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初升

葉初升是一名教授,畢業院校是武漢大學,代表作品《國際資本形成與經濟發展》。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葉初升,出生於1963年9月,湖北省鄂州市人,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評論》執行主編,兼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發展經濟學學會副秘書長,湖北省經濟學界團體聯合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發展個體經濟學、農村貧困與發展問題。

主要經歷

1979年進入大學後,先後學習電子學、哲學(大連理工大學)和經濟學(武漢大學);
1995年破格晉升為哲學副教授;
1997年至1998年為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國內訪問學者,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譚崇台教授,自此轉向經濟學;
1999年考入武漢大學商學院,繼續師從譚崇台先生攻讀西方經濟學專業(發展經濟學方向)博士學位;
2001年正式調入武漢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系;
2002年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5年晉升為教授;
2006年獲得博士生導師資格;
2006年5月應邀赴法國巴黎第三大學、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和奧登堡大學進行學術訪問;
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在美國杜克大學從事為期1年的訪問研究;
2007年12月出任《經濟評論》執行主編;
2008年10月赴俄羅斯國立高等經濟學院、聖彼得堡大學參加學術會議;
2009年5月赴日本京都大學參加中日雙邊學術研討會;
2009年6月應邀赴中國台灣逢甲大學參加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並對台灣大學、暨南國際大學進行學術訪問;
2010年5月,應該給中國台灣逢甲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講授為期2周的“中國經濟發展”課程;
2011年4月,應澳門特別行政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的邀請,在澳門公共行政大樓演講廳做了題為“世界經濟中的中國:開放與發展”的演講;
2011年7月,訪問香港中文大學。

教學情況

隨著專業的變化,先後在不同的教學崗位上講授過高等數學、脈衝與數字電路、邏輯學、哲學、現代西方科學哲學、西方經濟學等課程。目前為本科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中級個體經濟學、中級總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現代經濟學前沿理論與方法;為碩士研究生開設高級個體經濟學、經濟學方法論等課程;為博士研究生開設高級個體經濟學、發展個體經濟學等課程。

學術成果

1997年以前,曾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等哲學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自1997年轉向經濟學以來,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學動態》等經濟學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個人學術專著1部;參加編撰了4部教材和著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等9項研究課題,並參與國家“211工程”、“985創新工程”等6項研究項目。
在現代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過程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次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獎勵。2002年獲武漢大學本科教學質量優秀獎,2003年獲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2004年被評為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教師,2005年獲第13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優秀著作二等獎,2007年獲武漢市第十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國家級精品課程《西方經濟學》教學團隊主要成員(2008)。2008年學術著作(副主編)入選國家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2009年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年獲湖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副主編)。

學術作品

著作/教材

1.《國際資本形成與經濟發展》,獨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已開發國家發展初期與當今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副主編(譚崇台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
3.《發展經濟學概論》,參編(譚崇台主編),國家“九五”重點教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版。
4.《凝眸中原―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第四板快(創新卷)》,參編(郭友中主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5.《20世紀的西方經濟學》,參編(譚崇台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發展經濟學研究》第7輯,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學術論文

