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生態旅遊

萬寧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萬寧生態旅遊旨在提供民眾養生養老和對環境的保護 ,萬寧市位於海南島東南部沿海,東經110.39° 北緯18.8 °,東瀕南海,西毗瓊中,南鄰陵水,北與瓊海接壤。萬寧素有中國著名的萬寧長壽之鄉、咖啡之鄉、檳榔之鄉、溫泉之鄉、書法之鄉、華僑之鄉、海南美食天堂、中國衝浪之都等美譽,更被譽為養生之城。萬寧是國際上“世界長壽之鄉”,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授予萬寧市“世界長壽之鄉”稱號 ,萬寧世界長壽認證報告認為該市符合第二屆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國際研討會認證的“世界長壽之鄉”指數標準,區域長壽指數為0.61,超過0.45的國際標準要求。

萬寧生態旅遊建設

寫意旅遊“綠”

萬寧興隆綠道示範段觀光騎行 萬寧興隆綠道示範段觀光騎行

“以後就在家門口當老闆”

“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從根本上實現旅遊業從傳統驛站向旅遊目的地轉變。”《萬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了這樣的目標,而鄉村生態游為這一藍圖增添了一抺新“綠”。

夏日午後,陽光穿過鳳梨蜜樹繁盛的枝葉,落在白牆紅瓦的新屋上。

屋頂的琉璃瓦、雪白的牆面、屋檐上裝飾著的甘工鳥圖案……在長豐鎮的文通村,一間間改造完畢的新居將這個黎族村的風情展露無遺。

2012年,萬寧為了扶持這個“整村推進扶貧示範村”,對按統一設計風格建樓房的村民,每戶一律補助5萬元。

“今年8月文通村的改造就要完工了,將來市里要在這裡發展生態旅遊。”長豐鎮鎮委書記蔡正學告訴記者,改造後的文通村將成為一個獨具黎族風情的村莊,同時這裡離興隆旅遊區只有兩三公里,發展旅遊業的條件很不錯。

“我們村很多人都在興隆從事服務業,要發展旅遊,人才多的是!”村民黃亞才說,聽說村里要發展旅遊,很多在興隆打工的村民要回到村子來,“我們村的綠道會和興隆的綠道串在一起,不愁沒遊客。我們要開農家樂、開家庭旅館,以後在家門口就能當老闆啦!”

龍滾河靜靜流淌。在萬寧最北端的龍滾鎮,福塘村的村民也在憧憬著和黃亞才腦海中一樣的畫面———村里往來著大批遊客,村民們開起農家樂當上了老闆。

“現在就等著大項目進入,帶動村裡的旅遊發展。”村民曹聖吉指向東面的海邊介紹道,中非合作圓桌會議永久會址將在那片海灘建起,好幾個大型旅遊房地產項目也將在這裡落戶。

發展生態鄉村游,是萬寧發展“綠色”旅遊的新方向。除此之外,一大批精心打造的“綠色”旅遊精品,如東山嶺、興隆熱帶花園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的工作也在加快推進,由大企業投資興建的知名品牌酒店產業群正在形成。今後的萬寧,將讓遊客們進一步感受到她的“綠色”魅力。

突出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熱帶特色的現代農業,集約發展利用優勢資源的新型工業,提升經濟發展的總體質量和效益,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經濟結構———萬寧正走在綠色發展的大道上。

萬寧歷史

萬寧生態旅遊 萬寧生態旅遊

萬寧 在漢代屬珠崖郡紫貝縣地。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

以平昌縣拆置“萬安縣”,隸屬瓊州;龍朔二年(662年)增設萬安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至德二年(757年)改萬安為“萬全郡”。

迨至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始設“萬寧縣”。紹興十三年(1143年)復置萬安軍。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稱萬州。直到民國三年(1914年)復改為萬寧縣,縣名沿用至今。1996年撤銷萬寧縣,設立萬寧市。

