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處方

萌處方

萌處方,武警總醫院骨科中心骨三科的副主任醫師張新宇在一張“化驗檢查貼上頁”上,兩個圓腦袋、細胳膊細腿的“火柴小人”,在做“俯”和“仰”的動作,旁邊還註明了鍛鍊的頻率:“2次/日,10分鐘/次”這是一張網友上傳的處方單。

簡介

萌處方 萌處方

2012年5月,“V不足盜”在武警總醫院看脊椎病,遇上一位極為有愛的醫生,武警總醫院骨科中心骨三科的副主任醫師張新宇,在處方上畫了小人,演示做體操鍛鍊腰肌的簡單方法。“V不足盜”將處方單傳到自己的新浪微博上,萌處方引來近萬名網友轉發,好評有上千條。記者聯繫上了開出這張處方的張新宇醫生,他說,畫示意圖有時比開藥更管用,這樣的“火柴小人”他經常畫。

患者曬:萌處方

“去醫院看脊椎,碰到一位超有愛的醫生,他看了我的X光片子確定不是脊椎變形和腰椎間盤突出後,也沒亂開藥亂給我推薦按摩療程,而是畫了兩節體操讓我回家做。”因為感慨這位“醫生蜀黍(叔叔)”的處方“很好玩,很有愛”,4月19日,“V不足盜”在微博上曬出這張處方。

“V不足盜”家住北京,今年30歲,有個2周歲大的胖小子。她告訴記者,這兩個月來,不知道是抱孩子久了,還是其他原因,頸椎和腰椎很痛,怎么坐都不舒服。坐久了,會痛得站不起來,彎不下腰,現在又在學開車,感覺腰痛越來越嚴重,怕是腰椎間盤突出,才去醫院拍片看醫生。

“4月19號,我在武警總醫院掛了脊柱科專家號。一位50歲左右的男醫生,看完片子後,說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太勞累。我讓他開藥,他就邊畫邊描述這兩節操,讓我回家儘量去做就行了。”這兩天,“V不足盜”照著處方做過幾次,每個姿勢能維持五六秒鐘,反覆做滿10分鐘。

網友贊:好有愛

“既管用又省錢,好有愛的醫生啊。”萌處方在新浪微博上走紅,不少網友紛紛轉發。網友“Sigrid也素Cammi”感慨道:“從來都覺得醫生開的單子是龍飛鳳舞,看不懂,突然看到這樣的萌畫就hold不住了。”

不少網友表示也遇到過類似的極有愛醫生。網友“evillive”說:“上次去301,醫生阿姨給我畫了流程圖。”網友“茗繯”遇到的醫生蜀黍(叔叔)直接躺倒做了動作給她看。網友“麻子小怪”家中也有一位老太收到過這樣的處方。

頸椎不舒服、腰部疼痛的網友看到這張方子,紛紛表示要在家試試。網友“非誠勿擾”親自嘗試後評論道:“昨晚睡覺前試了一下,好疼,不過今天背部感覺好爽。”

不少醫生也關注到了這條微博。“雲風120”稱“可視為醫患溝通的範例”。經常在微博上普及健康知識的浙江醫生“@健康教育何超”更是增加了6張有助於緩解腰背痛的健身示意圖,並附言這是“腰背肌功能鍛鍊療法”。

這張萌處方還引發了網友對改善醫患關係的探討。網友“午後雨林”說:如果醫生多一些溝通技巧,可能一天門診的辛勞會在愉快的溝通中減輕很多!網友“潘柏林_北醫整形”建議:故意來找茬的患者是極少數。對於一般的患者,只要醫生多一點耐心,就很容易化解矛盾。這是醫生的必備素質之一,而不僅僅是診療。

醫生說:經常畫

按照“V不足盜”微博里的描述,記者聯繫上了這位被網友稱為“極有愛”的醫生武警總醫院骨科中心骨三科的副主任醫師張新宇。由於經常畫類似的處方,張新宇記不起這張處方的患者到底是哪一位了,“骨科病人比較特殊,多需要功能性的訓練。除了藥物外,我會教他們一些比較簡單的鍛鍊方法,擔心他們記不住,就畫圖示,這樣更形象更容易記憶。有的方法比較複雜,不好畫,就示範給他們看。”

對於網友贊“火柴小人線條幹淨利落,易懂易記”,張新宇自稱由於沒學過美術“畫得不好”。他每周出診兩個半天,每半天大約看20個患者,“病人雖多,但脊柱患者的鍛鍊方法主要在腰部和頸部,所以經常畫的就兩三種。”他解釋說,處方上的“小燕飛俯臥法”和“五點支撐仰臥法”,對頸背、腰部疼痛的人都適用,也適合辦公室一族作為日常保健,每天做兩次,每次10分鐘。不過,個人要根據年齡和體質有所增減,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不宜嘗試。除了這兩種方法外,仰臥起坐也是他經常給脊柱患者畫的鍛鍊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