立至中度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3-10個隔膜,25.0-120.0×2.5-5.0μm。  

中國分布:

葎草HumulusjaponicusSieb.&Zucc.[Humulusscandens(Lour.)Merr.]:北京(55909);黑龍江哈爾濱(62261);浙江杭州(55910,55911);安徽琅岈山(55912);台灣台北(05183,模式);湖北(55913),湖北神農架(47833);廣東廣州(55914);陝西留壩(69491,69492),楊陵(71569);四川雅安(559u5),成都(55916);雲南勐侖(55917)。
據戴芳瀾(1979)報導,本種“在CercosporahumuliS.Hori名下”還分布在華北、吉林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

本種特點

Chupp(1954)把Sawada(1942)定名的葎草尾孢Cercosporahumli-japoniciSaw.作為葎草尾孢CercosporahumuliS.Hori(J.Bot.61:135,1923)的異名。1986年Guo&Liu把CercosporahumuliS.Hori轉到假尾孢屬。Goh&Hsieh(1990)根據Sawada采自台灣的標本報導了葎草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humuli-japoniciGoh&Hsieh,其特徵與Hori的描述非常相似,所以二者為同種。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六)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六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