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擴

葉擴

在最近的幾天裡,我已經留意到不僅是中國媒體,而且在西方媒體,一股圍繞“抵制外國貨”這一主題的思潮正在涌動。比如在新浪網上,關於爭議是否抵制家樂福的調查已有40多萬網友參與,超過37萬網友投票贊成抵制家樂福,並表示近一個月內不會去家樂福購物。

基本簡介

建設性的接觸,比抵制更值得選擇在最近的幾天裡,我已經留意到不僅是中國媒體,而且在西方媒體,一股圍繞“抵制外國貨”這一主題的思潮正在涌動。比如在新浪網上,關於爭議是否抵制家樂福的調查已有40多萬網友參與,超過37萬網友投票贊成抵制家樂福,並表示近一個月內不會去家樂福購物。

而據英國媒體報導,一些西方人慾借西藏問題,拒絕“中國製造”,但更多人的認為抵制中國貨的理念,太過輕率,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報導引述一位來自英國多塞特郡斯潘塞的話說,“如果走到商業街,所有的服裝都是中國製造的,你怎么辦?難道你還能光著身體不穿衣服?”還有一些人認為,跟抵制相比,建設性的接觸是一種更好的選擇,特別是涉及中國時。這篇報導最終得出結論,即使要真的抵制,在全球化世界貿易體系中是很難做到的。

實際上,我並不認同“抵制外國貨就是一場鬧劇”的說法,與此同時,我比較傾向於這樣的觀點: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作為中國人的你,認為自己的民族感情被無情地傷害了,那么你完全可以有權決定向對方、向世界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抵制法國貨,就是要讓充滿偏見的法國媒體與公眾感到損失與疼痛,否則他們不會長記性的。而且這種抵制,只要不違法,沒有人會、也沒有權力制止你。這只是最為樸素的、來自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這只是個人的選擇,因為我不相信在新浪網上投票的那40多萬網友,並不都是不明智的“憤青”。

而他們抵制的思想和行為,你可以不認同,不支持,不參與,但是你不應該去辱罵有這樣想法的人是愚蠢的。因為你的不認同,在有這樣的想法和衝動的人的眼中,你可能就是懦弱。為對方定性,把自己的意識強加於他人身上,本身就是很不寬容和不民主的思維;而辱罵自己的同胞,則肯定是一種更可怕的傷害。

正如我前面所說,在面對抵制外國貨這個問題上,西方人其實跟中國人的心態相似,有主流,但多元化。然則,大家都需要反思,當然最應該反思的是西方。他們對幾近兩百年的霸權主義和殖民優越感,以及對“十字軍東征”的狂熱情結,仍然殘留,他們對古老東方,尤其是正在崛起的中國,充滿著偏執的仇視;然而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意識絕對不能強加於在三千年來一直引領世界文明潮流的中國;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領地和主權完整,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利益。當然,我們不能強迫西方反思,但我們可以用實踐告訴西方,擺脫被動挨打的命運,掌握世界主流的話語權,需要強大的綜合國力。

而我們要反思的是,民族主義固然彌足珍貴,但物極必反,如果民族主義異化為偏狹的愛國主義,“抵制家樂福”成為當代版的“義和團運動”,那么,這對於一個需要長期穩定和發展局面的中國,最終會是一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不幸。長期以來,中國社會都喜歡用民族主義對抗民主主義、自由主義,並且作為社會動員的有效手段得到推崇,以此獲得民眾的支持。但長期的危害是巨大的。有專家指出,如果這種民眾性的民族主義,不斷得以強化,將極大地妨礙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進步。我想,這些無論是對於普通民眾,還是政府官員都是值得反思的。

我還是希望人們記住:建設性的接觸,比暴力式的抵制更值得選擇。這種思想,應當成為中西雙方

的主流,成為溝通交流的橋樑和彩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