萇宗商

民國18 民國19 年初,萇宗商任泗縣第四區區長,次年6

萇宗商(1897—1976) 原名錫璉,又名路沙,字宗商,泗縣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 年)生於中小地主家庭。萇宗商幼讀私塾,聰敏好學,後來學於南京上江實業學校。民國10 年(1921 年)畢業於泗縣甲種師範講習所,先任大莊國小教員、校長,後因盜賊蜂起,民不安生,民國15 年被鄉民推舉為泗縣第七區西段團防派駐所(在大莊)團董,以防匪保民。民國18 年夏,任第七區自衛團(在四山)團總(即團練局長)。萇宗商攻剿土匪,每戰均歸功於屬下,深孚眾望。時中共地下黨員王俠民任團練局文牘員,地下黨員陳欣然等從事秘密革命活動,經常來往食宿其處,與其情誼深厚。萇宗商受王、陳薰陶,逐漸傾向革命。民國19 年秋,泗縣石樑河農民暴動,國民政府泗縣縣長張海洲令其率部去唐溝堵擊農民起義軍。萇宗商巧與周旋,拖而未往。暴動失敗,泗縣行動委員會書記丁超伍被民練長周佐然捕獲,萇宗商設法暗中將丁超伍釋放。 
民國22 年1 月,萇宗商辭去團總職務,在家閒居,加入“安清幫”,廣收徒弟,擴充勢力,與張海生對抗。“七·七”事變後,張海生投靠日本侵略者,任日偽軍一支隊司令兼自衛團團長。在此形勢下,萇宗商認為只有跟隨堅決抗日的共產黨,才有出路,於是毅然命婚期已定的獨生子萇征(原名萇獻敬)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任人民解放軍四野某團政治部主任,解放天津時犧牲),並以文天祥的《正氣歌》自勉。
民國27 年初,萇宗商任泗縣第四區區長,次年6 月任靈璧縣許志遠部財政處長。7月,張愛萍,劉玉柱等來皖東北開展抗日革命工作,因萇宗商系開明士紳,民國29 年3月引薦他任蘇皖邊區淮北財糧處副處長。萇宗商經過長期革命陶冶,抗擊日本侵略、救國救民的意志日益堅定,民國31 年1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調任泗靈睢縣縣長。時泗靈睢縣處於開闢的初期,日偽、國民政府軍的實力大,而泗靈睢縣只有百餘人武裝,必須仰仗統戰工作的成功,才能使抗日革命工作得到開展。該地區的幫派頭子,多系萇宗商的親戚朋友,他的獨特身份起到別人起不到的作用,利於打開局面。
萇宗商以“安清幫”的身份與曹談判,暗中做曹部下的分化瓦解工作。6 月25 日下午4時,新四軍四師十一旅三十一團一營配合某部騎兵進襲曹五城據點,曹的部屬裡應外合,率眾來投,並擊斃了曹五城。同時,萇商宗開展擴軍工作,一呼百應,壯大了武裝,從而奠定了泗靈睢縣濉南區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