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的體育健身之道

萬里的體育健身之道

《萬里的體育健身之道》是2008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肖偉俐。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萬里的體育健身之道萬里的體育健身之道
2008年農曆戊子年春節,中南海含和堂,客廳兩側,鮮花怒放,春意盎然,其樂融融。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同志來到萬里家中,看望這位92歲高齡的老人,他們格外關心萬里的健康狀況。萬里笑著與來看望他的中央領導一一握手,相互拜年,見到萬里紅光滿面、精神矍鑠,中央領導同志很高興,祝願他健康長壽、頤養天年。萬里真誠地感謝大家對他的關心,他依舊重複著他過去常說的話:“我的身體好,這主要得益於長期堅持鍛鍊。打網球活動四肢,保持血脈暢通;打橋牌活動頭腦,預防老年痴呆。這兩項活動只要能堅持下去,我相信人是可以活到100歲的。”

2008,奧運之年,整個北京,整箇中國,整個世界,都感受到了奧運那強勁的“心跳”,這位長期關注奧運、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老人,更是無法按捺內心的激情……

作為中國體育事業的領導者之一,萬里曾經是奏響時代最強音的指揮者和參與者。從1984年新中國第一次組團參加奧運會至今,24年過去了,彈指一揮間。2008年的奧運聖火已經照亮了我們的視窗,躬逢盛世,萬象更新,對於這位一直堅持鍛鍊、一直踐行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老人而言,能在家門口參加奧運會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感受。有驕傲、有自豪、有興奮,有回憶……

《萬里的體育健身之道》由新華社記者肖偉俐采寫,是國內第一部反映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與體育鍛鍊的作品。

圖書目錄

引子

第一章 萬里與網球

一、萬里:這個洋玩意兒挺好玩

二、袁振:他經常在球場上把別人搞得滿頭大汗

三、萬里:我會全力以赴的

四、萬里說:我作為山東人,都感到不光彩

五、張百發說:我打網球還是跟萬里委員長學的

六、萬里VS老布希:他們水平比我們高

七、霍克開玩笑地問李富榮:你該不會用桌球拍打網球吧

八、萬里:你們只能輸給我,不能輸給別人

九、萬里:五朵金花打球的姿勢很好看

第二章 萬里與橋牌

十、鄧小平對萬里說:現在開戰,中央對北京市開戰

十一、萬里對胡耀邦開玩笑說:今天你遲到了

第三章 萬里與足球

十二、鄧小平:萬里同志,怎么搞的

十三、萬里:我看搞女子足球比男子有希望

第四章 萬里與排球

十四、萬里:我也流淚了

十五、萬里:中國女排個個是英雄

第五章 萬里與運動員

十六、萬里:祝郎平小兩口美滿幸福

十七、萬里:聶衛平你也太狂了

十八、萬里:處分何智麗,全國老百姓通不過

十九、聞義昌:我把副總理的鞋子脫了

二十、萬里:這個禮物我收下

第六章 萬里與奧運

二十一、萬里:你們應該爭取什麼樣的成績呢

二十二、萬里:你的建議很好

二十三、萬里:我們沒有理由不成為體育強國

二十四、萬里:你們還讓不讓我講話

第七章 萬里的養生“秘訣”

二十五、萬里:家鄉飯是最好的

二十六、以我為主,因入而異

二十七、不嗜菸酒,只喝綠茶

二十八、起居有時,天人合~

二十九、家和仁者壽,天倫得其樂

三十、只有運動是絕對的

三十一、體育健身貴在堅持

三十二、自信是健康的精髓

三十三、安於平淡,甘於平常

後記

書摘插圖

第一章 萬里與網球

萬里:這個洋玩意兒挺好玩

“砰!砰!”

