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假尾孢

無花果假尾孢

斑點葉兩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 1.0-8.0 mm,基部倒圓錐形平截,3-10個隔膜,欠明顯,15.0-100.0×2.0-4.0μm。 分布:中國,印度,本菌在中國標本上的分生孢子較原描述的( 60.0-180.0μm)短。

基本信息

簡介

無花果假尾孢無花果假尾孢
斑點葉兩面生,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1.0-8.0mm,常多斑癒合,初期僅為褐色小點,後期葉面斑點中央灰白色、淺褐色至褐色,邊緣暗褐色,外具淺黃色至淺黃褐色暈圈,葉背斑點黃褐色、銹色至褐色。子實體生於葉的正背兩面,但主要生在葉面。菌絲體主要是內生,在有的標本上產生表生菌絲:菌絲從氣孔伸出,近無色至非常淺的青黃色,具隔膜,寬2.0-2.5μm。子座氣孔下生,小或由少數褐色球形細胞組成至球形,青黃褐色至暗褐色,直徑30.0-75.0μm。分生孢子梗緊密簇生在子座上、少數本從氣孔伸出或作為側生分枝單生於表生菌絲上,淺青黃色至淺青黃褐色,頂部色澤較淺,有時幾乎無色,寬度不規則;多基部較寬,直立或彎曲,上部曲膝狀,分枝,頂部圓至圓錐形,0-2個隔膜,6.5-37.0×2.5-4.0μm。分生孢子窄倒棍棒形至圓柱-倒棍棒形,近無色至淺青黃色,直立至彎曲,頂部近尖細至鈍,基部倒圓錐形平截,3-10個隔膜,欠明顯,15.0-100.0×2.0-4.0μm。

分布

中國分布:無花果FicuscaricaL.:江蘇南京(59017);浙江杭州(59018);台灣台北(NTU-PPE,模式);湖北漢口(59019);湖南長沙(59020)。
水同木FicusfistulosaReiw.:廣東鼎湖山(59022)。
直脈榕FicusorthoneureaLevl.&Vant.:廣東廣州(59021)。
榕屬Ficussp.:海南尖峰嶺(59023,59024)。

世界分布

中國,印度,日本,南美,前蘇聯,以及熱帶和亞熱帶國家。

討論

Heald和Wolf(1911)報導自美國無花果FicuscaricaL.上的無花果尾孢CercosporaficiHeald&Wolf,子座直徑30.0-70.0μm,分生孢子梗10.0-30.0×2.5-4.0μm,分生孢子30.0-180.0×2.0-4.0μm。Chupp(1954)把Cercosporafici-caricaeSaw.(1922)作為CercosporaficiHeald&Wolf的異名。Hsieh&Goh(1990)在研究了Sawada采自台灣的標本後,將Cercosporafici-caricaeSaw.組合成無花果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fici-caricae(Saw.)Goh&Hsieh,他們描述的分生孢子梗10.0-25.0×2.5-4.0μm,分生孢子20.0-90.0×2.0-3.5μm,與Heald和Wolf的描述非常相似。我們研究了Heald和Wolf的模式標本和采自美國無花果上的其他3份標本以及中國的標本後認為,Pseudocercosporafici-caricaeGoh&Hsieh和Pseudocercosporafici(Heald&Wolf)Liu&Guo為同種。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六)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本期為第六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