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流行音樂

華語流行音樂

華語流行音樂,或稱國語流行音樂、華語歌曲、國語歌曲、國語歌曲,是泛指用華語、國語、國語或其他北方方言演唱的流行歌曲。它是中文流行音樂中商業性中文音樂類型之一。

華語流行音樂主要流行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其他通用華語的社區,且在華人社區外如韓國日本等地也相當受歡迎。
華語流行音樂經歷了幾個重要的發展階段。自1920年代起,上海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與台語流行音樂中心,台北相互輝映,成為早期中文流行音樂的兩個重要發源地。此種中心地位至1940年代末方結束。此後,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轉移至香港及台灣。在香港,華語流行音樂的風頭至1970年代才逐步為粵語流行音樂所壓過。在台灣,華語流行音樂一直長勝不衰,同時自1980年代起,台語流行音樂再度迎來繁榮。在中國大陸,自1970年代末,華語流行音樂取代了占據主流地位,至今日已成為該地區最受歡迎的音樂類型。
華語流行音樂在大中華地區及周邊各國乃至海外華人社區的流行,亦催生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語流行音樂巨星。1980年代來自台灣的流行音樂天后鄧麗君便是其中最傑出者之一,她不僅是華語流行音樂巨星,也在日語流行音樂、台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當時台北中文流行音樂工業中心地位的標誌。
華語流行音樂是一項具有巨大商業利潤的音樂工業,涵蓋了亞洲特別是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服裝設計、舞蹈編舞、電視、包裝和積極的市場行銷等,對上述各行業的發展趨勢均起著引導作用。

歷史

發源

商業性的中文流行音樂是與留聲機同步出現的,後者最早是由法國人Labansat帶至上海西藏路的。百代是創建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的最早的唱片公司之一。

1920年代:時代曲的產生

1920年代,華語流行音樂被稱為時代曲。它們被視作華語流行音樂的原型。從地域上說,上海是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被視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的黎錦暉是該種音樂體裁的創始者。他創作於1920年代的作品《毛毛雨》被視為最早的中文流行音樂。美國爵士樂小號手克萊頓,他曾在上海同黎錦暉一起工作,他們兩人彼此學習,相互影響,使對方熟習的音樂元素融入自己的音樂中。黎錦暉創建的明月歌舞團也是首箇中國流行音樂團體,後於1931年併入聯華電影公司,成為首個進入中國電影工業的流行音樂團體。

1930–1940年代:七大歌星的時代
周鏇周鏇
中華民國時期最初的“七大歌星”奠定了華語流行音樂在亞洲社會中的地位。這些歌星在演唱中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小曲、日語流行音樂等的演唱技巧,其演唱風格與之前任何中文音樂均不盡相同。此時,處於襁褓之中的中國電影工業正在成長,併網羅歌手擔當電影演員或電影歌曲配唱工作。由於其成功的歌唱和電影表演生涯,周璇被視為這一時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華語流行音樂明星。這一代人見證了女歌手在輿論中從“歌女”一躍成為“明星”的歷程。她們甜美的歌聲也通過位於各大城市的廣播電台傳到家家戶戶的收音機里,而唱片則在唱片公司的包裝下成為極具吸引力的娛樂商品。該時代由於中國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占領上海而遭到干擾,但最終仍延續至1940年代末期。1950-1960年代:分裂與新生

1949年後,台北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新中心之一。台灣本地的特別是中上層階級的年輕人自台灣日治時期起便開始受日本娛樂文化的影響,又有早期台語流行音樂的薰陶,故較容易接受流行音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黨在控制台灣後禁止使用日文,並限制台灣原有居民使用母語,台語。這在流行音樂領域也使日語流行音樂及在其陰影下發展的台語流行音樂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後再受重創。日語流行音樂從台灣日治時期的發展高峰一落千丈。華語流行音樂後來居上,成為台灣的主流音樂。台語流行音樂則在華語流行音樂的包圍中掙扎求生。國民黨敗退至台灣,這些新移民的湧入也使台灣的華語流行音樂的聽眾相對增加,有利於華語流行音樂的傳播。
在香港,隨著不少華語流行音樂企業及詞曲作家、歌星以及聽眾從上海等中國大陸城市移居至此,華語流行音樂也開始繁榮。香港直至1960年代也一直保持著上承上海的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位。
東南亞各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紛紛獲得獨立,其流行音樂也在不斷發展創新。印度尼西亞的流行音樂發展較早,其音樂元素對華語流行音樂有一定影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華語流行音樂也不斷發展,詞曲作家及歌手迭有出現。