萬寧縣城萬城鎮,處於萬寧縣域的東部,已有136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海南有數的幾座著名古城之一。自唐代貞觀五年(631年),萬寧設縣,到清代宣統三年(1911年),1280年悠悠歲月中,古萬城歷經反反覆覆的郡、州、縣、軍等行政區劃的改制更迭,直至民國三年(1914年),最後一次撤州並縣,才穩定至今。在唐代,縣城原地在今日萬寧縣大茂鎮舊州村一帶,距今萬城鎮東北面約9公里處。到了宋朝,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需要,才從舊州遷徙來今日的萬城。

地理

氣候

萬寧生態旅遊 萬寧生態旅遊

萬寧市屬熱帶季風氣候,

主要特徵表現為:一是氣候溫和、溫差小、積溫高。年平均氣溫24℃,最冷月平均氣溫18.7℃,最熱月平均28.5℃;全年無霜凍,氣候宜人;二是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400毫米左右;三是日照長,年日照時數平均在1800小時以上。

水文

萬寧境內主要河流有:太陽河、龍滾河、龍頭河和龍尾河。最大的河流太陽河發源於瓊中縣的飛水嶺,主流在東澳鎮注入南海,太陽河在境內河道長66.8公里。龍滾河發源於境內的內羅嶺,進入瓊海市沙美注入南海。市東面臨南海,海岸線長109公里。主要港灣有烏場港、港北港、東澳港、坡頭港和南燕灣等。烏場港原為天然漁港,已興建2座1000噸級碼頭,逐步轉向商魚兼用港。港北港為海南島東海岸較大的漁港,水域面積7400平方米,可供魚船停泊避風。在和樂鎮與萬城鎮北坡地區(原北坡鎮)之間有一近於閉合的港灣被稱為小海,水域面積49平方公里,是海南島最大的海岸瀉湖。

資源

萬寧擁有許多資源優勢,湧現出一批項目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礦產資源:萬寧市礦產資源主要有鈦、鋯、獨居石、金紅石、石英石等,以鈦礦最為豐富。現已初步探明,萬寧鈦礦貯量占海南鈦礦總貯量約1500萬噸,70%以上,占全國總貯量30%以上,與鈦礦共生的鋯礦也相當豐富,貯藏量約是鈦礦量的15%。萬寧鈦礦不但貯量豐富,而且礦沙品位高,易採選,深度加工、綜合開發經濟效益高,現國中級加工已具規模,深加工正在開發。

熱帶作物:萬寧市山地廣闊,土地肥沃,是中國不可多得的熱帶作物宜種區,高效農業開發區。最近幾年,熱帶作物如橡膠、胡椒、鳳梨、椰子、檳榔、益智、咖啡、可可等都得到了很快的發展,白豆蔻、香草蘭等貴重藥材和香料,也在該市大面積擴種。近幾年來,成片綜合開發種植的胡椒、鳳梨、檳榔、咖啡、芒果、龍眼、荔枝、香蕉等熱帶作物65萬畝陸續進入收穫期;現尚有50多萬畝荒山有待開發。

生物資源:森林覆蓋率60.2%,天然林主要樹種有母生、青皮、陸均松、汕丹、坡壘、荔枝、烏營、綠南等46個,160多種,人工營造林有小葉桉、窿綠桉、大麻黃、台灣相思、鳳梨蜜、苦楝、麻楝、樟樹等。

土特產資源:萬寧市西部山區土特產資源豐富,有珍稀藥用植物見血封喉、海南紅殼松、海南大血樹、大楓子、巴豆、龍血樹、檳榔、巴戟、益智、草蔻、沉香等100多種,其中大洲島龍血樹為治療高血壓的良藥,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第二品種。

