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Philippine Sea),舷號CV-47,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24號艦,在非官方上亦是長艦體埃塞克斯級的14號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菲律賓海為名的軍艦,以紀念菲律賓海海戰。艦名原為萊特(Wright),紀念萊特兄弟,在建造中途更改。菲律賓海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但在戰後下水。1969年菲律賓海號除籍,並於1971年出售拆解。

基本信息

簡介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下水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由BethlehemQuincy船廠建造。1944年8月19日開工,1945年9月5日下水,1946年5月11日服役。1952年10月1日設計改裝為攻擊航母(CVA47)。1955年11月15日設計改裝為反潛航母(CVS47)。1958年12月28日退役保存。在保存期間,1959年5月15日設計改裝為飛機運輸母艦。她是第二艘參與韓戰的美軍大型航空母艦,並進行了三次韓戰巡航,期間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47。韓戰後菲律賓海號留在太平洋艦隊,於1955年改為反潛航母(CVS-47)。1958年菲律賓海號退役。1959年菲律賓海號被重編為飛機運輸艦,舷號改為AVT-11,繼續在後備艦隊待命。1971年3月23日被賣出,後拆毀。

建造歷史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巡航

菲律賓海號於1944年8月19日開始建造,離菲律賓海海戰兩個月。

1945年2月13日,海軍將艦名由萊特改為菲律賓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而菲律賓海號則在9月5日下水。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一般: 27,500噸 作戰: 33,400噸 滿載排水量: 36,380噸
尺寸 全長整體: 888呎 水線: 820呎 全寬整體: 147.6呎
吃水 水線: 93呎 一般: 25呎11.75吋 滿載: 27呎5.75吋
鍋爐 8座鍋爐 4座1,25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功率:150,000軸馬力 試航:154,054軸馬力
航速 最高速度33節 試航:32.93節 續航距離20,000海哩/15節 服役:15,440海哩/15節
乘員 268名軍官 2,363名水兵

武器裝備

艦載機 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炮組 4門2聯裝5吋/38火炮 4門單管5吋/38火炮 8門4聯裝40毫米機炮 46挺20毫米機炮
裝甲 機庫:2.5吋 防護甲板:1.5吋 裝甲帶: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揮塔:1-1.5吋 舵機:2.5吋
其它 3座升降台 2座彈射器

服役

下水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參加作戰

1945年9月5日下水,1946年5月11日,菲律賓海號服役,在6月13日前往羅德島州訓練水兵。9月23日至27日,菲律賓海號在近岸試航,然後搭載航空團。9月30日菲律賓海號離開羅德島州作適航測試,同時訓練航空團。菲律賓海號先前往諾福克海軍基地,再於12日到加勒比海,於11月29日返抵諾福克。

訓練

1947年1月2日,菲律賓海號參與跳高行動(OperationHighjump),前往南極洲巡航。2月22日,菲律賓海號再渡過巴拿馬運河,於27日返抵羅德島州。3月31日,菲律賓海號到關塔那摩灣適航測試,並訓練航空團,於5月5日返抵羅德島州。稍後菲律賓海號再兩次前往古巴海域訓練,於7月9日進入紐約船廠翻修。11月8日,菲律賓海號翻修完畢,稍後往來羅德島州與諾福克訓練。

1948年1月3日至2月4日,菲律賓海號則再到關塔那摩灣訓練。20日菲律賓海號進行首次地中海巡航,途經法國、那不勒斯、阿爾及利亞及希臘,於6月26日返抵羅德島州,並在29日進入波士頓船廠,修理彈射器。7月21日菲律賓海號完成修理,返回羅德島州,並留在近岸訓練。10月22日,菲律賓海號前往北冰洋訓練,於11月23日返抵羅德島州,並準備再到地中海巡航。

