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炳喜

葉炳喜(1940~ ),陝西省丹鳳縣商鎮人。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會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鹹陽市楹聯家協會顧問,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陝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鹹陽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鹹陽市四屆政協常委。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葉炳喜(1940~ )陝西省丹鳳縣商鎮人。1963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後,自願報名支邊,赴黑龍江伊春林區工作。1978年底回陝西工作,在鹹陽博物館從事文物陳列設計和書畫創作,長期擔任陳列部主任、副研究員。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會員,陝西省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楹聯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鹹陽市楹聯家協會顧問,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鹹陽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鹹陽市四屆政協常委。

人物評價

“我們集中看到了一個真正書法家的精品力作,我更看到了三秦大地孕育出的實力雄厚的大書法家的藝術追求與心靈波動。”此話為著名書法藝術家、理論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鍾明善在看了葉炳喜先生書法個展後的由衷感言。鍾明善先生對一位書家的個展評價如此之高,在他的筆下是不多見的。 一個人的看法,也許是“一孔之見”。那么,再看陝西省書協副主席張山是怎么個說法:“炳喜先生的書法修煉多年,加之長期擔任市書協領導,見多識廣,其書寫手法日見嫻熟,作品種類繁多,真、草、隸、篆、詩、歌、賦、聯樣樣齊備,樣樣在行,而且具備較高的書法藝術水準,展廳里大小長短的作品,布滿了五層展線,氣勢宏大,風格之獨到,令人流連忘返,目不暇接,感受頗深。”看得出,其作品受隋唐“尚法”的浸潤,法度嚴謹,操筆老道,駕輕就熟,自由發揮;又受漢晉“尚意”、“尚韻”的薰陶,剛柔相濟,活潑大方,平和簡練,遒麗天成;有著一種“陽剛”之氣與睿智含蓄的“中和”之美。對此,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雷珍民在稱其“人品書藝皆有口碑、德藝雙馨當之無愧”的同時,對其藝術創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葉炳喜先生對古帖用功甚勤,二王之俊逸,諸河南之典雅。顏魯公之雄厚,何道州之道密,都展現於筆下。
陝西省書協副主席張山對葉炳喜的“熟通六體”,也有過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相比之下,其隸書作品在整個作品中占據上風,其次是行書作品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葉先生的隸書之所以好,是因為他在隸書創作中,更多地融入了草篆筆意,平整中見變化,古樸中見率真,勁健蒼老,意趣橫生;行書作品更融人唐、宋、魏、晉書風,在真、草、隸、篆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其謀意布局、輕重緩急、乾濕濃淡、倒正俯仰,皆適之有度。”

成就與榮譽

書法是生命的音符,藝術是書家的靈動。憑著深廣的積累,深度的思考,深情的舞筆,使葉炳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成功。如今,他不僅是陝西書法家協會顧問,被中國書協和陝西省文聯先後表彰為“德藝雙馨會員”;而且其作品參加國內外大展近百次,獲得“特別等級”等各種大獎60多次,350餘幅作品被陝西省、鹹陽市政府作為禮品饋贈國內外貴賓。百餘幅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堂收藏。其名字和作品被收入《中國歷代書法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潤格博覽》、《二十世紀國際書畫篆刻家作品薈萃》、《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中國現代書法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百餘種重要典籍。

葉炳喜書法展在省美術博物館開幕

昨天(07日)上午,由省文史館、省書協、鹹陽市政協、鹹陽市委宣傳部等聯合主辦的葉炳喜書法展在省美術博物館開幕,除展出葉炳喜近年來創作的近300幅得意之作外,同時還展出了陳忠實、賈平凹、鍾明善雷珍民趙振川王崇人吳三大、肖雲儒等文藝界知名人士的祝賀作品60多幅。數百名書法界人士和書法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式。
葉炳喜研習書法藝術幾十年,其創作重傳統但不墨守成規,用筆雄渾大氣、古樸典雅,這次所展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在楷、隸、篆、行、草多方面的造詣。草書岳飛詞、隸書杜甫詞、行書歐陽修詞、楷書范仲淹詞、行草蘇軾詞……歷代名家的經典詩詞經葉炳喜書寫,墨色字跡中透出秦漢魏唐碑帖的古風遺韻,讀來別有意趣。而其以鐵線篆書寫的李白詩《秦王掃六合》則線條纖細而壁畫剛勁,仿佛力透紙背,分外引人注目。
葉炳喜早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曾任中國書協創作委員,鹹陽市書協主席等,現為中國書協德藝雙馨會員、省文史館館員、省書協顧問。(記者職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