禽畜品種及野生動物資源:萬寧市禽畜品種有豬、牛、羊、雞、鵝、鴨等,以興隆水牛和東山羊為名優品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其中珍貴品種有大洲金絲燕、梅花鹿、熊、豹、長臂猿、黃猄、蟒蛇、毛雞、金錢龜、鷓鴣、野兔等。大洲金絲燕所產之大洲燕窩,有潤肺健脾之奇效,為稀世名貴補品。

水產資源:萬寧市海岸線長達109公里,有大小島嶼6個,水質肥沃,餌料生物豐富,盛產帶魚、

馬鮫魚、鮪魚、魷魚等,發展捕撈條件優越。市內還有面積49.5平方公里的港北小海和面積為26平方公里的“老爺海”,由於小海餌料豐富,利於各種魚、蝦、蟹類繁衍,著名的和樂蟹、港北對蝦和後安鯔魚就產於此。此外,小海還適宜養殖墨吉對蝦、斑節對蝦以及螃蟹、江籬菜、貝類等。全市有4萬畝內海水面適宜養殖,而實際海水養殖面積僅1.6萬畝。萬寧是全國十個“科技興海示範區”之一,高位池、低位池、網箱、浮吊箱海水養殖形成熱潮,方興未艾。

淡水資源:萬寧市境內河流眾多水源充足,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太陽、龍滾、龍頭、尾四條河流,還有單獨出海的河流18條;有萬寧、軍田、加坦三個大水庫,全市水庫面積9萬畝,可開發養殖的水面6萬畝,現已開發3.9萬畝,發展淡水養殖大有可為。市內水渠縱橫,工農業用水都可得到滿足。

旅遊

東山嶺

萬寧生態旅遊 萬寧生態旅遊

東山嶺位於萬城東3公里處.海拔184.4米。 嶺上峰巒迭疊,岩石獨特,

奇洞薈翠,花香景秀,素有“海外瀛洲”、“萬山第一”、“海南第一山”之稱,是海南旅遊的最熱景點之一,“碧水環龍”、“七峽巢雲”、“正笏凌霄”、“仙舟系纜”、“蓬萊香窟”、“冠蓋飛霞”、“瑤台望海”、“海眼流丹”,東山八景馳名中外。嶺上有宋代名相李綱的花崗岩雕像,高4.2米,1987年7月放置在潮音寺西南側露天大石上,由雕塑家林毓豪設計雕塑。嶺上第一峰的山腰間有座望海亭。原名漢光亭,1933年建。

興隆溫泉

興隆溫泉位於興隆華僑國營農場場部以東2公里處,傍近太陽河畔。溫泉有地下礦泉水,水溫60℃。1959年,興隆華僑農場開始興建溫泉賓館,建造溫泉游泳池,供遊客遊玩洗澡。

尖嶺溫泉

尖嶺溫泉位於北大鄉尖嶺地區。有湧泉5眼,已開發的有2眼,每天湧水量為200噸,水溫最高75℃,最低50℃。泉水屬偏酸氟化物、無毒,對患皮膚病患者有較好療效。傳說只要在泉水旁邊燃放鞭炮或燒香,便見煙霧繚繞,泉水翻騰升起,溫度升高,景象奇異,故有神泉之稱。

神州半島

神州半島位於東澳鎮境內,南瀕南海,北臨東澳港,東依牛廟嶺,西靠老爺海,三面環海,東西長8.75公里,南北寬2.75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牛廟嶺上有猴子洞、瀑布洞、江後廟、皇帝殿。嶺下有成片的平坦沃野,美麗的海灣,神奇的山谷,在海灣里有一石島,離海岸百米左右,面積不到300平方米,是一堆大石疊成的地方,有狀似公雞、烏龜、戲台等石塊。特別是戲台石,石似方形,有200平方米,面如席,可容納數百人。