1949年1月4日,菲律賓海號與中途島號一同前往地中海。韓戰後期的第七艦隊司令克拉克(JosephJ.Clark)在菲律賓海號上指揮。

1950年2月16日,菲律賓海號接獲命令,預備轉移到太平洋艦隊,其大西洋艦隊職務,由即將建成的奧里斯卡尼號接替。

參與仁川登入戰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

1950年6月25日,北韓軍隊越過三八線,韓戰爆發。其時美軍在西太平洋只有福吉谷號一艘大型航空母艦,海軍命菲律賓海號即時準備前往支援,同時命拳師號預備運載戰機。7月5日,菲律賓海號離開聖迭戈,途經珍珠港,於8月1日抵達沖繩。8月9日菲律賓海號重返前線,攻擊了仁川漢城等地。9月11日,菲律賓海號與福吉谷號前往仁川,預備支援仁川登入。13至15日,菲律賓海號、福吉谷號及驅逐艦攻擊仁川港外島嶼,陸戰隊則在15日早上登入占據之。中午拳師號從日本趕至。下午5時30分,登入艦出發往仁川港,並在稍後依次登入。菲律賓海號等繼續提供空中支援,並協助美軍於28日重奪漢城,稍後則攻擊三八線以南的殘餘部隊及工業設施至10月3日,然後前往佐世保休整。

興南撤退

1951年6月9日,菲律賓海號返抵舊金山,通過舊金山-奧克蘭海灣大橋。艦上水兵排出第二航空團(CVG-2)字樣。自1950年7月5日離港後,菲律賓海號輾轉參與了仁川登入及興南撤退等重要戰役。

二次巡航

1952年7月1日,菲律賓海號、愛荷華號及一艘驅逐艦在朝鮮半島東海岸。菲律賓海號與另外三艘航空母艦,聯同空軍及陸戰隊航空團,攻擊北韓各地的水力發電站,令北韓停電近兩星期。9月底,菲律賓海號離開乾船塢,在美國西海岸作適航測試。12月31日,菲律賓海號離開聖迭戈,在1952年1月7日抵達珍珠港,再於20日抵達橫須賀。9月23日,菲律賓海號前往外海,在26日起演習訓練,至2月3日與艦隊會合,開始執勤。10月1日,菲律賓海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編號改為CVA-47。

三次巡航與戰爭結束

1953年1月28日,菲律賓海號離開橫須賀,在31日與艦隊會合。同行的尚有奇爾沙治號及奧里斯卡尼號。福治谷號則在橫須賀休整。此時艦隊已改為執行切羅基攻擊(CherokeeStrikes)及密接支援。菲律賓海號亦經常攻擊元山、城津及清津,直至3月4日才前往橫須賀休整,於7日抵達。7月15日,菲律賓海號離開橫須賀,在17日與艦隊會合。艦隊任務依舊。菲律賓海號攻擊了元山、興南及端川等地,並作切羅基攻擊及空中密接支援。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同日剛好為艦上第九航空團(CarrierAirGroup9)返國之日。菲律賓海號在當日出擊了49架次,而停火則在晚上10時生效。次日菲律賓海號將部分飛機轉移到其他航空母艦替補,然後前往橫須賀,於30日抵達。稍後菲律賓海號啟程回國,在8月14日返抵阿拉米達,並進入舊金山船廠維修,結束韓戰巡航。

最後一次巡航

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菲律賓海號航空母艦巡航中

1958年5月1日至13日,反潛航母菲律賓海號參與東南亞公約組織(SEATO)的聯合演習,艦艉停泊了數架直升機。後方是澳洲皇家海軍的航空母艦墨爾本號。這也是菲律賓海號最後一次巡航。

退役

1958年8月22日,菲律賓海號開始退役程式。12月22日,菲律賓海號退役,並在舊金山船廠停泊。1959年5月15日,菲律賓海號被重編為飛機運輸艦,艦身編號改為AVT-11,但繼續留在後備艦隊。直到1969年12月1日,菲律賓海號除藉,並於1971年3月23日出售拆解。艦上約600噸裝甲被切割到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用以實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