菴閭

菴閭

菴閭(學名:Artemisia keiskeana)又名:菴閭子、菴閭、覆閭、菴蘆、菴閭(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臭蒿(藥材資料彙編),庵蒿(吉林)。 菴閭菊科蒿屬植物。半灌木狀草本。主根略明顯,側根細而多;根狀莖短, 葉紙質,不分裂,上面綠色,頭狀花序近球形,瘦果卵狀橢圓形,略壓扁。花果期8-11月。 分布於中國東北、河北及山東;朝鮮,日本、前蘇聯也有。生山地草叢中。 菴閭全草亦可入藥:性味:辛、苦,溫。功能通經,止血,祛濕。 (概述圖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菴閭 菴閭

半灌木狀草本。主根略明顯,側根細而多;根狀莖短,直徑約3毫米,有少數營養枝。

莖多數,常成叢,高30-100(-120)厘米,下部半木質,上部草質,綠褐色,具細縱棱,分枝多而細,斜向上伸長,長3-10厘米;莖、枝初時有稀疏絲狀絨毛,後光滑。

葉紙質,不分裂,上面綠色,初時微有短柔毛,後脫落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腺點,多少被稀疏的短柔毛;基生葉多數或少數,成蓮座狀排列,基生葉、莖下部葉及營養枝葉倒卵形或寬楔形,長3-8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圓,中部以上邊緣具數枚粗而尖的淺鋸齒,基部楔形,漸狹窄成柄,葉柄長0.3-0.8厘米,無假託葉,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匙形,長4.5-6.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尖,中部以上邊緣具數枚疏鋸齒或淺裂齒,齒端尖銳,基部漸狹,楔形,無假託葉或假託葉極小,不明顯;上部葉小,卵形或橢圓形,先端鈍,全緣或上半部有數枚小齒裂。

菴閭 菴閭

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3-3.5毫米,具細梗,梗長1.5-2毫米,小苞葉小或無,在分枝上排成總狀或復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狹窄或疏而稍開展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垂;總苞片3-4層,背面綠色,無毛,外層總苞片小,卵形,頂端鈍,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綠色或黃褐色,邊緣寬膜質;花序托小,半球形;雌花6-10朵,花冠狹圓錐狀,檐部具2裂齒,背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反卷;兩性花13-18朵,花冠管狀,部分為狹管狀,背面具小腺點,偶有短柔毛,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花柱略短於花冠或近與花冠等長,頂端2叉,叉端鈍尖,無睫毛。瘦果卵狀橢圓形,略壓扁。

生長環境

生於低海拔地區的路旁、乾山坡、灌叢、草地及疏林下。

生於林下、山坡、原野陰濕地。

分布範圍

菴閭---中國大陸分布圖 菴閭---中國大陸分布圖

中國大陸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

日本、朝鮮及前蘇聯(東部)也有。

主要價值

菴閭 菴閭

全草入藥,有止血、消炎、驅風、活絡之效。

古本草書自《神農本草經》至《本草綱目》及《植物名實圖考》等記述的“ 菴閭 ”,其種類頗為混亂,除部分記述的“菴閭 ”為本種外,《本草綱目》及《植物名實圖考》等還將五月艾作“菴閭 ”入藥;而《政和本草》則將白苞蒿稱為“秦州菴閭子”

菴閭的果實(菴子)可入藥,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行瘀,祛濕。用於血瘀經閉,產後停瘀腹痛,跌打損傷,身體諸痛。

①《乾金翼方》:治折腕瘀血,菴閭草汁服之;亦可散服之,日三。

②蘇醫《中草藥手冊》:祛風濕。治風濕關節痛。

③《藥材資料彙編》:散瘀血,止痛,通經,利尿,消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飲。

【注意】無瘀滯濕熱者慎服。孕婦忌服。

【附方】

①治婦人夙有風冷,留血結聚,月水不通:菴閭子一斤(升),桃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大麻仁二升。上藥都搗令碎,於瓷瓶內,以酒二斗,浸,密封頭。五日後,每服暖飲三合,漸加至五合,日三服。(《聖惠方》菴閭子酒)

②治產後腹痛:菴閭子、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半兩。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熱湯下二十丸。(《普濟方》菴閭子丸)

③治產後血痛:菴閭子一兩。水一升,童子小便二杯,煎飲。(《瀕湖集簡方》)

④治婦人卒漏下,先多後少,日久不斷:菴閭子(微炒)、熟乾地黃(焙)、蒲黃(微妙)、當歸(炒焙)各二兩。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聖濟總錄》菴閭飲)

⑤治陽萎:菴閭子二至三錢。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⑥治墜墮閃肭,血氣凝滯腰痛:菴閭子半兩,當歸、威靈仙、破故紙(炒)、杜仲(炒)、桂心各五錢,乳香、沒藥各二錢半。上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溫酒鹽湯任下。(《濟生方》菴閭丸)

⑦治諸瘀血不散,變成癰:生菴閭蒿,搗取汁一升服之。(《廣利方》)

⑧治風濕關節痛:菴閭五錢至一兩。水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