經濟學類,1997以後:
1.“抓大放小”的經濟學闡釋,《江漢論壇》1997年第7期。
2.在政府與國有企業之間應保持張力,《學習與實踐》1997年第10期。
3.對當前我國金融管制的一些認識,《銀行與企業》1999年第10期。
4.美國西進運動的歷史經驗與教訓,《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4期。
5.對金融深化理論及其策略的反思,《經濟評論》2000年第6期。
6.發展經濟學的邏輯演變與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踐進程,《中州學刊》2001年第1期。
7.以制度創新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光明日報》2001年8月14日理論版。
8.“工業化、信息化與跨越式發展”全國研討會綜述,《經濟學動態》2001年第10期。
9.略論新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局限性,《理論月刊》2002年第3期。
10.構建武漢非證券產權交易中心,《長江日報》2002年5月31日理論版。
11.經濟發展中的制度結構均衡問題分析,載《發展經濟學研究》第1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年7月版。
12.資本市場分層發展態勢與武漢非證券產權交易市場的戰略定位,《學習與實踐》2002年第12期。
13.通往非理性世界的經濟學道路,《光明日報》2002年12月17日理論版。
14.建構非證券產權交易中心振興湖北經濟,《湖北經濟》2003年第2期。
15.經濟全球化、金融化進程中的資本形成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電子期刊《發展經濟學論壇》2003年第1期。
16.經濟學專業本科雙語教學課程設定問題簡析,《理論月刊》2003年第9期。
17.經濟全球化、經濟金融化與發展經濟學理論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0期。
18.發展經濟學理論發展的幾個基本觀點《經濟研究參考》 2003年95期
19.貧困認識的深化與發展觀的演變,《光明日報》2004年4月20日理論版。
20.在跨期比較中拓展發展經濟學研究領域---已開發國家早期發展與當今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論綱,《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複印中心《理論經濟學》2005年第3期全文轉載。
21.信任問題的經濟學研究:理論進展及實踐啟示,《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複印中心《理論經濟學》2005年第9期全文轉載。
22.尋求發展理論的微觀基礎----兼論發展經濟學理論範式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複印中心《理論經濟學》2005年第10期全文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5期摘登;收入《中國學術年鑑2005》;獲武漢市第十次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全國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
23.重視貧困:通往富裕的經濟學道路,《長江日報》2005年4月22日理論版。
24.湖北區域經濟協調問題研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25.發展經濟學微觀理論研究新進展----經濟互補性與發展中的協調失靈,《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7期。
26.湖北省建設節約型社會研究報告,《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第11期。
27.發展經濟學理論視野中的收入分配問題,《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複印中心《理論經濟學》2006年第4期全文轉載。
28.經濟發展中的協調失靈及其矯正:文獻述評,《財經科學》2006年第3期。
29.關於經濟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兼談我校經濟學基地班的教學改革問題,《武漢大學教育研究》2006第3期。
30.“尋求發展經濟學獨立存在的合理性根基”,《光明日報》2006年6月19日理論版。
31.論馬克思主義人本經濟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當代經濟研究》,2006年第9期。
32.現代經濟學思維方式及其邏輯演進,《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33.架構“和諧三角”的社會資本,2008年4月22日《光明日報》理論版。
34.民營企業發展與“雙重結構變遷”――透視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一個發展經濟學視角,《江漢論壇》2008年第9期。
35.新古典個體經濟學能否成為發展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
36.技術創新與經濟發展關係研究新進展,《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4期。
37.親貧式增長與和諧發展――海外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一種新視角,《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年度報告2009》,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204-252
38. Chusheng Ye and Fenghua Zhang,“Pro-poor Growth in Rural China:1980-2008 ”,East Asia Economic Review,Vol.4, 2010. 97-117
39.多維貧困及其度量研究的最新進展:問題與方法,《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40.經濟與經濟學雙重轉型中的學術期刊發展――以《經濟評論》為例,《經濟評論》2010年第6期。
41.資源依賴、地理區位與城市經濟成長,《當代經濟科學》2011年第1期。
42.發展經濟學視野中的包容性增長,《光明日報》2011年3月18日理論版。
43.演化經濟學視野中的增長與發展問題,《理論月刊》2011年第5期。
44.社會資本、扶貧政策與貧困家庭福利――基於貴州貧困地區農村家戶調查的分層線性回歸分析,《財經科學》2011年第7期。
45.中國農村經濟親貧增長的測度與分析,《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科)》2011年第5期。
46.政府減貧行為的動態效應――中國農村減貧問題的SVAR模型實證分析(1990-2008) ,《中國人口資源環境》2011年第9期。
47.村級貧困度量:維度與方法,《發展經濟學研究》第7輯,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9月版(383-402)。
48.貧困線調整與貧困發生率比較問題研究評析,《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
49.非正式風險分擔網路的完備性與效率――一種計算經濟學的ABM仿真研究,《經濟評論》2011年第6期。
50.經濟成長、產業結構與農村減貧,《當代財經》2011年第12期。
51.扶貧瞄準的績效評估與機制設計,《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52. 縣域經濟:發展經濟學研究的新場域,《光明日報》2012年2月17日理論版。
53. 貧困陷阱的微觀機制與實證研究述評,《經濟學家》2012年第4期。

