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圖本

出版社: 叢書名: 開本: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叢書名: 散文譯叢
平裝: 247頁
開本: 16開
ISBN: 9787540438692, 754043869X
條形碼: 9787540438692
尺寸: 21 x 14 x 1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作者:(法)V.雨果 譯者:劉華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才華橫溢,創作力經久不衰,文學生涯達半個世紀之久。人道主義是貫穿於他作品的主線。
雨果出身於軍官家庭。童年時隨父到過義大利、西班牙,1814年定居巴黎。青年時代他走上了為社會進步而鬥爭的道路。1831年發表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表現出作家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並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立即發表宣言進行反抗,不幸遭到失敗。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魯塞爾。在長達19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獨裁政權的鬥爭,堅持寫作。並於1862年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1870年法蘭西第二帝國垮台,雨果返抵故土。1872年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小說《九三年》。1885年5月22日病逝於巴黎。
雨果一生追隨時代步伐前進,是法國文學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當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後發出了滿腔義憤。他義正辭嚴地寫道:“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現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擺脫重負,清洗罪責,把這些財富還給被劫掠的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極為出色的遊記,它以流暢的文筆、優美的記敘風格,生動而豐滿地展現出了萊茵河流域的壯闊風光。

目錄

叢書前言
名家評價
關於作者
萊茵河
夏龍——聖梅努——瓦雷恩
愛克斯·拉沙貝爾
伊巴赫紀念館
救火!救火!
沃爾姆斯——曼海姆
海德堡
弗賴堡
沙夫豪森
威衛——奇隆堡——洛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