1970–1980年代:工業的成長與新市場的形成
鄧麗君鄧麗君
1970-1980年代,隨著電視在大中華地區等地的普及,流行音樂工業也藉助其獲得了新的成長。電視劇繼電影之後,與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中文流行音樂形成相互扶持的關係。而流行音樂的傳播媒介也在廣播電台之後又增加了電視這一新媒體。收錄機與磁帶的流行使留聲機及唱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流行音樂工業也隨之邁向了新階段。
1979年,新加坡正在推行講華語運動。許多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包括新加坡廣播局會停播粵語流行音樂以播出華語流行音樂。
在1970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華語流行音樂乘此良機,重新開始流行於中國的年輕人中間。最初的華語流行音樂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從香港和台灣傳入,鄧麗君的歌曲便是其中的代表。1980年代,收錄機及電視在中國大陸城市中的大規模普及使得華語流行音樂的傳播如虎添翼。
1970-1990年代,台北保持並發展了其華語流行音樂的工業中心地位。例如1980年代的亞洲歌后鄧麗君即來自台灣。自1970年代起,鄧麗君成為了橫跨數種流行音樂的超級巨星。她在華語流行音樂、日語流行音樂、台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以及英語流行音樂世界中均獨樹一幟,其歌迷遍布亞洲乃至全球。在改革開放初期,她的歌曲一度被視為“靡靡之音”。但由於她的音樂充滿魅力,但仍不斷輸入鄧麗君灌錄的各種音樂製品,並於1986年正式解除了對她的歌曲禁令。當時在中國大陸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其中體現出的開放與包容,值得人民歡欣鼓舞,改變使人進步。
羅大佑羅大佑
羅大佑歌曲的流行將華語流行音樂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時代最成功的歌曲之一便是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這首歌最初由60位歌手於1985年演唱。該歌曲迅速傳遍了亞洲並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一個標桿。隨後在1986年,中國大陸的郭峰等人創作了歌曲《讓世界充滿愛》,該曲由128名華語流行音樂歌手在北京首唱。[11] 當時這兩首歌曲都是從美國歌曲《We Are the World》中吸收了靈感。這種群體大規模共同演唱的形式使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和表演形式更為豐富
而在香港,國語流行音樂壓倒性的統治地位已不復存在,粵語流行音樂成了樂壇新的主力軍,這對香港乃至整個大中華地區的樂壇都算作舉足輕重的轉折。數十年形成的流行音樂創作班底以及製作企業使香港樂壇的工業化水平得以長期保持較高水平。在粵語流行樂發展狀況最好的時期,香港湧現出眾多傑出歌手,他(她)們以各自的音樂特點引領時代潮流,亦為華語流行樂的發展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貢獻。而粵語歌壇盛世時期的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以及Beyond樂隊等在整個大中華地區也擁有很高知名度和影響力。2003年底,梅艷芳與羅大佑一同獲得中國金唱片獎頒發的“評審會藝術成就獎”。1990年代:大融合

進入1990年代後,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包括兩岸三地的大中華地區乃至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經濟與文化聯繫都日益緊密。這不僅促進了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各種流行音樂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更對流行音樂工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1990年代後期,CD的出現和廣泛流傳不僅逐漸結束了

張學友張學友
磁帶的時代,也使華語流行音樂獲得了傳播上的更大便利。
中國台灣在1990年代仍然保持了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地位。華語流行音樂同台語流行音樂一起,在結合了成熟的包裝、服裝、設計、編舞、音樂電視、媒體宣傳等之後,形成了龐大的音樂產業。許多享有盛譽的華語流行音樂重要歌手、詞曲作家出身台灣。台灣多元的音樂環境亦吸引了來自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中國大陸的音樂人。根據統計,1990至2000年,台灣流行音樂總體產值,每年平均約百億元新台幣。華語流行音樂及台語流行音樂,每年的平均發片量、簽唱會、節目宣傳、演唱會數不勝數。
1990年代,香港仍舊是華語流行音樂及粵語流行音樂的中心。香港歌手(尤四大天王)亦在華語流行音樂領域中取得傲人成績,其中又以張學友為代表人物。1997年台灣最重要的音樂獎項金曲獎亦在某種程度上因為他的成功而取消了最佳國語演唱人需為台灣籍的限制,而他亦不出意外的摘取了當年的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
1990年代初,中國大陸原創的華語流行音樂在廣東興起。廣東毗鄰香港、澳門,是改革開放時期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各種流行音樂經香港、澳門輸入中國大陸的門戶,受流行音樂薰陶多年,又是多個經濟特區的所在地,現代工商業發達。由於流行音樂企業及優秀詞曲作家、歌手薈萃,該地區一度成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最早的華語流行音樂及粵語流行音樂中心。該地原創的華語流行音樂融合了台灣、香港流行音樂的風格,並結合了地方特色,發展出廣東流行音樂,一時風靡中國大陸及周邊地區,
王菲王菲
以致反輸出香港再轉譯為粵語歌。但到1990年代末,國語因沒有地方性基礎,而作為粵語基地的廣東卻始終沒有自我發展出粵語歌曲,音樂人才外流,最終沒有新人加入,廣東流行音樂最終式微。而後來的粵語歌手張敬軒雖出身廣東,但發展地以香港為主,只算作香港歌手。
踏入2000年後,華語創作者開始北移,北京逐漸成為中國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來自北京的王菲成功在日本武道館開演唱會,重要的音樂製作機構薈萃此地。

