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美盤管蟲

華美盤管蟲

華美盤管蟲為外來入侵種,靠船底長距離傳播。隨著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性的重要污損生物,危害貝類養殖,可使牡蠣大量減產。

基本信息

基本特徵

華美盤管蟲華美盤管蟲

華美盤管蟲是一種居於2.5厘米長,直徑0.1厘米石管內的小型管蟲,是熱帶太平洋淺水區最常見的品種。圖中可見它的石管,伸出管外的觸手冠和用來掩蓋石管開口的鰓蓋。華美盤管蟲身體對稱,具7胸節,殼蓋兩層,均黃色。幾丁質漏斗狀,下層漏斗緣有40個~50個鋸齒,上層殼冠有24個~30個刺瓣,大小形狀相同。殼管白色,厚,互相不規則盤繞,最長約40毫米,寬3毫米,具100餘剛節。是中國北方主要污損生物之一,居潮間帶軟污泥中。

身體對稱100餘剛節身體對稱100餘剛節

繁殖形式

華美盤管蟲受精卵受精後一天,發育成單輪子幼生;第三天以後,幼生變態成為幼蟲著生在底質上。幼蟲著苗後的1.7個小時就會分泌石灰質棲管。在台灣南部,幼體成長約15天后就會成熟,具有生殖能力,生活史相當短。

地理分布

原產地:大洋洲和印度洋可能是該物種的起源中心,世界性物種的起源中心,是肯定很難確定的,但大量證據表明,澳大利亞作為一個可能的歷史淵源。Haswell(1883年)首次描述的物種來自悉尼港!
入侵地: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尤其以南方高鹽港灣的數量為大,靠船底長距離傳播。

生態影響

華美盤管蟲多附於貝類、珊瑚、海藻葉片、岩石、船隻、碼頭或其它硬物上。是中國北方長期停靠碼頭的船底上的優勢種,損害船舶的船體,造成維修成本增加和機械故障的風險。在中國南北內灣海域極為常見,是世界性的重要污損生物,而且危害貝類養殖,可使牡蠣大量減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