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良芳

葉良芳

葉良芳,男,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刑法研究所執行所長。

基本信息

主要經歷

浙大法學院教授、博導葉良芳 浙大法學院教授、博導葉良芳

2003/09-2006/06 中國人民大學,獲刑法學博士學位;

2006/07-2008/09 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後研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6/07-至今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任教。

個人成果

論文類

《論刑法中持有行為的歸屬》,載《人民檢察》1999年第2期;

《中國大陸刑法和澳門刑法共同犯罪比較研究》,載《法律科學》2000年第1期;

《認定自首的幾個疑難問題》,載《法學雜誌》2001年第5期;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反思與重構》,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3期;

《尋釁滋事罪立法規定質疑》,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6期;

《實行犯過限行為研究》,載《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4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4年第5期全文轉載);

《再論牽連犯》,載《現代法學》2005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5年第6期文轉載);

《重罪輕罪的劃分及其意義》,載《法學雜誌》2005年第5期;

《刑法中數額的性質及其計算》,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 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罪數論的體系性反思與建構》,載《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權利行使與敲詐勒索的界限》,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07年第3期;

《單位犯罪責任構造的反思與檢討》,載《現代法學》2008年第1期;

《實行過限之構成及其判定標準》,載《法律科學》2008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8年第4期全文轉載);

《論單位犯罪的形態結構—兼論單位與單位成員責任分離論》,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4期轉載);

《死緩適用之實質標準新探》,載《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 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

《危險駕駛罪的立法證成和規範構造》,載《法學》2011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11年第7期全文轉載);

《防治船舶溢油污染刑法不應缺位》,載《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9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2012 年第6期索引收錄);

《死緩限制減刑的司法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第12號指導案例評析》,載《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第2 期;

《憲政視野下的美國法人犯罪審前協定制度—以Stein案為中心》,載《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從吳英案看集資詐欺罪的司法認定》,載《法學》2012年第3期;

《將信用卡套現入罪是司法“造法”》,載《法學》2010年第9期;

《存與廢:嫖宿幼女罪罪名設立之審視》,載《法學》2009年第6期;

《產品缺陷隱瞞與法人犯意認定——從豐田“召回門”事件切入》,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2年第5期;

《理性選擇理論視角下經濟犯罪罰金數額的確定》,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3年第5期;

《通過程式實現刑法解釋的正當性》,載《法令月刊》2013年第2期;

《法條何以會“競合”? ——一個概念上的澄清》,載《法律科學》2014年第1期。

1.

《論刑法中持有行為的歸屬》,載《人民檢察》1999年第2期;

2.

《中國大陸刑法和澳門刑法共同犯罪比較研究》,載《法律科學》2000年第1期;

3.

《認定自首的幾個疑難問題》,載《法學雜誌》2001年第5期;

4.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反思與重構》,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3期;

5.

《尋釁滋事罪立法規定質疑》,載《政治與法律》2003年第6期;

6.

《實行犯過限行為研究》,載《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4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4年第5期全文轉載);

7.

《再論牽連犯》,載《現代法學》2005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5年第6期文轉載);

8.

《重罪輕罪的劃分及其意義》,載《法學雜誌》2005年第5期;

9.

《刑法中數額的性質及其計算》,載《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 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6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0.

《罪數論的體系性反思與建構》,載《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

11.

《權利行使與敲詐勒索的界限》,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07年第3期;

12.

《單位犯罪責任構造的反思與檢討》,載《現代法學》2008年第1期;

13.

《實行過限之構成及其判定標準》,載《法律科學》2008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08年第4期全文轉載);

14.

《論單位犯罪的形態結構—兼論單位與單位成員責任分離論》,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4期轉載);

15.

《死緩適用之實質標準新探》,載《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 2013年第1期全文轉載);

16.

《危險駕駛罪的立法證成和規範構造》,載《法學》2011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刑事法學》2011年第7期全文轉載);

17.

《防治船舶溢油污染刑法不應缺位》,載《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9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2012 年第6期索引收錄);

18.

《死緩限制減刑的司法適用—最高人民法院第12號指導案例評析》,載《浙江社會科學》2013年第2 期;

19.

《憲政視野下的美國法人犯罪審前協定制度—以Stein案為中心》,載《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20.

《從吳英案看集資詐欺罪的司法認定》,載《法學》2012年第3期;

21.

《將信用卡套現入罪是司法“造法”》,載《法學》2010年第9期;

22.

《存與廢:嫖宿幼女罪罪名設立之審視》,載《法學》2009年第6期;

23.

《產品缺陷隱瞞與法人犯意認定——從豐田“召回門”事件切入》,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2年第5期;

24.

《理性選擇理論視角下經濟犯罪罰金數額的確定》,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3年第5期;

25.

《通過程式實現刑法解釋的正當性》,載《法令月刊》2013年第2期;

26.

《法條何以會“競合”? ——一個概念上的澄清》,載《法律科學》2014年第1期。

著作類

《實行犯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獨著);

《轉型期刑事立法的憲政制約研究》,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0年版(獨著);

《法律適用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參著)。

課題類

1.“公益基金會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2010年民政部項目;

2.“‘楓橋經驗’與浙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09年浙江省社科項目;

3.“民政社會事務管理法律制度研究”,2009年民政部課題;

4.“涉眾型犯罪研究”,2008年國家社科項目。

榮譽獎勵

1.論文《再論牽連犯》,2007年重慶市新聞出版局期刊好作品獎;

2.論文《實行過限之構成及其判定標準》,2008年浙江省法學會優秀成果獎;

3.研究報告“殯葬立法若干重大疑難問題研究”,2009年民政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

4.論文《論單位犯罪的形態結構——兼論單位與單位成員責任分離論》,2010年浙江省社科聯第三屆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5.研究報告“公益基金會信息披露制度研究”,2010年中國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部級理論課題成果獎;

6.專著《實行犯研究》,2014年首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1984-2014)”二等獎。

研究領域

刑法學、犯罪學;主要研究方向:刑事立法原理、公司犯罪與證券犯罪、智慧財產權犯罪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