聲音是從學校操場上傳來的。

春風駘蕩,驚蟄萬物。傍晚,陽光依然很亮,曲阜城暖氣蒸騰。街市上的行人日眾,人們已經開始褪去厚笨的冬裝,步履漸輕,開始享受春天的輕柔。

兩個男學生一東一西,相向而立,站在山東曲阜第二師範學校的操場上。操場中間用石灰粉畫出一個長方形的框子,中間用一根繩子隔開,仿佛是象棋中的楚河漢界。兩人手中各握著一個拍子,正奮力擊打著一個圓球,“砰!砰!”的聲音就是擊球時發出的。

萬明禮站在學校的操場邊,和其他同學一樣,他也是被這聲音吸引過來的。

一陣風,從孔林那邊吹來,帶來一絲松柏的戔戔氣味,中間還夾雜著些許泥土的香味,攪動著人有了點運動的亢奮。

萬明禮像大部分山東人一樣,身材頎長,面容清癯,長臂長腿。他剛剛從東平老家考入這所學校不久,這位農家子弟對這裡的一切充滿著好奇。他之所以選中師範學校,是因為這裡不收學費,另外每月還有五塊錢的補助,這樣就可以不再向家裡要錢了。五塊錢補助,這樣的條件對一個貧困家庭來講,吸引力是巨大的。按照母親的願望,希望他將來能當個識文斷字的教書先生,光宗耀祖。

夕陽把他的身影刻在了操場上,一動不動。此刻,他瞪大雙眼,全神貫注地盯著操場上的同學。那重重的喘息聲,擊打的“砰砰”聲,翻滾的塵土,臉上淌著的汗水,震撼著萬明禮。

這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山東省曲阜縣第二師範學校的一幕,操場上的兩個學生正在做的活動,就是今天人們熟悉的運動——打網球。

萬明禮是頭一次看打網球。事後,他很羨慕地說:這個洋玩意兒挺好玩。

從此,春天裡的操場、陽光中的吶喊、飛揚著的塵土、混著泥水的臉,還有那“砰!砰!”的擊打聲,便一直衝撞著他的心,持久綿延。

兩年後,學會打網球的萬明禮,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改名叫萬里,隨後,他走出了曲阜,走出了山東。他從家鄉帶走的,除了一生都沒改的鄉音,除了山東人忠厚耿直的個性,還有那個跳動的網球。

袁振:他經常在球場上把別人搞得滿頭大汗

1905年,在孔子故里曲阜,誕生了“曲阜縣官立四氏完全師範學堂”,這就是曲阜師範學校的前身。

別看曲阜師範學校招牌小,但廟小神大,由於是誕生於聖人之地,自然是近水樓台,得風氣之先。小小的曲阜師範學校,雖不像京師學堂那般人才薈萃,但也是藏龍臥虎。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著名詩人賀敬之在此就讀,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楚圖南、著名作家丁玲等在此執教。這所學校也是山東省最早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的地方,早在1926年,學校就建立了魯西南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就是在這所學校,年輕的萬里接受了馬列主義思想,參加了黨領導的學潮運動。也就是在這所學校里,萬里學會了打網球。

那時的網球還是個洋玩意兒,剛剛傳入山東不久。

網球運動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2—13世紀,原是法國傳教士在教堂迴廊里用手擊球的一種遊戲。網球在法語中是“娛樂”和“參與”的意思,這與現代體育精神基本同義。

最早的網球裡面裝的是頭髮,參與者用手將一隻塞滿了頭髮的布袋打來打去,這種遊戲就成為了“用手進行的運動”。14世紀中葉,法國詩人把網球遊戲介紹到法國宮廷。1555年以前,網球被稱為“宮廷遊戲”,開始作為法國皇室貴族的消遣活動。

1358—1360年,這種室內運動傳入英國。英王頗感興趣,他下令在宮內建室區域網路球場,後來又用蒙著羊皮的木製球拍代替了手掌。這次改革使網球具備了現代網球的雛形,結果大受歡迎。16—17世紀,法國和英國宮廷網球活動十分流行。

1874年,美國舉辦了第一次網球比賽。後來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愛上了網球運動,他不僅積極支持修建網球場,舉行網球比賽,而且還經常邀請朋友們在白宮球場上打網球,所以人們稱他的班子為“網球內閣。”

19世紀70年代末,澳大利亞也開始進行網球比賽,為後來澳大利亞網球運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1896年,網球成為了現代奧運會中最早的比賽項目之一。

網球運動在經歷了教堂—宮廷—民間這么一個輪迴之後,逐步被大眾所喜愛。此後,人們把網球與高爾夫球、保齡球、桌球並稱為世界四大紳士運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