現狀

受到網路科技,P2P、MP3等新技術下載的影響,包括華語流行音樂在內的各種音樂工業在2000年代既獲得了新的發展良機,同時又不同程度地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世界巨觀經濟形勢的變遷也影響了各地華語流行音樂工業。根據統計,2005年後,台灣島內流行音樂總體產值已遽減為每年平均不到四十億元。相關從業人員紛紛前往中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周杰倫周杰倫
2000年代開始於流行偶像的爆炸。周杰倫引領了節奏布魯斯及嘻哈音樂的新潮流。其他成功的歌手包括林俊傑孫燕姿陶喆、蔡依林、王力宏等。近些年來,來自台灣並風靡中國大陸的吹波糖音樂的男孩樂隊和女孩樂隊的崛起也是華語流行樂壇的新現象。其中商業上大獲成功例子有S.H.E飛輪海。新的競爭為華語流行音樂工業帶來了偶像概念。偶像的塑造乃至偶像劇的製作使華語流行音樂藉助偶像的力量深入人心。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便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這雖然有助於華語流行音樂工業梅開二度,但也引發了不同的意見。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大陸的華語流行音樂明星層出不窮,許多有潛質的流行歌手被發掘出來並加以商業包裝。各種流行音樂正在進入中國的主流社會。中國大陸全國性的歌唱比賽如超級女聲等大大提高了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同時成長中的中國大陸電影工業也急於依靠華語流行音樂。中國大陸電視劇製作的繁榮以及娛樂業的突飛猛進也促進了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伴隨著台灣、香港華語流行音樂工業的衰落,中國大陸的華語流行音樂工業卻在不斷進步。但是應當指出的是,中國大陸的華語流行音樂工業距離台灣、香港的發展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特點

曲調

樂器及設定在時代曲時期,古箏及琵琶曾經是最初的樂器之二。如今的樂器配置則更為西方化,吸收了諸如節奏布魯斯、嘻哈音樂等的許多配樂特點。少數華語流行音樂人如周杰倫、林俊傑和王力宏已經嘗試過將傳統的中國樂器同西方影響相結合。

歌詞

華語流行音樂的歌詞創作最早是從民間小曲及古代詩詞中汲取靈感。早期的作詞家如范煙橋陳蝶衣等均深通韻律,上承中國古詩的遺風,歌詞雅俗共賞,俗而不淫。當今作詞家則順應新時代的需要,歌詞更加直白,有的還吸收西方流行音樂的特點,歌詞創作也呈現五光十色。
漢語方言的影響使得華語流行音樂的歌詞在不同演唱者口中也具有不同的發音。海峽兩岸漢語標準語的差異對歌手的影響反而不如各地方言的影響顯著。

工業

唱片公司

介入華語流行音樂的唱片公司始於1920年代,最早的包括百代唱片等。如今著名的唱片公司包括滾石唱片、華研國際音樂等。隸屬於母公司的子公司如台灣維京唱片也活躍於市場中。中國大陸新興的公司如天娛傳媒等也對華語流行音樂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華語流行音樂明星

儘管中國大陸的國語使用者數量高居全球榜首,但中國台灣仍舊是華語流行音樂最重要的中心。 如今這個“中心”的意思不是工業基地,而是相關人才的出身之地。因為大批台灣華語流行音樂人已經流向了中國大陸並投入了當地的音樂工業中。

影響

其他中文流行音樂,如台語流行音樂或粵語流行音樂等,亦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文化,但僅流行於該漢語方言區中,地域性較強,只有少數歌曲能擴大到華人聽眾的整體活躍市場中。這種情況一如美國的鄉村音樂或日本的演歌
事實上,早期以香港為基地的粵語流行音樂並不亞於華語流行音樂所獲得的市場利潤,單在香港市場已達到百億元的收入,而在廣東也有上億元。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1990年代至2000年代,中國內地的市場日益受到關注。更多歌手改唱華語歌曲以便在內地打開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