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宣傳運動

菲律賓宣傳運動1880~1895年,僑居歐洲各國(主要是西班牙)的一些菲律賓知識分子通過組織團體,創辦期刊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

菲律賓宣傳運動

正文

菲律賓資產階級啟蒙運動。1880~1895年,僑居歐洲各國(主要是西班牙)的一些菲律賓知識分子通過組織團體,創辦期刊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抨擊西班牙殖民統治和教團勢力,要求在菲律賓實行政治、經濟和文化改革。這在菲律賓史上稱為宣傳運動。
性質與代表人物 宣傳運動的目標是:使菲律賓成為西班牙的一個自治省,並在西班牙議會中有代表權;實行教區非教團化或菲化;菲律賓居民與西班牙居民在權利上平等;菲律賓人應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權利。運動的代表人物包括一些到歐洲求學的學生(如J.P.黎剎)和被迫離菲的流亡分子(如G.洛佩斯·哈埃納和M.H.德爾·皮拉爾)。洛佩斯·哈埃納撰寫《大腹教士》,德爾·皮拉爾創辦他加祿語報紙《他加祿日誌》,都以諷刺教士而不容於教會,被迫逃到西班牙。黎剎的兩本小說《不許犯我》和《起義者》有力地揭露殖民統治的腐敗和教團的貪暴,推動了宣傳運動。
西班牙菲律賓協會 在宣傳運動期間先後成立的一些團體中,以1889年 1月12日由菲律賓知識分子與一些西班牙自由主義者在馬德里共同組成的西班牙菲律賓協會較為重要。德爾·皮拉爾積極參加協會的活動,擔任政治組組長。協會的綱領反映菲律賓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和願望。除上述宣傳運動的一般目標外,還提出發展出口經濟作物,設立農業銀行,修築公路鐵路,調整關稅,實行教育改革,廢除教會稅,同中國、日本談判訂立商約等要求。協會還發動爭取在西班牙議會中菲律賓享有代表權的鬥爭,有52個西班牙城鎮的市民7000名在1895年 2月聯署請願書,要求西班牙議會迅速解決菲代表權問題。但是,協會主要寄希望於西班牙自由黨政客的同情和援助,而後者並無意認真幫助菲律賓人,所以這些努力均無效。
《團結報》 宣傳運動的機關報是《團結報》。1889年2月15日在巴塞隆納出版創刊號。主編先是洛佩斯·哈埃納,後由德爾·皮拉爾接任,出版地點也改在馬德里。《團結報》同西班牙殖民主義的辯護士進行尖銳的論戰。針對一些西班牙學者污衊菲律賓沒有歷史、文化傳統的謬論,黎剎等人根據歷史事實和研究成果予以嚴正駁斥。《團結報》衝破殖民當局的嚴禁傳入菲律賓,深受歡迎,對菲律賓人民的民族覺醒起了很大作用。在發刊將近7年後,1895年11月因經費困難等原因被迫停刊。
運動的失敗 宣傳運動的一些代表人物在實際鬥爭中受到教育,認識有所提高。黎剎看到在國外搞宣傳活動沒有民眾基礎,運動要以菲律賓人為主要對象。1892年 6月回國,7月3日在馬尼拉創立菲律賓同盟,其主旨在於通過合法途徑建立統一的民族共同體和發展民族經濟。聯盟成立才 4天,西班牙當局就逮捕黎剎並將他流放到棉蘭老,後雖有一些積極分子繼續活動,聯盟終於解體。德爾·皮拉爾也覺悟到請願乞求不會有效果,便傾向於仿照古巴先例舉行武裝起義。他計畫回到香港召集一次會議來商量解放祖國大計,但是因貧病交迫,無法成行,最後於1896年 7月病死於巴塞隆納。宣傳運動在西班牙也面臨巨大的困難,日漸衰落。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