諮詢報告

1.資本市場分層發展態勢與武漢非證券產權交易市場的戰略定位,委託單位:武漢中國光谷產權交易所,2001年。
2.貴州省平壩縣農業及旅遊發展戰略研究,委託單位:貴州省平壩縣人民政府,2003年。
3.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湖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及對策思路,委託單位:湖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湖北省“十一五”規劃前期研究招標課題),2004年。
4.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深圳“十一五”規劃總體思路,深圳市發展計畫局(深圳市“十一五”規劃前期研究招標課題),2004年。
5.資本市場與湖北經濟發展,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報送省政府,2002年。
6.湖北節約型社會建設問題研究,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報送省政府,2005年。

科研獲獎

1.武漢大學本科教學優秀成果獎(2002)。
2.博士學位論文《國際資本形成與經濟發展》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2003)。
3.武漢大學優秀研究生教師(2004)。
4.學術專著《國際資本形成與經濟發展》(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獲第13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優秀著作二等獎(2005)。
5.論文“尋求發展理論的微觀基礎----兼論發展經濟學理論範式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獲武漢市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7)。
6.《已開發國家發展初期與當今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副主編(譚崇台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入選國家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2008)。
7.論文“尋求發展理論的微觀基礎----兼論發展經濟學理論範式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9)。
8.論文“尋求發展理論的微觀基礎----兼論發展經濟學理論範式的形成”(《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獲全國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09)。
9.《已開發國家發展初期與當今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副主編(譚崇台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提名獎(2010)。
10.《已開發國家發展初期與當今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比較研究》,副主編(譚崇台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七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11)。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873088):農村扶貧政策績效評價及其動態瞄準機制設計:基於貧困農戶生存狀況與政策訴求的動態研究,項目主持人,(2009--2011)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07JJD790141):發展經濟學的微觀基礎研究,項目主持人,經費20萬,(2008--2011)。
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NCET-07-0644):發展經濟學微觀基礎與理論範式研究,項目主持人,(2008--2011)。
4.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市場不完善背景下貧困人口的消費行為偏好: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一種微觀視角”,項目主持人,(2009--2010).
5.國家“985”工程建設項目(子課題):新階段中國反貧困政策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子課題負責人,(2007--2009)
6.國家“211工程”三期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子課題):中國農村貧困問題分析:基於親貧式增長理論的視角,子課題負責人,(2009--2011)
7.國家科技部軟科學研究項目“長江中游武漢經濟區發展戰略研究”(Z00026)子課題:長江中游武漢經濟區資源最佳化與產業結構調整問題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1-2003)
8.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課題(01JAZD790016)“已開發國家早期發展與當今開發中國家比較研究”子課題:美國早期經濟發展與當今開發中國家的比較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2―2005)
9.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發展經濟學的微觀基礎問題研究”,項目主持人,(2006)。
10.湖北省教學改革課題:“新型經濟學人才跨學科培養問題研究及方案設計”,項目主持人,(2004―2006)
11.武漢大學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沿追蹤計畫項目(2009):親貧式增長――海外發展經濟學研究的一種新視角,項目主持人。
12.武漢大學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前沿追蹤計畫項目(2010):近年來國外發展經濟學微觀問題研究述評,項目主持人。
13.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10):農村貧困、親貧式制度創新與和諧發展,項目主持人。
14.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JZD0016):“後金融危機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11-2013)。
15.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專項,11JZDMG077):《發展經濟學》,子項目負責人,(2011-2013年)。

主要兼職

1.《經濟評論》執行主編
2.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發展經濟學學會副秘書長
3.湖北省經濟學界團體聯合會常務理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