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化學藥品事故

萊茵河化學藥品事故

萊茵河污染事件是指20世紀中期以來萊茵河水體遭到的一系列嚴重污染事件。歐洲工廠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銅、鎘、汞、去污劑、殺蟲劑等上千種污染物傾人河中。此外,河中輪船排出的廢油、兩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廢渣以及農場的化肥、農藥,使水質遭到嚴重的污染。據估計,河水中的各種有害物質達1000種以上。

概要

萊茵河萊茵河
萊茵河污染事件是指20世紀中期以來萊茵河水體遭到的一系列嚴重污染事件。20世紀中葉以來,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萊茵河曾一度成了歐洲最大的下水道。僅在德國段就有約300家工廠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銅、鎘、汞、去污劑、殺蟲劑等上千種污染物傾人河中。此外,河中輪船排出的廢油、兩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廢渣以及農場的化肥、農藥,使水質遭到嚴重的污染。據估計,河水中的各種有害物質達1000種以上。

詳情

1986年11月1日深夜,位於瑞士巴塞爾市的桑多茲(Sandoz)化學公司的一個化學品倉庫發生火災,裝有約1250噸劇毒農藥的鋼罐爆炸,硫、磷、汞等有毒物質隨著大量的滅火用水流入下水道,排入萊茵河。桑多茲公司事後承認,共有1246噸各種化學品被撲火用水沖入萊茵河,其中包括824噸殺蟲劑、71噸除草劑、39噸除菌劑、4噸溶劑和12噸有機汞等。有毒物質形成70公里長的微紅色飄帶向下游流去。翌日,化工廠用塑膠塞堵下水道。8天后,塞子在水的壓力下脫落,幾十噸有毒物質流入萊茵河後,再一次造成污染。

後果

事故造成約160公里範圍內多數魚類死亡,約480公里範圍內的井水受到污染影響不能飲用。污染事故警報傳向下游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國沿岸城市,沿河自來水廠全部關閉,改用汽車向居民定量供水。由於萊茵河在德國境內長達865公里,是德國最重要的河流,因而遭受損失最大。接近海口的荷蘭,將與萊茵河相通的河閘全部關閉。

影響

法國和前西德的一些報紙將這次事件與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事件、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事件相提並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