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振漢

1953年秋,振漢被陳嘉庚看中,徵求省委同意後,調任集美中學校長。 1975年7月,調任集美航海學校任黨委副書記。 1978年12月集美航海學校改辦為集美航海專科學校,他任校長。

生平簡介

葉振漢,男,福建安溪縣人,1920年5月出生。先後就讀於集美高級師範學校、廣西大學文史地學院,1947年4月在廈門參加共產黨,曾任中共閩中廈門工委負責人,1949年由越南香港回國,建國後曾先後任惠安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一中福州師範學校校長。1953年經陳嘉庚先生提名調任集美中學校長、書記。在集美中學工作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市委的領導下,認真執行陳嘉庚辦學的方針,深受陳嘉庚的讚揚,1955年陳嘉庚在《人民畫報》作《集美中學的歷史與現狀》的專題介紹,讚揚葉振漢校長的辦學業績。1957年,集美中學已達到近四千人的規模,實行師生住宿制,學生中僑生占五分之二,全校有76個班級。當時福建省教育廳廳長王於畊帶領調查組到學校蹲點調查時指出:集美中學這么大的規模,管理得井井有條,實在不容易,高度讚揚葉校長辦學的成績。1975年奉調擔任集美航海學校黨委副書記、集美航海專科學校校長、黨委書記,他不負眾望,努力工作,為我國航海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葉振漢不愧為優秀的共產黨員,著名的歸僑教育家。1983年病逝。

人生軌跡

其祖父為塾師,早逝。父親務農,孝養祖母,三叔采真(另有傳)。振漢兄弟姐妹6人。參山國小畢業後,得其三叔采真贊助,就讀集美商校,轉讀集美師範,27年6月升入國立廣西大學文法學院文史地專修科,在校被選為學生自治會主席、世界語學會主席和福建同鄉會主席。
30年1月,振漢大學畢業,應聘到廣西中山紀念學校教書,因有進步言論,被當局列入黑名單,不得已離桂林回閩,到大田集美商業、農林二校任文史教員。翌秋,回安溪任集美國中教員,課餘,他撰寫《老子的哲學》、《現階段的變動世界》等論文,在福建《改進》雜誌上發表。他自編教學提綱,選編新的補充教材,宣傳共產黨抗日救國方針政策。他兼任《安溪新報》總編輯,揭露社會黑暗,引起縣長呂德超不滿。32年秋,被迫投奔廣西柳州實業公司經理葉采真,任集友銀行柳州辦事處主任兼集美公司秘書,協助葉采真籌集美學校經費。33年8月,日軍攻廣西,陷柳州,振漢隨集美公司轉移貴州邊境榕江。一年後,偕妻往重慶,得到財政部會計處會計科長堂姐夫陳維羆的幫助,安排在科里任職。在此期間,振漢結識中共代表團工作人員賴某,深受鼓舞。35年8月,他隨會計處遷南京,當他從親友中得知福建地下鬥爭蓬勃發展時,決定回福建參加革命。
36年3月,振漢到廈門,旋由傅維葵、鄭智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廈門工委負責人。他得到廈門直接稅局局長陳維羆的關照,安排在局裡當總務課長作掩護。8月,振漢接葉采真告警,得悉陳英才在台被捕叛黨告發,即離廈往港,與泉州中心縣委駐港支部負責人鄭星輝接上關係,協助搞統戰工作。12月,他應越南堤岸福建學校董事潘秉德聘為校長。他改革舊的教育、教學方法,樹立民主校風,深為僑胞讚賞。校內國民黨頑固派借《中正日報》和《朝報》,攻擊教師在課堂上“宣傳共產主義”、“赤化學校”、“毒化青年”等,且指名道姓說振漢是“共匪”。38年8月17日,振漢被法國殖民政府逮捕入獄,驅逐出境。他取道汕頭,潛往香港,參加“歸國華僑青年回閩工作隊”,於12月抵達福州,參加福建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後,任惠安一中校長。一年後,調任福建省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旋奉命合併福州的英華、陶淑、華南三所教會中學為“福州第二中學”,任副校長。不久,奉命合併閩侯師範、福州幼師、體育師範三校為“福州師範學校”,任附設師資短訓班及工農速成學校第一副校長。
1953年秋,振漢被陳嘉庚看中,徵求省委同意後,調任集美中學校長。他針對學校占五分之二僑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設立政治處,親自草擬“政治處工作條例”。他分析僑生思想學習和生活的實際,因材施教。還經常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進行思想教育,感染力很強,效果很好。每逢節日,他組織並參加僑生活動,使僑生感到溫暖,發奮學習,不少僑生成為“三好生”“優秀團員”,其家長多數從海外來信表示謝意。1961年集美學校取得政治科高考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
振漢領導教學,還經常下班聽課,和教師研究改進課堂教學,特別是幫助教師分析教材,教師反映說:“對校長的分析,深感高屋建瓴,入木三分,頗有見地,令人折服。”
振漢把學校當作大家庭,把教職工看成兄弟姐妹親切關懷,幫助提高政治業務水平。他重視培養青年教師,又注意調動老教師的積極性。在處理人的問題上,正確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教職工在他領導下工作,都感到心情舒暢,充分發揮了工作積極性。終於把集美中學辦成全省首屈一指的重點中學,馳名國內外。
文革開始,振漢被禁閉6年,身心受嚴重摧殘。1972年調到廈門五中協助黨支部抓教改工作。後轉任廈六中革委會主任。1975年7月,調任集美航海學校任黨委副書記。1978年12月集美航海學校改辦為集美航海專科學校,他任校長。1983年5月改任黨委書記,翌年1月轉任顧問。在航校,他結合實際,制定治校方針,狠抓落實,不斷開創學校工作的新局面,為培養新一代航海人才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曾被選為中國航海學會第一屆理事,中共福建省代表會議代表,福建航海學會副理事長,廈門市政協第四、六屆委員,集美學校僑聯會名譽主席,集美學校校友總會理事長等。
1984年6月25日,振漢病逝於集美。彌留之際,交代身後要把裝在體內的心臟起搏器取下獻給醫療部門作科研用。
〔附言):廈門市第一醫院遵振漢遺願,從他遺體裡取下旅港集美校友贈送的澳大利亞造的價值1.5萬港元的心臟起搏器,轉呈“中國心臟起搏委員會”供國內專門研究生產“心臟起搏研究製造中心”解剖研究。將近二年的研究改進,生產出價廉(為進口的十分之一)質優(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心臟起搏器供國內之需。並打入國際市場和試產出更新型的埋植起搏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