大洲島

大洲島又名燕窩島,有“南海明珠”之稱,位於海南省東部沿海,在萬寧市境內,面積4.3平方公里,是海南近海的最大島嶼。大洲島距烏場港6海里,離陸地最近的新群村只有3海里。島上有南北兩嶺對峙,中部有前後港相望,中間有長700米,寬50米沙帶聯結,坡上有孤魂公廟、大洲公廟和水夫人廟,等遺址,嶺上終年泉水清冽,巨石屹立,秀木蔥翠,異竹挺立,植被茂盛,動物喜人,漁舟泛海,燕子飛舞,大洲島“燕窩”更是馳名中外。

大洲島外有十個漁埠,岸外百米即可停泊萬噸巨輪,港台漁民常年雲集在此,夜海燈光宛如鬧市。大洲島孤懸海中,與陸地有幾海里之擱,東臨台灣,北靠香港,南對東南亞。為給它提供特殊的政策,封閉式的管理,形成自由旅遊小額貿易區創造了條件。

1990年9月30日,國務院批准建國家級大洲島海洋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目的是保護好金絲燕等生物種群及其相關的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同時也兼顧資源的恢復發展和發揮資源的綜合效益,適度開發相應的旅遊、養殖、觀賞等項目。

六連嶺

六連嶺位於和樂鎮六連管區的東北部,由六個山峰連在一起,其中太師椅嶺海拔558米,為六連嶺之最高峰。嶺上林木蔥鬱,古樹參天,氣勢雄偉。有南陀洞、石狗洞、鹿尾洞、石屋洞、寒埇洞(紅軍洞)、多賢洞、香車洞、山腰洞等。這些石洞大小不一,大的可容300人,小的可容10多人。1927年大革命時期,六連嶺是海南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時期,瓊崖特委,工農革命軍,常駐嶺上,並先後在嶺上創辦高級列寧學校、軍事學校,紅軍醫院等。著名的紅色操場在六連嶺西北側的山腰上,面積約10畝,地勢平坦,宛若平地。紅軍洞在嶺的南側,五洞連環,二個出口,非常隱蔽,可容納300人,洞中有石桌、石床,底下有泉水。革命低潮時,中共瓊崖黨政機關和紅軍部隊經常住在洞中。1957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董必武先後到六連嶺視察,朱德曾為六連嶺革命根據地題詩曰:“六連嶺上現彩雲,豎起紅旗革命軍。二十餘年游擊戰,海南人民樹功勳”。

石梅灣

石梅灣位於新梅鄉的東南部。

這裡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在19℃~20℃之間,長夏無冬。東線高速公路從這裡經過,交通方便。石梅灣海水清澈,波平浪靜,潔白的沙灘長達7公里,是個天然的游泳場。與石梅灣遙望相對的是加井島,島上有片20畝寬的平地,花草豐盛、岩石壯觀,是垂釣、歇息的理想景地。距石梅灣5公里遠的北嶺有座仙人井,瀑布高程30米,長年川流不息。從石梅至田新的沿海沙灘上,有片珍稀植物純青皮林,長達12公里,寬400米,面積1.6萬畝,形成一條鬱鬱蒼蒼的海濱林帶。1980年被列為廣東省自然保護區。

文化

萬寧人吃檳榔趣談

海南省是中國檳榔的主要產區,而萬寧市是海南省的檳榔主要產區,遊客到萬寧除了領略萬寧的自然風光外,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俗人情.“客至敬檳榔”算作其一。

