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蛇眼病

落葵蛇眼病僅為害葉片,病斑近圓形或半圓形(葉緣),邊緣紫褐色,較寬,中部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顯,病斑直徑1-5毫米,後期易穿孔。

病害症狀

僅為害葉片,病斑近圓形或半圓形(葉緣),邊緣紫褐色,較寬,中部灰白色,病健部分界明顯,病斑直徑1-5毫米,後期易穿孔。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藉氣流傳播侵染為害,濕度是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多雨年份發病重。此外,植株生長衰弱或肥料供應不足,亦易誘發本病。

防治

加強田間管理,增施肥料,噴灑台農高產寶葉面肥1 000 倍,提高植株抗病力。噴灑殺菌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每7-10天噴藥一次,連續噴藥2-3 次。

病原描述

病原為真菌,中文名:落葵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basellae Goh et Hsith),屬半知菌亞門。分生孢子梗粗短,淡褐色;分生孢子線狀,基部稍膨大,末端略尖鈍,無色至淡色,具4-6個橫隔,直或稍彎,有的呈波浪狀彎曲,大小80-100×2-3微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