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逢草

萍逢草

萍蓬草是多年生浮葉型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塊狀,橫臥。葉二型,浮水葉紙質或近革質,圓形至卵形,長8~17厘米,全緣,基部開裂呈深心形。葉面綠而光亮,葉背隆凸,有柔毛。側脈細,具數次2叉分枝,葉柄圓柱形。沉水葉薄而柔軟。花單生,圓柱狀花柄挺出水面,花蕾球形,綠色。萼片5枚,倒卵形、楔形,黃色,花瓣狀。

基本信息

簡介

種名:萍逢草

拉丁名: Nuphar pumilum科屬:睡蓮科 萍逢草屬

別名:黃金蓮 萍逢蓮

形態特徵

花瓣10~20枚,狹楔形,似不育雄蕊,脫落;雄蕊多數,生於花瓣以內子房基部花托上,脫落。心皮12~15枚,合生成上位子房,心皮界線明顯,各在先端成1柱頭,使雌蕊的柱頭呈放射形盤狀。子房室與心皮同數,胚多數,生於隔膜上。漿果卵形,長3厘米,具宿存萼片,不規則開裂。種子矩圓形,黃褐色,光亮。花期5~7月份,果期7~9月份。

萍逢草 萍逢草

貴州萍蓬草葉近圓形或卵形,株型較小。中華萍蓬草葉心臟卵形,花大,花徑5~6厘米,柄長伸出水面20厘米左右,觀賞價值極高

生長環境

對土壤選擇不嚴,耐低溫。

繁殖

切分地下莖繁殖。

主要價值

萍逢草花雖小,但田野風韻很濃,是夏季水景園極為重要的觀賞植物。

分布範圍

產於我國北部至東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