根據當地人介紹和古書的記載,海南一帶檳榔待客的風俗,古來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狀》(檳榔篇)中已有“廣交人凡貴勝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記載、《南方草木狀》為晉代稻含撰著,成書於公元304年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植物學專著。宋代《嶺外代答》一書,則寫道:“客至不設茶,唯以檳榔為禮”。古往今來,海南人把檳榔作為上等禮品,認為,“親客來往非檳榔不為禮”。八百多年前,貶居海南島的詩人蘇東坡就曾描繪黎家少女口含檳榔頭插茉莉花的情景。海南人種檳榔,吃檳榔的風俗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萬寧種檳榔始於宋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而吃檳榔的風俗風情歷史悠久,今天萬寧人吃擯榔仍然很有情趣。萬寧人依然把檳榔果作為美好友誼的象徵。客人登門,主人首先棒出檳榔果招待。即使不會嚼檳榔,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如今萬寧人平時訪親探友也要買上檳榔果當作“甜路”。特別是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備有檳榔果,以敬拜年長的貴客親朋。檳榔還是青年們愛情的象徵。小伙子-旦看中哪一位姑娘,先向女方娘家贈送檳榔果(俗稱放檳榔)表示求婚之意,如果女方收下,就表示定了婚約。舉行婚禮時.檳榔果更是不可缺少的佳品。新郎新娘都要給登門賀喜的親朋敬獻檳榔果,以表敬意。

古萬州婚姻習俗

古萬州(今萬寧)盛產檳榔,親朋往來,非檳榔不為禮。

至乾婚禮更非此物不可,媒做通同之初,必送檳榔、茶、老葉至女家.富者盛於銀盒.次之盛以錫盒、貧者以彩帕包裹送去,在說親過程中,如果女方允諾則由輩份最長者,首先開盒,手占一枚.即為定禮。俗雲;凡女子受聘某家.就叫做“吃某氏檳榔”。據明朝《正德瓊台志》記載可見,這種吃檳榔的習俗在明朝巳有,至今大約巳六七百年了。 此外,在訂婚至結婚中間,還有叫做“送節”之例。每年三次,就是春節,端陽節,中秋節。男方一定給女方送禮物一般是酒、米、豬肉、糕餅之類。女方則將所送的禮物退還一二,表示答禮。否則是要受輿論譴責的,有的甚至影響婚事進程,所以這送節之禮也不可缺少。而如今訂婚至結婚時間很短,但男女結婚習俗仍沿襲舊的習俗。

港北龍舟

萬寧市港北港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定於”端陽節“舉行。港北沿海的漁家兒女於初四破曉前便宰雞殺鵝、泡粽子,酒足飯飽後,身著節日盛裝組隊賽龍舟。港北賽龍舟自宋朝開始,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了。

龍滾軍坡

萬寧不少地方都有軍坡節。但是,盛況空前的龍滾軍坡,有截然不同的地方。為什麼龍滾軍坡定於每年農曆六月廿一日舉行?這裡有一段真實故事。

清鹹豐(1851-1861)年間,軍戲流遍全島民間。龍滾村藝人慶籌蘭組建的“瓊順班”在島內各地演出。由於清朝腐敗,反清情緒高漲,進步藝人大編大演反清的戲,屢遭清兵追捕。慶壽蘭決定出洋逃難,於1859年六月廿一日帶“班”回家,在龍滾營搭起土台,上演《頤和園》、《北洋狗》、《竇娥冤》和《怒沉百寶箱》來告別鄉親父老。是日、龍滾村家家戶戶鵝迎客,大排延宴;親朋戚友白天飲酒,夜間看戲,直到通宵。第三天,”瓊順班離開龍滾,從西營抵達星洲。“瓊順班”流入南洋,是瓊戲南播的最早的文武大班。他創立的“星洲劇社”,成為瓊戲在海外點播藝術的創導者和組織者。多少年來,為紀念這位進步藝人,龍滾村的鄉親父老每年於六月廿一日必定殺鵝排席等地。

黎家海獵

世代家居萬寧縣新梅黎族苗族鄉新梅灣海邊的黎族同胞,喜用特製的小彈弓,捕獵魚、蝦及蟹類,這是他們傳統的海獵活動。在風平浪靜的日子,黎家同胞,駕著小船,駛向大海,在珊瑚礁盤、或海島山石旁,將船停泊系牢。然後穿著小褲衩,拿著小彈弓,掛上水鏡,潛入水底,尋找龍蝦、鯔魚、石斑魚。有經驗的獵手二三個鐘頭,可捕獲龍蝦、鯔魚、石魚幾十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